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校长办学理念凝练的正确方式

时间:2024-05-08

□曲正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办有品质的学校、做有理想的校长,成为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话题。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培训机构举办的校长培训项目中,往往将凝练办学理念作为培训任务之一,寄希望于通过凝练办学理念,提升校长的办学治校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办学理念是对一所学校的教育文化、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等价值性认识的系统表达,是校长教育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但作者在实际调研和与一线校长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校长对于凝练办学理念普遍处于想不深、说不清、写不出、做不好的现实困境。有些校长,要么是人云亦云地提出一个个貌似高大上的新名词,造成虚假思想泛滥、生编硬造成风;要么就是提出的办学理念与现有学校工作脱节,与办学实践两层皮。这种价值的重要性和实践的模糊性之间的反差,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思考校长办学理念凝练的正确方式。

一、寻求内在的价值

办学理念的凝练,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将校长个体办学主张理性化、逻辑化、体系化和校本化的重要体现,对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校长对于办学理念凝练,缺少必要的危机意识和价值认同,更多的是出于上级考核指标的要求和完成培训项目的任务。甚至还有一些校长认为:“凝练办学理念,不是那些名校长应该思考的事情吗?”“我们学校即便没有办学理念和文化体系,不也在正常运转,办得不错吗?”如果一位校长无法从内心出发,真正重视和理解办学理念凝练的价值和意义,就很难要求他们在办学实践中重视这一问题。

因此,办学理念的凝练,首先要求校长在思想认识上,实现由外在驱动到内在职责使命驱动的转变。办学理念的凝练,不应仅仅是个别校长和少数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而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阶段赋予校长和学校的新使命。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就提到,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校长要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规划学校的未来发展。[1]其中,办学理念是规划学校未来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要内容。一位校长如果缺少学校发展路向的价值判断和引领,学校就很难有清晰正确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也就无法在办学过程中走出学校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从校长专业发展的路径看,一位优秀的校长往往要在“道”和“术”的平衡中更加强调办学之“道”。也就是说,校长不仅要在课程建设与实施、队伍建设和“五育”并举等方面进行实践深耕、形成办学特色,更要对“我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心中的教育理念是什么”等价值性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有了这样的回答,学校的各项工作才会有灵魂和主线;缺少这样的回答,即便学校各项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也是无章可循、难成体系。正如德鲁克所说:“一个组织必须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否则就难免解体、混乱和瘫痪。”[2]因此,办学理念的凝练,是校长职责履行的重要内容和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更是校长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和使命要求。

如何在办学理念凝练的过程中,不断获取内在的动力,校长需要聚焦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聚焦未来教育发展的新使命。我国教育实现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跨越之后,人民群众对于接受优质教育的期待尤为迫切。一所学校如何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转化成学校的个性化、创新性的教育实践,回应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的期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作为“答卷人”的校长必须思考和践行的工作内容。二是要聚焦学校未来发展的新任务。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重点任务,我们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学校形成完整的办学理念,但是即便学校处于初创期,校长也不应该放弃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探寻。尤其是在学校高品质发展的背景下,校长更应将学校办学理念的凝练和实践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以具体工作的扎实落地实现学校的价值坚守。三是要聚焦校长专业发展的新需求。需求不是想要,需求指向的是学校发展绩效与校长个人素质之间的客观差距。实际工作中,校长往往是实干家,做得多,说得少。但校长的工作,本质上是“思考”,是脑力劳动,是把见解、主张、价值观、共识转化为师生员工的行动的过程。我国古代优秀经典《大学》中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位校长只有将思想的引领作为关键所在,在日常管理中做到抓大放小、分清轻重缓急,才能真正成一名谋定而后动、举重若轻的管理者。

