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蔡忠平 刘微微
在管理水平高、学校特色凸显、校长影响力强的中小学校建立校长培训基地,对校长进行实践性培训,就是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以学员自主规划和自主学习为前提,依据学员的学习进程不断注入专业支撑,让校长自主发展的过程。培训基地将从控制学习过程、寻求预期结果的管理者角色,逐步走向与校长共同学习的引导者和建构者角色,即不仅仅是只为了给校长很多知识,而是通过培训课程为校长提供建设性指导和技术援助,引导校长思考和协作,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案,然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能力的内化,提高校长的职业素养。
研究表明,个体在“共同体”中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相互分享经验,共享知识,能更快地实现个体发展。但是,校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互之间常常缺少沟通、合作,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共享,信息没有得到有效沟通。为中小学校长建立一个有目的、有条理和有组织的培训基地,将有助于加强校长的相互学习,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校长领导力的发展。
每一个校长培训基地,在教育教学中,要在某一个领域具有杰出特长。这样的培训基地不但有自己的特色专题培训课程,还有一定的教育导向作用,在本区域内引领该教育专题的发展,具有本区域内该教育专题的前瞻性表现。凭借中小学各培训基地,其他校长可以将这些基地学校的专题经验与自己学校的实际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起到学校之间、不同教育经验之间进行横向融合、纵向优化的作用。同时,在各基地学校中,每所基地学校帮助其他学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题,并对自己擅长的教育专题做进一步研究开发,促进培训研究的专业化。
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的建设要与校长专业标准中规定的六项专业能力密切相关:一是规划学校发展,二是建设教育文化,三是领导课程,四是领导教师,五是优化内部管理,六是调整外部环境。培训基地进一步明确了校长的专业要求,集思广益,逐步推进,最终达到提高校长专业素养的目标。对于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探索,能够使我国这种独具特色的校长领导力培养方式更具前沿性、专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有力促进校长培训基地的专业性成长,而且能够成为国际上可以分享的教育培训资源。
缺乏体制和系统的培训是不稳定和松散的,不能保证培训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一些具有鲜明特色和成熟管理理念的中小学校建立培训基地,总结和完善学校的特点,并将其转化为实用、系统的培训课程,制定培训计划,包括项目基础、培训目标、培训教师结构、培训任务和预算等,形成稳定、系统的培训模式。
这样的培训模式下的课程是有主题、有层次性的。因此,建立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可以保证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针对不同的中小学校长和不同的培训计划有不同的培训学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地区基层学校和校长的优质资源,建立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校长培训发展制度化。
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是吸引名校长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各种培训、教研、科研活动的重要平台。基地建设的实施路径是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可持续性的培训,使名校长对区域内校长的专业发展起到引领、示范、带动、辐射的作用。
校长本身的困惑和自我发展需求是校长参与培训的第一动力。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的建设应坚持按需培训的导向原则,统一分类、培训和教育,并根据培训计划和学员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中小学校长成长的特殊性决定了培训必须超越一般的教学模式。在主体训练计划中,基础训练作为集中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校长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任务,突出校长的实践和操作,兼顾理论研究、讨论与交流。
实现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校长参与培训的最终目标。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的建设还应坚持专业引领的导向原则,以名校、名校长为支撑,努力实现培养好校长的目标。《普通高中校长职业标准》 的颁布和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职业标准》 的出台,指明了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方向。这两个标准明确了校长应注重自己的能力,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并将学校管理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基地要努力建设优秀的主要培训基地,培植教育家型校长土壤,实现从一般改进培训到专注于研究和解决校长专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转变。
1.由主持人领衔,凸显顶层引领
基地主持人在基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强调其主持人应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其所在学校办学有特点,办学质量、办学效益较高,学校在本区域有示范作用,具有指导和培养有潜质的青年校长的能力。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要求基地主持人具有高级教师及以上职称,高级或特级校长职级。在基地建设中,优秀的校长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线专家”,其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优秀校长作为基地主持人,强化培训的指导作用。
“拼盘”式的培训内容很难自成一体,即使给予“技巧”方面的启示,仍很难从思想、方法上给校长系统的“大智慧”。因而要求基地主持人必须能开设校长专业标准中的至少一个课程 (不少于4 课时),并且有对应的课程大纲、完整的教学PPT 等,保证教学的系统性。经验对于培训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而经验的重要来源就是实践,因此要求基地主持人必须为省市级50 人及以上的专题培训班做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培训(每次培训时间3 小时或以上)。在授课安排上,采用课堂授课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模式,帮助受训学员最大程度上消化理论知识,并熟悉与之相配套的技能、技巧。
2.发挥核心作用,体现团队协作
培训基地教师团队应拥有核心成员3 人以上,每位核心成员具有高级教师及以上职称,或者是学校中层或副校级干部。参与校长培训的教师必须思想品德好,业务水平高,热心校长培训工作,教学效果好,培训研究能力强,能把握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态。
基于创新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培训教师团队必须考虑培训内容的新颖性,并考虑到学员的实际需求,给予学生所需的培训知识。如果培训课程不系统,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不合时宜,仅仅是从理论到理论,管理案例和实际考察太少,不可能形成基于“学校”,“在学校”和“为学校”的新概念和新技能,从而也就失去了培训的意义。因此,培训教师团队应建立一系列品牌课程,以确保系统和完整的培训。
3.加强基地建设,提升培训质量
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应有较好的教学和生活设施,以满足培训需求。因此,要求培训基地必须有能承担50 人及以上的培训场地、设施、设备等,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培训基地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对稳定的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管理人员;应有一支适应本级培训教学需要的专兼结合、专职为主的教师队伍;有成熟的培训管理流程,确保做到团队行动力强,培训执行效果好。
培训基地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供连续式培训资源,实现跟岗带教。参加培训的校长和培训师可以一起观察、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共同改进的目标。校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形成对基地学校管理方式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与自己学校的对比,以及与基地校长的共同研讨,探索学校管理的新思路,并将思考结果转化成为行动的内驱力。
附表:上海市长宁区干训基地建设标准
总之,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要充分利用名校、名校长和名师等优质教育资源,扎根于基层学校,更好地营造校长培训基地,促进校长专业素养的提升,促使其成为该地区所有校长,尤其是优秀青年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