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 程先国
2017 年 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提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深度推进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下的区域课程改革,重庆市开州区将开展为期两年、三阶段进程的课堂变革专题活动。
开州区课堂变革区域行动的指导思想是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
在活动内容上,是“三改一创新”,“三改”即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组织形式;“一创新”即教学手段创新。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改进学习方式,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用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主题探究式等多种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成效;变革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用集中授课、小组讨论、个别辅导、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学效能。创新教学手段,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现教学规模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在活动载体上,聚焦课堂,抓住目标评价力与学科融通力。
1. 目标评价力
扎实开展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视阈下的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作业—评价”的一致性研讨活动,探索教学改革的多种途径。以全区各中小学为主体,自主组织并依序开展好下列“五强化”活动。
一是强化学习,确立主题。基于改进教学方式、改进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的目的,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进一步深化学科课程标准及有关核心素养的典型文献学习,思考、对照查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个人自学反思+教研组交流”的形式,确定出学科教研组需要改进的共同“问题”,以此作为接下来开展活动的主题。
二是强化主题,夯实设计。每个专任教师,围绕学科活动主题完成一个教学设计。设计重点为:学习内容设计,以问题方式呈现学习任务,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学生以自学、合作、展示等方式,通过解决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问题,达到对新知的理解和内化,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三是强化设计,分组论坛。以教研组为单位,就个体设计稿召开论坛,突出主题,体现变革,智慧共生。从论坛中选出最优者,通过教研组集体优化后提交学校,并准备参加学校的课堂展示。
四是强化论坛,课堂实践。由学校组织,将各教研组的论坛成果,转化成课堂教学实践。先由各组集中献课,再由各教研组做精要的说明:该堂课教学方式改进在哪儿,学习方式改进在哪儿,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在哪儿,教学手段创新在哪儿。
五是强化实践,提炼成果。学校选派教研骨干,认真从课堂展示中提炼出两方面的成果:其一是从中提炼出在本校推广的改进方式、变革形式与创新手段;其二是从展示中选出最优者,集中学校的集体智慧,将其课堂实录电子本(附3张左右实施的照片),以学校名+学科名为主题发给片区均衡中心,片区均衡中心汇总后上传给进修学校,再下传给每所学校。
2. 学科融通力
根据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的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避免某些学科出现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开展小学、初中、高中跨段教学尝试,强化学科教学的跨学段衔接与融通效果。在区教研机构与片区均衡中心的统筹下,开展好下列“七课”活动。
一是示例课。以结对学校为单位,上一学段示范下一学段,高中送教到初中,初中送教到小学。每科每期至少送教一次。送教内容由送教学校根据下一学段教学中存在的“内容脱节、交叉、错位”内容进行选取,通过教学课例指导下一学段教师如何教、教到“什么样子”,促使高中关注初中、初中关注小学的教学现状。
二是体验课。以结对学校为单位,下一学段体验上一学段的教学。小学五、六年级教师到初中学校上同学科的初一或初二课程,初中教师到高中学校上同学科的高一或高二课程,每校每期选出各学科老、中、青教师代表,至少上体验课一次,教学内容根据上一学段学校的教学进度随机抽选,以此促使小学关注初中,初中关注高中。
