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口腔修复学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4-05-08

张朋 张秋霞 周琳

摘 要:为提高口腔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综合能力的口腔医学人才,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对现有的口腔修复学本科教学进行了系统性改革,通过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等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符合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的巨大变化,我国当前的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如何在口腔高等医学教育中对现有医学专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的革新,促进医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培养出具有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能从事口腔疾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的口腔医师,这是摆在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主要问题。口腔修复学是口腔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还具有不同于其他临床医学的诸多特点。针对口腔修复学的学科特性,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采用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将其整合于口腔修复学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通过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改革医学教育模式,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是参照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医学教育体系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学制设定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欧美医学教育体系相比,我国一直采用“先基础、再临床、后口腔”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考虑口腔医学分支学科的特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针对性不强。针对这一现状,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大二下学期即开设口腔预防保健等选修课,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尽早地接触口腔专业,增强学习兴趣。将以前的口腔解剖生理课分为头颈部系统解剖与牙体解剖和口腔生理,不仅总课时数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同时课程设置更为合理。口腔修复教研室主动参与到牙体解剖和口腔生理学的教学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将口腔专业基础课程与口腔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加以衔接。

口腔医学院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体现在:

1.提高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口腔修复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本专业的学科知识,还涉及材料学、生物力学、人体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为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教研室每两周组织一次科内业务学习,通过集体备课、科内讲座、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等形式在科室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参加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以及中华口腔医学会青年教师教课比赛,通过比赛加强交流,提高教学能力。

2.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比如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课下学习、课堂讨论等环节充分理解掌握。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口腔医学院教师彻底改变口腔修复学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从传统的“四段论”教学模式发展到“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从简单的“教会知识”提升到“教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取水”,并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教会学生都有“取水”的本领。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以后进入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可摘局部义齿”章节中义齿的设计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课堂上通过临床具体病例的展示,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即由学生相互讨论与提问,辅以教师的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在实践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和融合。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分支学科之一,学生一般都能做到认真听课与学习。但有调查表明,口腔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社会人文知识、组织管理、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们认为,专业课程不仅仅是深奥的理论知识,同样也蕴含了许多潜在而又宝贵的人文精神的内容。

三、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一名合格的口腔修复医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医患交际能力,而医学实践教学是上述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改革中,通过适量增加实验课学时,使口腔修复实验课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超过了1∶1;大力推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由责任心强的专职教师管理,为实验室的开放提供了保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实验室基础建设方面,在原有一个综合性仿头模实验室的基础上,又改造建成了一个口腔修复实验室。针对全口义齿中颌位关系转移和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等教学难点,实验室先后添置了可调式合架、哥特式弓、模型观测仪等设备仪器,确保口腔修复实践教学质量。

在实验课教学手段中口腔医学院尝试了多种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开放式教学的理念。引入的模式有:

1.在学期不同阶段,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题目,学生以组为单位,选取不同的题目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并在实验课上模拟讲课,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教师点评。

2.探索案例教学法在口腔临床教学中的应用,选取临床典型病例,在课堂上针对各种治疗方案进行辩论,实验课教师对学生的辩论内容加以引导。

3.引入竞争式教学模式,在全口义齿教学阶段,连续4年举办全口义齿排牙大赛,将实验课教学与比赛形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性。

4.对于后期临床实习阶段,注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充分开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质,再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学生的优势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在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中,我们体会到实践教学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针对不同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模式。如果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则很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随着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最终成绩的考核方法暴露出诸多弊端。为适应教学体系的改革,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口腔医学院对考核体系做了初步的改革,其核心是在注重结果的同时加大对学习过程的考查,考核理论成绩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考查,改变以往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的模式,完善口腔修复实验课教学评定标准,根据学生实验课态度、实验课实际操作过程,对学生每次的实验课成绩及作品进行评定,并计入期末总成绩。下一步计划将后期临床实习、参与科研实践等逐步纳入考核体系,全面考评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教学改革,口腔修复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建设都取得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明显优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过,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何将现有课程整合,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现有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合,如何缩小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差距,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这将是口腔医学院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吴云,王松灵.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8).

[2]凌均棨,王焱.更新教育理念 改革教育方法:新世纪口腔医学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电子版),2010,(3).

[3]郭伟,张志愿,王晓洁等.五届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调查与分析[J].医学教育,2002,(1).

责编:高 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