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特教教师之“特”:基于“经师”与“人师”的视角

时间:2024-05-08

□李俊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当前,特殊儿童上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要更好地落实普惠发展新要求,须建设一支高质量特教教师队伍。区别于普教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特教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读这个“特”字。追问特教教师“特”在何处、如何实现。

特殊教育以各级各类身心障碍学生为服务对象。学生障碍具有起源不明、类型繁多、障碍程度轻重不一且伴有多元障碍等特点,使得学生的“异质化”极为突出,其特殊教育需求各有不同。新时代特教教师之“特”,主要在于其需要应对学生的特殊需求:一是为其定制特殊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工具,通过专业引领助其成才;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尊重学生差异,通过德行引导促其成长。基于此,不妨从教师发展的经典视角——“经师”与“人师”出发,理解新时代特教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德行涵养,探讨我国特教教师成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者之路径。

一、特教教师“经师”视角之“特”:专业引领,育人成才

“经师”是指通过传授专业知识和各种学问,教人增知的教师。[1]从“经师”的视角来分析,新时代特教教师之“特”,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二是具备扎实的教育研究与课程建设能力;三是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一)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相长

进入新时代,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亟需扎根本土,创新特殊教育理论体系,统合教育技术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并在理论引领下探索特殊教育教学最优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对特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与专业能力。理论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特教教师应不断夯实理论基础,遵循特殊教育的专业性、人文性、社会性等属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

在全人发展理论和现代康复医学理论的支持下,特殊教育的实用主义特性更趋明显,基于生本需求的理论发展路径更为突出。特教教师可以结合工作实际,研读维果茨基的“缺陷补偿”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等,重视理论对特殊教育实践的支持与指导,并赋予理论以实践性的解读,努力提炼富有特色与实效的教育理念和主张。

二是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如今,信息获取渠道不断拓宽,以生活化、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主题教学在特殊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教育需求、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传统单一学科的知识性教学方法已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特教教师须坚持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全科型、应用型知识储备,研究多学科整合式教学方法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

三是具备环境创设与沟通交往能力。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也让特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断发生变化。特教教师须具备基于学生特点与需求、适应相关变化的物理环境创设能力,为学生成长打造无障碍环境,充分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应具备较强的沟通交往能力,从师生关系、家校沟通、社区宣导等方面建构安全、平等、互助、融合的学习环境,善于预防和干预学生的“问题行为”,帮助学生建立秩序与规范,促进学生发展。

(二)教育研究与课程建设同步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指出:“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需要教育科研更好地探索规律、破解难题、引领创新。”特教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育研究能力,立足特殊教育实际和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坚持教育研究与课程建设同步,以科研引领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发展。

一是提升教育研究与自主研修能力。特殊学生的需求普遍具有独特性,因而教师总会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透过现象和问题,辨析学生特殊表现的成因与规律,探究基于学生个性化特点的有效教育策略,是特殊教育的研究方向。因此,特教教师不但要掌握普通中小学常用的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等教育研究方法,更须注重自主研修,掌握“单一被试实验”、个案研究等方法,以克服传统心理学实验和统计方法因样本容量问题和样本同质性问题而难以应用于特殊教育研究的困境。[2]

二是加强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能力。课程建设是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亦是特殊教育研究的关键课题。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特殊教育学校可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因此,特教教师应在教育研究的引领下,基于学生的教育需求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科学设定课程内容,合理规划课程目标,准确制定课程实施纲要,使校本课程成为特殊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益补充,切实做到“以生定教”“因材施教”。

(三)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并重

寻史溯源,2000 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彰显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因材施教”的思想,则适应了不同类型学生对教学的需要。鉴于生源的特殊性,特教教师更应静下心来学习并发扬这一传统教育思想,潜下心来研究和实践。

第一,静下心学习,增强文化底蕴。我国特殊教育由起步发展至今尚不足150 年,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显得极为短暂。在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中,理论建构、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等一直参考和借鉴普通教育的相关内容。然而,特殊教育并不是普通教育的“缩减版”,它要求依据学生的特殊需求而建构理论和方法。因此,特教教师应肩负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责任,静下心来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认真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在传统文化中探求我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持,在增强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优化教学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第二,潜下心实践,彰显人文情怀。“经师”是授业解惑的典范。特殊学生拥有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权利,这要求特教教师必须尊重其主体性和个性化需求。特教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和引领者,在认真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应该潜下心来苦练内功,认真钻研、虚心求教,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凝练富有人文情怀、彰显教育使命的教育主张。

