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刍议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

时间:2024-05-08

◎ 朱熠

刍议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

◎ 朱熠

学科带头人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综合素质较高者,他们能带动整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各地都在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训,但工作中出现了认识不够、时间安排不合理、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实践表明,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应由学校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确定,学习时间要保证充足。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形成一支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科带头人;选拔;培训;激励

2015年初,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教育局组织了全区300名教师进行学科带头人培训,先后进行了理论学习与跟岗培训。本文结合自己及同行学科带头人对培训动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反馈,分析学科带头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区域学科带头人培训的效果。

一、学科带头人的定义与作用

由于对学科的定义和分类难有统一标准,故对学科带头人的界定也没有统一的表述。高迎斌、郑小讯认为,学科带头人通常是指在一门学科领域内对学科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其学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在教师队伍中起带头作用的优秀学者。汲培文则认为,学科带头人意指科学共同体成员中,对推动该学科发展能做出重要贡献者。左小德等对学科带头人的定义是,学科带头人是宝贵的人才。而对于中小学校学科带头人的定义,在《辞海》《教育大辞典》与《教育管理词典》中没有专门的词条解释,缺少科学的概念界定。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系清新区,故根据区教育局《关于组织清新区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培训的通知》中的培训目标,归纳定义如下:中小学校学科带头人是从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具有独特教学风格和较高学术造诣且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领军教师,他们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能够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激励带动学科团队

对中小学校学科带头人组织的培训,目标是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要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和文化修养方面打下更深厚的功底,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研究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成果,且能在本校、本地教师的发展中起到带动、辐射作用,成为全区公认的优秀学者型教师,并使其中一部分人能成为市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

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无论是在教学工作,还是在教研活动中,都具有一定的成绩;无论是在教师当中,还是在学生当中,都具有一定的威望,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科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推动学科的发展、带好一支高水平的学科团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省内外的中、小学校,有些学科的崛起往往与该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二)促进学科带头人自我发展

教学相长,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学科带头人在帮助其他教师教学、指导其他教师教研的过程中,并非是单方面地输出,而是一种双向的文流、彼此的切磋,促进了双方携手发展、共同进步。

在有些地区,要组建学科带头人研修指导团队,建立学科带头人网上工作室,开展网络研修活动。要求学科带头人要与8-10名骨干教师结成帮教对象。学科带头人还要通过远程培训,指导骨干教师完成若干学时的通识培训任务。有的地区要求学科带头人参与一定的“服务项目”,如学科带头人参与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送教下乡”等公益性教师培训;在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承担学科专题讲座,在对农村及薄弱学校“送教下乡”和城乡对口支援等活动中,做教育教学示范课,并在课后开展深入研讨交流,等等。

二、对学科带头人的要求

学科带头人在中小学校的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成为中小学校学科带头人,就要在学术造诣、教学教研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

一是学科带头人要有一定基本素养。学科带头人在教学上要作风端正,治学严谨,具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谦逊大度,善于同他人合作,有宽广的胸襟和豁然大度的气质;在教学研究中要有一定的思想和勇气,要敢于创新。

二是要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素质。作为本学科的带头人,要拥有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并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够对教学内容作出综合而科学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理解知识;帮助学生有效地应用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同时,学科带头人还应该具备较为宽广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可以挖掘学科间的异同,开阔教学教研的视野,更加有利于自己学科的发展。

三是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学科带头人的教学技能必须娴熟。首先,要能根据学科知识、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教育场景,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应教会学生如何去学,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激励学生敢于求真,引导学生善于洞察人与环境、人类社会的历史与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去思考、去分析、去发展自己的思想观、人生观。

四是学科带头人要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学也是一门科学,它除了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外,还必须以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教育基础理论作指导,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研究能力逐渐成为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不仅是对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障。具有较强教学研究能力的学科带头人,能够在自己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系统地进行把握,不断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将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教学过程。

五是学科带头人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科的发展应是整个学科团队同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整个学科发展的目标确定之后,关键要看学科带头人如何调动与发挥全体团队成员的作用,想方设法集众多成员之力,为整个学科团队的目标而竭尽全力。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应该具有协调、组织整个团队的运作能力,合理、有效地组建学科运行管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内部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该能够因材施教、帮助学科团队成员的成长;能够有高度的规划性,促使整个学科团队由弱变强,推动整个学科不断攀登新的高峰;能够承担指导和培养后继接班人的任务,以促进学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学科带头人要有一定的业绩。学科带头人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有着过人之处,值得他人去学习;他们是中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在教师群体中有较高的权威。除此之外,学科带头人在特定的岗位、特定的时期、特定的任务面前还需要有一些特定的能力。如,在信息时代,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方能进一步把课堂延伸、拓展。

三、学科带头人的成长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即对尚未成为学科带头人的候选对象进行培训,通过考核与评选,从中选出满足学科带头人要求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当各项条件满足时将其聘为学科带头人。因此,学科带头人的优良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自我主动发展和岗位的实践锻炼,才能达到评判的标准。