二、尊重时间的积淀

办学理念的凝练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遵循时间的逻辑,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当下的校长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往往充满着急迫心理,总是希望通过较短的时间实现学校文化发展的更新迭代。但是,正如对待儿童成长需要静待花开一样,校长对于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的凝练,也要秉持过程思维,经历时间的沉淀。因为,任何办学理念的构建都有其自身形成的规律,都不可能割裂学校办学的历史和现实。快餐式的简单文化复制,由于更多的是遵循工具逻辑,缺少对于学校自身文化品性和风格的价值追求,也就没有了学校文化的精气神、厚重感和个性特质。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办学理念的形成和表达始终要面对“动”和“静”的平衡。“动”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而“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规律的遵循,以及专业性的一种体现。校长办学理念不可能通过一次培训得以成型,也不可能仅仅寄托在某位校长或者某任校长身上,办学理念的形成总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只有进行时,永远没有完成时。每一位校长都是在不断解决学校问题的基础上,在办学理念的凝练中,持续书写过程中的“逗号”,并努力尝试打上些许闪亮的“感叹号”。因此,作为校长不能仅想成为“摘果者”,更要做好“栽树人”,要甘愿成为学校办学理念凝练过程中的奉献者,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不断完善明确发展方向、奠定历史基础。当然,静待花开,并不等于无所作为。校长要通过办学理念的凝练助力学校的未来发展。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同一所学校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有不同教育资源和要素的组合,有着自身的优势特长和不足短板。校长需要做的是为学校未来发展描绘蓝图,明确认识自己是谁,发展目标在哪里,并结合学校发展愿景和重点任务,选好切入点,明确行动步骤,让学校在时间的沉淀中不断增值、成长。

办学理念凝练的核心是对学校优秀品质的一种价值认定。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办学理念的凝练需要尊重时间的积淀,校长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揠苗助长,要尊重学校的发展规律,学会判断与选择。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育人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学校办学理念要最大限度地凸显“育人”价值观念。一方面,要面向“育”的真谛。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方式,学校教育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质量和方向。学校育人除了依靠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还需要依靠学校集体合力的浸润。办学理念作为学校教育价值体系的核心,它既体现在学校的文化标识中,也体现为学校师生的共同承诺和行为模式中。在这个意义上,学校育人成效只有通过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才能让教育的生命力怦然而出。另一方面,要促进“人”的发展。当前一些学校在凝练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忽视育人价值观的体现,简单地将社会文化甚至企业管理的某些理念复制到办学理念中,造成“目中无人”的空洞表述。有人提出,人的成长和培养更像是农业,需要时间精心浇灌,而不应是工业的标准化制作过程。办学理念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价值尺度,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衡量标准。只有体现“人”的主体意义,关注人的生命,体现人的成长,并把它作为价值选择时,这样的理念才能成为有“教育”价值的办学理论。

三、遵循理性的思考

校长办学理念的凝练,是对学校办学实践梳理、提炼以及外显的过程。但是,从实践层面的经验转化成为价值层面的理念,不仅需要校长处理好实践探索和理念凝练之间的优先排位,还要对办学理念“从哪来”“到哪去”提供清晰的理论依托和实践路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竭力做到使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3]在与一线校长交流的过程中,作者总能感觉到他们每天都很忙碌,要处理很多常规或者突发的事情,但如果将学校的这些工作放置在办学理念的框架体系中去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工作可能与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是不一致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作为校长要想提升日常工作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就必须在办学理念凝练过程中提升理性思考,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诚然,对任何学校工作的理性思考,都不能脱离鲜活的办学实践。在某种意义上,办学实践是校长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这些理性认识也必将应用于指导办学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但是,基于学校实践的办学经验往往是外在的、具体的和直观的,如果不加以理性梳理和整合,就只会是一些不符合逻辑、碎片化的“大杂烩拼盘”,也就很难指导学校的日常工作开展和未来工作设计。校长只有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善于把办学实践背后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提炼出来,才能脱离具体“人”和“事”的情境,思考学校未来“应做之事”“能做之事”和“缓做之事”。