三是样本课。在片区内的初中、小学基地校进行,以承担送教课与体验课的教师为主,选定学科与内容,共同设计、打磨出一堂面向片区内初中、小学的成型课,并作为片内学校该类课程课堂教学改进的样本课。成型课的施教者,面向初中的由高中教师承担,面向小学的由初中教师承担。
四是全员课。片内各初中、小学根据样本课的标准,开展该学科教学的专项验收活动,每所学校该科教师全员参与。由学校规定自主训练时段,由片区指导中心规定片内的验收时段。验收由各学校负责组织,片区均衡指导中心督查。
五是竞赛课。在各校验收的基础上,每校选出一堂优质课参加片区组织的课堂教学大赛。大赛的评委原则上由上一学段的学科教学骨干承担,片区按参赛堂数的 50% 评出一、二、三等奖,各等级奖的数量按 1∶2∶2 的比例产生。
六是推广课。各片区将本片区内一等奖获得者的“课堂实录+评委点评”的电子文档提交给区教研机构,由区教研机构按 1∶2∶2 的比例,评出区级一、二、三等奖。对于一等奖获得者的成果,评委紧扣“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的变革情况进行点评,再以专集形式印发,向全区推广。
七是示范课。各中小学认真组织学习区级印发的一等奖课例与评委点评,依照片区的样本课,结合校本提炼的“本校推广的改进方式、变革形式与创新手段”,进行再研讨、再优化,选择其他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实践,形成校本示范课,向全校各学科推广。
重庆市开州区开展课堂变革区域行动分为三个步骤:筹备启动阶段、深度推进阶段、筹备启动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筹备启动阶段为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 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进修学校配合区教委出台《开州区“课堂变革”专题推进活动实施方案》;调整并明确“联挂帮”的人员、基地校与结对校,以教委文件形式予以固化;召开全区教学副校长会,解读“实施方案”,启动专题推进活动。二是片区均衡中心配合进修校完成“联挂帮”的调整工作;根据教委的“实施方案”制定本片区实施方案;交叉安排好“五强化”与“七课”活动推进的时间节点。三是各中小学根据教委的“实施方案”与片区的“五强化”与“七课”的时段安排,制定好本校实施方案,启动推进活动,扎实开展“强化学习,确立主题”活动。
深度推进阶段为 2018 年 3 月至2019 年 3 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为:一是进修学校承担考核各片区筹备启动阶段的工作,主要依据是实施方案的电子文档,审查其方案是否主题性强、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统筹、指导、督查“七课”的推进活动;组织开展好全区层面的“推广课”工作;发现、提炼、推广典型案例与阶段成果。二是片区均衡指导中心负责考核片区内各校筹备启动阶段的工作,审查其方案的主题性、针对性、实效性,按 A、B、C 三个等级予以分等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统计表与各校方案的电子版提交给进修学校;统筹、指导、督查片内各校的“五强化”与“七课”的推进活动;组织开展好全区层面的“竞赛课”工作;发现、提炼、推广、上传典型案例与阶段成果。三是各中小学将“五强化”与“七课”活动统整到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之中,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按区级“实施方案”要求,按时向片区均衡指导中心提交“五强化”与“七课”实施的阶段成果;发现、提炼、推广、上传典型案例。
总结表彰阶段为 2019 年 3 月至 7 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一是进修学校考核各片区、各中小学前两阶段的推进情况,向教委按 40%的比例提出进行表彰的先进学校与片区均衡指导中心,供教委审定后予以表彰;印发“推广课”成果;优选全区的先进典型,通过现场会、宣讲团、电视报刊等多种方式,予以强化推广。二是片区均衡指导中心考核片区各学校的“五强化”与“七课”之前“六课”活动的实施情况,按 A、B、C 三个等级汇总后上传到进修学校;鼓励、指导、督促片内各校持续、深入开展“课堂变革”专题推进活动。三是各中小学要扎实开展“示范课”活动,自主、持续、深入、创造性地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学—作业—评价”的一致性研讨活动。
一是组织保障。区教委成立以分管教学的副主任为组长、进修学校校长为副组长、进修学校副校长与各均衡指导中心主任为成员的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定实施方案、考核方案、表彰奖励等工作;成立以进修学校校长为组长、进修学校副校长为副组长、进修校各处室主任与均衡指导中心主任为成员的业务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方案拟定、过程跟进、适度调整、发现典型等全程推进的落实工作。
二是考核保障。根据区级实施方案,由业务指导小组制定专项考核实施细则,依据将阶段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强化过程督促与考核的权重,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地推进,不流于形式。
三是经费保障。由教委划拨适当额度的经费,保证全区典型成果推广的基本开支,对获得表彰的学校与均衡指导中心给予适当奖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