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英汉翻译中的增译法——语义、语法和修辞层面的增译

时间:2024-05-08

秦学锋 钱玮琪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一、引言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逐字翻译往往不能清晰准确地表情达意,反而有时会使译文更加晦涩、难懂。 因此,译者有必要系统地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忠实地转述原文的意义,适度优化语言结构,增强译文的修辞效果,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增译是译者在英汉翻译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不同的学者对增译的解释有所不同,但总体可概括为一个“增”字。 张培基(2018)认为,增译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增加一些词,顺应译入语的意义、修辞或句法[8]。 方梦之在«译学辞典»中对增译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增译也称增益,即在翻译时按语义、修辞或句法的需要增加一些词,以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1]。”(方梦之,2003:113)

学者从不同角度或层面阐述了增译法的运用。黄忠廉、李亚舒(2007)认为增译可分为语法性、逻辑性和修辞性增词。 语法性增词意在解决英汉语结构方式的冲突,逻辑性增词意在显化隐含逻辑和意义,修辞性增词意在表达简洁与生动[2]。 徐莉娜(2014:210)将增译总体概括为三大取向,分别是以原文意义为取向的增词、以调整语法结构或形态特征为取向的增词和以突出修辞效果为取向的语用性增词[6]。 张培基(2018)将增译划分为意义、修辞和句法三个层面。 概括来说,增译法在翻译实践中主要分为语义层面增词、语法层面增词和逻辑层面增词[8]。

以上学者从增译的目的和效果出发,将增译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文章旨在从宏观上对增译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以期帮助翻译初学者系统地了解并灵活掌握增译技巧,为翻译学习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在使用增译技巧时,译者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把握。

第一类是语义层面增词。 英译汉时,译者可增加不同性质的词以表情达意。 比如,若采用直译法,意义不明确时,译者可以合理地增添一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7](闫文培,2008)。 又如,徐莉娜(2014)从显化隐含语义成分角度对增译进行解释,即通过显化源语词汇所含的义素(如显化谓词或参与者)的方法达到语义成分对等的效果。 从语义视角来看,增译强调的是若逐字翻译不通时,译者可以通过增添隐含意义的词,达到译文贴近原文的效果[7]。

第二类是语法层面增词。 由于“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则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4]”(连淑能,1993:2),翻译时译者可利用增译技巧将英语的形合特征转化为汉语的意合特征。 黄忠廉和李亚舒(2007)也认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差异,译者可以通过增词手段弥补因语法层面的不同造成的翻译障碍[2]。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译者可以将英语中隐含的语法意义通过汉语的词汇手段加以补充,使译文和原文保持动态对等,全面地传达原作含义。

第三类是修辞层面增词。 汉语重在渲染,所以汉语的修饰词十分丰富。 翻译时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译者可增译修辞性词语。 刘龙幸(2007:158)从修辞角度对增译做出了解释,他强调:“为了使译文结构严谨,文字洗炼,而且可使其变得寓意深刻,音调和谐,通常可增加一些语气词或汉语成语等[3]。”另外,为达到特定的语用效果,还可增译形容词、副词等[5](彭萍,2017)。 尽管刘龙幸和彭萍在增添的具体修饰词上有所不同,但译文追求达到的效果是趋于一致的。

二、语义层面增词

(一)增译动词

例:We have shown fighting spirit and a firm determination to never yield to coercive power.

译文: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

分析:此句,在翻译时增添了“发扬”一词,由于本句只有一个谓语动词“have shown”,但却有“fighting spirit”和“a firm determination”两个宾语与之对应。 在汉语里,动词和宾语组合在一起时,动宾短语的形式与意义不容忽略,否则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 若译为“展示斗争精神”,就会出现动宾搭配不当的弊病。 汉语里我们常说“发扬”精神,因此此处在翻译时需添加“发扬”一词。

(二)增译名词

从语义层面来说,名词的增译分为四种:分别是动词后增译名词、形容词后增译名词、普通名词后增译名词和抽象名词后增译名词。

1. 动词后增译名词

英语的动词总体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后不带宾语。 英译汉时,译者须显化宾语,将语义表达完整。

例:Only three of the girls could read and none could write.

