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争当“四有”教师打造“四有”课堂培养“四有”青年

时间:2024-05-08

王新庆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广大青年提出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的要求,如今“四有”依然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年的成长成才离不開教师的启发和指导。2014年,***总书记提出全国教师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爱心”的“四有”教师,对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两代领导人对人才的希望和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即坚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纪律性。

培养“四有”青年离不开“四有”教师,而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主要载体就是课堂。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用真材实料充实课堂,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在将真正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充分发挥课堂的育人作用。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做到“四有”,即“有用”“有情”“有料”“有趣”,那么就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四有”青年的重任。

用崇高理想激励学生,打造“有用”课堂

一个人的理想就是他的志向,而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和成就。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写到“志当存高远”,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周总理在年少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由此可见,青年时期的立志对人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而青年学生的远大理想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教师应激励青年学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远大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复兴而努力学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体现“有用”这一特征。这里的“有用”是说无论是专业技能知识,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知识,只要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益的知识都是“有用”的。教师要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筛选出对学生成长、成才最有帮助的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广大教师更应该坚定这样的理想信念,精心备课,将“有用”的知识传授给青年学生,使学生不只是有理想的青年,更是有能力实现理想的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同时,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用高尚品德感染学生,打造“有情”课堂

《礼记·文王世子第八》中记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意思是所谓教师,就是教会学生事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人。有道德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具备担任教师的资格。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要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德才兼备德为先,如果道德水平低下,无论教师的知识多么丰富、技能多么高超,都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对青年学生来说,教师崇高的道德引领和示范是至关重要的。

一名教师只有保有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对学生成长成才殷切的希望,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克服种种困难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讲授的每一个案例,如果都能体现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充满正能量,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样的课堂有一种情在流动,这种情是每一位善良真诚的教师对为祖国培养人才的责任之情,是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切之情。打造“有情”课堂,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的必然选择和真情流露,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教师的这份情,从而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成为“有道德”的青年。

用扎实知识教导学生,打造“有料”课堂

韩愈有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扎实的知识是教师之所以为师的必要条件,是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学生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教育、指导学生,教师要在学习的海洋中不断汲取知识来丰富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只有知识丰富的教师才有能力充实课堂内容,打造“有料”课堂。组成“有料”课堂的“料”不单单指教师的专业知识。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教师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专业知识要扎实,还要了解各种科学知识。基础知识要广泛深厚,专业知识都要扎实系统,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两方面的知识要全面准确,否则就算不上知识过硬,达不到***总书记对教师“有扎实知识”的希望和要求。

原材料丰富了,还需要好的加工。教师备课时要对所授知识进行编辑整理。教师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教学目标理性分析、归纳总结,梳理出课程知识结构,保证课程应有的知识内核。如果把一节课比喻成一棵树的话,这个知识体系就是树干。知识体系搭建好后,需要教师寻找合适案例、丰富教学手段、进行声情并茂的课堂讲授,这个过程需要感性的表达,就好像在树干上添枝加叶。打造“有料”课堂,就要围绕课堂的理性知识结构和感性表达的需要对课程材料进行筛选,这样课程内容才不会杂乱无章,学生才能系统地学习到本课程的核心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课堂才能实现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的目标。

用仁爱之心关心学生,打造“有趣”课堂

孟子日:“仁,人心也。”要想成为仁师,教师就要用真心对待教学,对待学生。教师主要通过课堂面对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直接体现在精心备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上。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造“有趣”课堂,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和难题。“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兴趣多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教师的授课不能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学生很容易被手机俘虏。所以,打造“有趣”课堂,使学生被课堂吸引,享受课堂,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一种体现。打造“有趣”课堂体现了教师能够理解学生,能够针对学生特点调整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增加和学生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文解字》中对“趣”的解释为急、赶快,即“趣,疾也。”“趣”还有“趋向、趋势”的意思。打造“有趣”课堂是指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单纯的课堂娱乐化,更不是说要降低或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这里的“有趣”还有对学生养成教育方面的含义,要求学生遵守时间、遵守纪律。“四有”青年中“有纪律”就是这方面的要求。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使学生能够守时守纪,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要求。和理想、道德、知识一样,纪律对青年的成才是非常重要的。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在对学生严格要求方面一直秉持的“严管厚爱”理念,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基于形成纪律性对其成才的重要性的理解,是对学生的大爱。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建立在学生愿意接受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才能体会教师的苦心。打造“有趣”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培养“有纪律”的青年,是仁师对学生爱的体现。

“四有”教师、“四有”课堂、“四有”青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标是使青年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要自觉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爱心”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就像工匠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精心打磨每一节课,使课堂真正做到“有用、有情、有料、有趣”。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和科学知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责编:黎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