无论是校长对于办学理念的理性思考程度,还是作为履职能力的理性思维水平,都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校长的学习能力来进行培养。一是要学会深挖历史。办学理念来源于历史的积累,脱离教育本质研究,忽视学校办学的实践,办学理念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校长在办学理念凝练的过程中,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向历史汲取营养和智慧。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之间徘徊,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行稳致远。二是要学会谋划未来。学校办学有诸多诱惑和干扰,要寻求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就需要跳出学校看学校,甚至跳出教育看教育。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校长对办学理念的凝练,一定是指向未来的。校长要不断思考,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三是要学会实践互鉴。学校多样化办学、一校一品,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优质教育生态,但在现实中,同质化、模式化办学形态依然存在。校长在凝练办学理念的过程中,不应为了变化而变化,但一定要在借鉴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生发出对于办学理念的个性表达。美好的教育往往都是一致的,我们没必要去死抠字眼,即便我们凝练的只是一句“一切为了孩子”,只要我们明白其中的内涵,并且长期坚持实践,办学理念就能得到最好地体现。四是学会结构化思维。结构化思维是办学理念凝练和表达的关键思维方式。校长要将“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办什么样的教育”以及“如何办好教育”作为思维主线和工作思路,将学校所有工作和所有资源都集中在教育理念的落实上,集中于育人目标的实现上。只有这样,学校工作才能是一盘活棋,才能形成育人合力,办学理念才能落地开花。

四、凝聚治理的力量

办学理念的凝练,是学校文化的独特表达,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规范。它不是挂在墙上、放在口头上的,是需要被学校所有师生感知、并指导其行动的重要规范。因此,对办学理念的凝练,校长应秉持多元共治的思维,即凝聚学校多个群体、多种资源、多种途径的合力,促进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我们不能仅仅把校长或者少数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办学理念凝练的主体,而将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当成被动的客体或者旁观者。校长的办学理念应体现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是学校所有师生员工共享的文化规范,而不是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如果不发挥所有师生员工的作用,提升他们的过程参与程度,办学理念就很难在落实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执行。

当然,校长及其管理团队仍是办学理念凝练的核心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任何办学理念的形成,往往都来自校长或者管理团队对于办学实践的总结、提炼,或者对于教育理想的领悟,这也就形成了办学理念的最初“原料”,但是任何“原料”都需要经过加工,不断切磋、琢磨、完善。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要积极发动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区等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到办学理念的凝练过程之中,在观点表达和可行性论证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办学理念的内涵。如果办学理念的形成,不是经过这样一个上下互动、内外融通的过程,办学理念在学校成员之间的心理解冻就无法实现,共识也无法达成,更不要妄谈形成一致的教育行动。在这个意义上,凝聚各方力量是校长办学理念凝练的有效方式。办学理念凝练的过程,同样也是汇聚各方力量并发挥其作用的过程。

要实现各方力量参与到办学理念的凝练过程中,就需要校长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增加各方力量的参与意愿。长期以来,在办学理念凝练时各群体的参与意愿是失衡的,学校往往处在绝对的控制地位,其他群体参与意愿很低。[5]但是按照“交叠影响域理论”的观点,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叠加影响的过程,忽视任何一个群体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共同体。同样,缺少任何一个群体,对于办学理念的凝练而言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学校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宣传和解读学校办学历史和特色,积极听取家长对于学生发展和教育服务的意见,支持家长和社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形成资源依赖的共同体,在参与中成就彼此。二是搭建平台,提供参与路径。参与除了要“有愿意”,还要“有路径”。理论研究表明,公开的有组织的制度化参与,由于是在制度框架内进行表达,其成本和意见的接受成本都会降低。但由于学校内部非管理人员或者学校外部人员受到资格、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往往很少有机会表达自身的诉求,而是通过网络表达、群体社会舆论等形式进行非制度化的表达。因此,要增加这些群体参与办学理念凝练的途径,同时改变家长学校“单向家长教育”的定位,将其打造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信息交流枢纽。三是实践赋权,提高参与能力。能力是参与实效性的保障,而参与的能力需要在实践赋权中得以历练和提升。要让利益相关者尽可能参与办学理念凝练的全过程,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为他们提供利益诉求表达的途径和平台。[6]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一个群体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充分的意见表达、观点辩论、利益澄清和成果共享,在实践中提升参与的能力。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参与过程,他们才有可能接受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和办学理念,进而形成共识,增强学校决策的民主性和合法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