(一)自我主动发展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对教育进行主动思考,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肤浅理解。教师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对现代教育本质的主动探索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提高教师在教育理论上的思辨能力,树立对教育的高度责任感,努力探求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研究新时期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岗位实践锻炼

实践出真知。多给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一些锻炼的岗位和机会,例如,让他们担任一定的学校行政工作,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让他们加入名师工作室,参与教研活动,熟悉教学研究的全过程;让他们加入学科带头人团队,使其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学科带头人工作,开阔工作视野,增长工作阅历。通过各种岗位的锻炼,不仅能够磨炼他们的意志,又可以让候选对象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分析不足、克服不足。如此,候选对象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培养出较强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积累一定的学科工作经验,使自己的思想更充实、感情更朴实、学习更扎实、作风更踏实。从选拔角度看,观察选拔对象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的能力与素质,也有助于对学科带头人工作的甄选。

四、区域学科带头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选拔出优秀的中小学校学科带头人,清新区教育局在2015年组织了300名教师进行学科带头人培训。通过此次培训,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派出学校对学科带头人培训的认识不足。有的中、小学校把培训当作一种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式培训,安排需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来积累继续教育学分,或者随意安排某学科组长甚至普通老师参加培训。

二是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对培训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教师大多已是中级职称,由于晋升副高级职称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小学教师对晋升高一级职称不再抱有希望,基于这样的心理,部分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把培训当作是完成任务。

三是学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参加理论学习的时间往往安排在周六日或其他假期,打乱了受训教师原本的作息时间,教师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够好;跟岗实践学习大多安排在学期中途,为期一周,影响了派出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训教师在培训结束后需赶回学校上课,两头儿顾不上;跟岗学校要安排受训教师在指导老师帮助下上一节公开课,受训教师需在一周时间内完成备课和制作课件。由于指导老师还要承担本校的教学任务,对受训教师的指导和交流在时间上难以保证,加之指导老师水平参差不齐,跟岗培训对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的帮助与提高的效果难以评价。

四是对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的激励机制不足。在培训结束后,候选对象能够成为学科带头人的机会不多,却要完成诸多培训要求,如汇报公开课、跟岗心得座谈、补回任教班级落下的课程等,使受训者工作压力大,培训的效果难以保证。

五、改进学科带头人培训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清新区学科带头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措施与建议:

第一,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应由学校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确定。由于学科带头人培训与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培养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应该与学校办学规模等客观条件相适应。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数量的多少应该由学校根据本校各学科的设置分布、学科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领域的宽广程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客观性要求等各因素加以确定。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局首先提出宏观要求,待候选对象经过组织培训和岗位锻炼后,再由教育局根据候选对象在各方面的表现,结合其工作实际进行综合评比,从而评选出学科带头人。

第二,学习时间要有充足的保证。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跟岗实践培训,在时间上要予以保证,时间过短,匆忙开始又匆忙结束,效果一定不佳。诚然,在职教师不可能长时间离岗学习,这会给派出学校带来压力。要解决这种工学矛盾,可以大力借助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提倡网络教研、网络学习,让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真正开展自主学习。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评选学科带头人本质上是对教师群体的一种激励,是一种荣誉。但是,作为社会人来说,学科带头人也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社会认可,地位得到尊重。这不仅需要一个“安心教育、乐于教学”的外部环境,需要一个以人为本的、民主的、科学的学校管理机制,还需要在物质上得到充分体现。可以借鉴某些省的做法,每月给予学科带头人一定的职务工资和工作津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通过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学科带头人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

第四,考察候选人要重在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学科带头人在教师群体中的权威来自于多种因素,或教学技能高超;或擅长竞赛辅导,学生在竞赛中获得了好名次;或班级管理能力强;或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能力。学科带头人能具有以上多种甚至全部品质固然很好,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诸多优秀品质中,选拔学科带头人的标准恐怕难有统一标准。依笔者看来,首先要考察候选人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因为只有理念正确才能确保发展方向不走偏。其次,要着重考察候选对象的团队组织与管理能力,只有那些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才可能带领整个团队朝着学科目标共同努力。最后,教学成绩应当分析性价比,教学成绩的取得与科任教师关系密切,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考虑到学科带头人在团队管理、教育科研等其他工作上花费了较多时间,教学时间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五,认可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的身份。经过培训后,并非所有候选对象都能成为学科带头人,但候选对象是否达到了相应的要求、成绩是否合格,应给予明确答复。建议对合格的受训人员授予“准学科带头人”称号或证书,以示肯定,待时机成熟时,再从这些“准学科带头人”中挑选出学科带头人。

第六,适当安排学科带头人候选对象担任行政管理工作。要为候选对象创造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机会。当然,不是让学科带头人最终成为行政领导,但要使其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学科团队,则要为他们提供工作便利。学科带头人重在学术业务上有一定作为,而行政领导则重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为了使候选对象既能锻炼管理能力,又不影响其业务发展,可以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行政领导,并实行聘任制,在担任一定期限后,再回到原来的业务岗位,交替培养。

(作者: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三小学校长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刘斌]

G451.2

A

1673-9949-(2017)03-0007-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