二、特教教师“人师”视角之“特”:以情动人,正己化人

“人师”是以自己的言语品行和道德涵养影响学生,教人做人的老师。[3]因身心发展缺陷,特殊学生学习和交往的某方面功能受限,这决定了特教教师更应该坚持尊重、信任、关爱、平等的理念,树立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教师形象。因此,从“人师”的视角来看,特教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秉持正确理念;提升师德师风,注重言传身教;做到与生共情,用心接纳学生。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优质教育的引领者

理想信念是特教教师发展的“指明灯”。特教教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教育初心,做优质教育的引领者。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为学生提供有情怀的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师者的职责与价值所在,一名教师能否成为“人师”,其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忠心向党的志向是首要的。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特殊学生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离不开教师的启蒙和引领。要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特教教师必须胸怀大格局、彰显大境界,筑牢精神根基,勇于担当作为,坚持培根铸魂,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二是坚守教育初心,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维果茨基强调,“我们发现了秋毫之末般的缺陷,而未能看见受累于不正常的孩子身上所拥有的巨大的、生机勃勃的方面。这些本是人所共知的真理,却仿佛还需要费力争辩。这与我们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是根本相悖的”[4]。斯腾认为,“有缺陷的孩子不一定是一个缺陷孩子。他的缺陷或正常的程度取决于社会性补偿的后果,也就是取决于他的整体个性培养的最终结果”[5]。当今社会仍有不少人仅认为特殊学生是需要“特别关心”“特殊照顾”的“特殊群体”,而剥夺了他们平等参与的机会。基于此,特教教师要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坚信通过教育能够让特殊学生赢得美好人生;宣导并践行“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的理念。该“公平”,体现在为特殊学生提供与普通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平台和教育支持,为其未来发展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三是坚持“尊重差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对特殊学生实施公平教育的另一个视角,是为其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持。这要求特教教师坚持“尊重差异”,建构科学的特殊教育质量观,在尊重与爱的前提下,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为其制定适切的教育目标,选择适量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合的教育方法,健全协作体系,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促其享有优质的教育。

(二)提升师德师风,做行为世范的教育者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品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学生明德、立志、为人的参照。因此,特教教师必须提升师德师风,以情动人、以德育人、以理服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一是立德修身,筑牢道德根基。教师被比喻为“园丁”,被寄寓百花齐放、万木成林的美好愿望。从常理上说,有春种就会有秋收,有含辛茹苦就会有桃李芬芳。可是,选择了特殊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烦琐与劳碌,远离了鲜花和掌声。因此,特教教师更应该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坚定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是言传身教,坚持润己泽人。新时代的“人师”,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立德树人。特教教师亦然。聚焦特殊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其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发展需求,特教教师应依法执教、以德施教、言传身教,以让学生适应社会并享受有品质的生活为目标,培养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每个特殊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三)坚持与生共情,做生命教育的践行者

共情力是在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中,实现对他人情感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6]特殊学生长期处于与普通人群割裂的环境中,其身心发展表现出更多的特殊性。进入信息时代,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拓宽了人际交往的渠道。但是,特殊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不足,难以正确、全面掌握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方法,这进一步强化了特殊学生人际交往的局限性。为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出彩的人生,特教教师需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地与学生共情,做生命教育的践行者。

第一,与生共情,用心接纳学生的“与众不同”。特殊学生普遍存在社会交往障碍,造成其长期不被周围人所接纳;其刻板行为、固执的性格特征和认知障碍,令其对环境变化极度敏感且难以适应。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引领人,特教教师须悦纳学生的“与众不同”,理解并珍视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

第二,与生共情,善于解读学生的“独一无二”。共情是以他人为参照系,理解或感受他人经历的能力。[7]特教教师与生共情,就要善于解读学生的特殊表现,在具体实践中从专业的角度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内心表达。学生每一句不清晰的语言、每一个肢体动作或每个眼神都有其想表达的内容,特教教师应在熟练掌握关于特殊学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观察、调查、访谈、评估等方法,综合分析每个学生的特征,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体验其所需所求,并给予正向的回应。

第三,与生共情,处理学生问题时“恰到好处”。特殊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其接受的沟通方式亦有所不同。特教教师与生共情,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我理解你”,而是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和解读学生的表现,分析学生的意图,进而寻找最为恰当的、可被学生接受的表达方式,并通过情景再现、动作演示、图片交换或者游戏等直观的方法,向学生表达理解与关心,潜移默化地培育其心灵的力量。

实现“经师”与“人师”相统一,是实现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8]因此,新时代特教教师要明确角色定位和发展内核,立足学生的现实问题和发展需求,理解特殊教育的独特价值,树立成为“经师”与“人师”的教育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师德师风,坚持终身学习,找准教育契机,因材施教,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