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立足文本 适时介入——例谈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运用策略

时间:2024-05-08

◎ 仲跻健

立足文本 适时介入
——例谈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运用策略

◎ 仲跻健

背景资料的呈现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针对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介入的模式化、简单化倾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文本,根据整堂课的教学需要,适时、适度、适当地介入背景资料,并与文本解读和谐地融合一体,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文本的精髓。

背景资料;阅读教学;运用;策略

文学作品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文本的背景资料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信息,以及作家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元素,是文本的“大语境”。如果离开了具体可感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障碍,对文本感悟不深,情感体验不强,甚至对文本的解读发生偏差。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介入,能消除学生因知识、能力的局限而形成的与文本之间的隔阂,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解读文本,深刻理解文本。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背景资料呢?

一、课始展示,铺路搭桥

背景资料的介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往往将其作为一种程式化的教学内容,总是在导入新课时机械地将教参中的背景资料原原本本、一股脑儿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始就进入课文产生的时代背景或反映的时代状况。这样的做法,如果仅仅是为了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那么,背景资料的巨大价值就会在教学中被忽略。在背景资料的运用方面,优秀的教师往往会从文本的整体教学出发,对背景资料加以选择,与自己的教学预设加以整合进行充分利用;或者,在教学开始前,一次性呈现几个经过精挑细选的、内涵丰厚的、情感丰富的背景资料,使其发挥“预热”的作用,来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的背景资料呈现,可以说是一个精彩的范例。首先,余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接着,就在大屏幕上依次呈现四则背景资料(分别是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人生遭遇、写作背景、文本的艺术成就),学生每读一则,教师就作精要的点评。这四则材料既与文本水乳交融,又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为学生把握文本主题,走进苏轼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闲人”的涵义,铺好了路、搭好了桥。可以说,这些经过加工、重组和整合、切合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背景资料,为学生营造了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与作者、文本产生了共鸣。

二、课中渗透,披文入情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了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因此,课堂中在学生领悟文本主旨或作家情感遭受困惑时,教师就要抓住适当时机有针对性地展示背景资料。因为,这时的学生对文本已经过一定的思考和讨论,对不够清晰和明朗的问题存有急切解决困惑的期待。如果此时顺势介入背景资料,犹如拨云见日,令他们幡然醒悟。这样,文本与鲜活的背景资源有机融合,学生的理解也更为深刻、透彻。

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我首先设计了“知文意、理情节”这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接着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谈史诗——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处境呢?”当学生还在苦苦冥思的时候,教师及时呈现了诗人生活的历史背景和经历:

“这首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流离到四川成都,由于得到严武等人的资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座小茅草房居住下来,即‘杜甫草堂’。茅屋刚盖起来不久,就在这年的八月,遭到一场暴风雨的洗劫,屋顶的茅草被刮走,屋内彻夜漏雨不止,诗人一家在寒冷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的茅屋,但是却展示了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民不聊生、颠沛流离、兵荒马乱的缩影,流露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介入后,自然地过渡到第四个教学环节:“论诗圣——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这样,全诗的教学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课堂中适时呈现背景资料,犹如“雪中送炭”,学生凭借这些资源,由浅入深,在教师引领下,使学生有所获、有所得,这比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课尾链接,画龙点睛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把握文章主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作者与读者之前的阅历与感悟差异等诸多个体性、社会性因素,容易导致读者对文本主题把握不到位,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理解不深入,甚至产生偏差。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及时向学生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充分发挥这些特殊的课程资源所独有的补充与渲染作用,使学生从“陷阱”中挣扎出来,走出误区,进而深刻理解文本的主题。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即将结束时,教者呈现了下面一则关于父亲读《背影》的材料: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

看到这里,我们的学生能不感动吗?这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父子深情能不深深震撼他们的内心吗?因此,利用背景资料中所蕴涵的多种情感元素,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背景资料也就真正成了课堂上的“画龙点睛”之笔。

四、课后补充,拓宽视野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教师在选用背景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仅仅停留在对文本教学中补充与拓展文化知识层面上,还应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相应补充,把学生引向更广阔、更深入的天地,激发学生由读一篇文章到读一本书、读一位作家的作品的欲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如一位老师在《<呼兰河传>节选》教学结束后,课后问学生:“同学们能否大胆地猜测一下,童年生活这么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萧红,长大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教师先介绍了茅盾的评价语:“《呼兰河传》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凄婉的歌谣。”这与同学们先前理解的文本发生了冲突,在这矛盾之时,教师又介绍了萧红的生平资料:

“事实上,很少有人的生活像她这般坎坷多难。18岁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20岁的时候,她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开了自己的家,流浪在外,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顿,起码的吃、住也经常没有着落。而且,她也并没有像大家所猜测的,拥有幸福安定的家。1940年,她跟着她的第三任丈夫到了香港,寂寞、苦闷,1941年,贫病交加的她,由于庸医的误诊,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1岁。”

结合萧红的生平资料,让学生在了解“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快乐、自由生活的情景外,更透露出“我”对这种生活的一种渴望,对祖父的一份深深的思念。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激起了学生走进原著的渴望,从而推动学生阅读习惯的进一步养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虽很不起眼,但不可等闲视之。如果能立足文本,适时拓展与介入背景资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能力,还能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厚实、更加有效。

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949(2017)11-0067-03

(作者: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副校长)

[责任编辑:冯丽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