译文:只有三个姑娘识字,没有一个会写字。

分析:本句中的“read”和“write”是不及物动词,源语后不带宾语。 但若译为汉语,需显化动作的承受者,即增译名词作宾语,译文信息才更完整。如果我们译为“只有三个女孩会读,没有一个会写”就会使人不知所云:如女孩会读什么? 会写什么呢? 是会读数,读拼音,还是会写诗、写歌。 因此,译者应根据语境义增译动词后的名词,达到信息明确、完整的目的。

2. 形容词后增译名词

例:We will continue to conduct sound, democratic, and law-based governance.

译文:我们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分析:本句中“sound”“democratic”“law-based”这三个形容词所修饰的名词都是“governance”,因此译者须在每一个形容词后都译出“governance”的含义,才能使译文信息更加完整。 若将前两处的“执政”二字去掉,很显然违背了原文作者想表达的实际含义。

3. 普通名词后增译名词

例:We have ensured a more complete and lasting sense of fulfillment, happiness, and security for our people.

译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分 析: 本 句 中 “ fulfillment ” “ happiness ”“security”都被“sense”所修饰,所以须在这三个词后都增译出“sense”的含义,确保语义信息完整。

4. 抽象名词后增译范畴名词

例:Some deeply shocking cases of corruption had been uncovered.

译文: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

分析:本句中,“corruption”就是一个抽象名词,如果直译为“一些贪腐触目惊心”,语义会显得更加抽象。 但若增加“问题”这一范畴名词,句意则更加具体,译文清晰明了。

(三)增译量词

例:We will move faster to launch a number of major national projects that are of strategic, big-picture, and long-term importance.

译文:我们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分析:此句增译了量词“批”。 英语中数词可与可数名词直接连用,二者之间无量词。 而在汉语中,我们需要根据名词的含义,确定使用的具体量词。 因此翻译时增译量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使译文更好地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达到实际的交际功能。

(四)增译趋向性动词

趋向动词既可以单独充当谓语,也可以放在动词后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构成动补或形补的搭配。

例:A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ombine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its people and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global community, it pursues a national defense policy that is defensive in nature.

译文:中国政府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分析:此句在“combines”这一动词后增译了“起来”这一趋向性动词。 由于趋向性动词是现代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将表趋向性的动词增译出来,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五)增译形容词

例: Over the years, we have succeeded in exploring a new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re is much we can draw on from SCO's rich practices.

译文:这些年来,我们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国际组织成长壮大之路,从上海合作组织的伟大实践中,有大量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分析:此句将“rich”的含义丰富化,增译了“伟大的”和“大量的”两个形容词,突出了practice 的重要性,正因为经验之多且是成功的经验,新型国际组织才得以不断成长、壮大。 若只将rich 译为“丰富的”,就降低了文本的意味,含义也变得浅显、单调。

(六)增译副词

例:Under these new conditions, the SCO, as an important constructive force in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affairs, should keep itself well-positioned in the face of changing international dynamics, ride on the trend of the times.

译文: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重要建设性力量,要勇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牢牢把握时代潮流。

分析:此句增译了“勇于”和“牢牢”两个副词,分别修饰“面对”和“把握”,使动词的表达更加确切、具体,突出强调了新形势下,上合组织应对国际风云和把握时代潮流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七)增译概括词

例:She had to choose between giving up power or giving up her principles. Finally,she chose the former.

译文:她得在放弃权力和放弃原则二者中择其一。 最后,她选择了前者。

分析:根据“power”和“principles”可知共有两种选择,因此增加了概括词“二者”。 且汉语在表述中倾向用数词对必要的内容进行概括,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八)增译文化背景词

例:It was Friday, we would go out for dinner and drinks.

译文: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会出去吃饭喝酒。

分析:星期五是英国的发薪日,增译文化背景词不仅能够介绍源语文化,还能增强语篇的连贯效果,避免直译导致读者不知所云。

三、语法层面增词

(一)增译连词

例:Long as the journey is, we will surely reach our destination.

译文:路虽远,行则将至。

分析:根据原文的句意关系,句间蕴含着转折意,因此在译文中增译了“虽”和“则”二字,使前后句意逻辑清晰、明确,使译文流畅、自然。

(二)增译时间副词

例: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taken a remarkable journey.

译文: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

分析:本句增译了时间副词“已”,由于原文的时态是现在完成时,因此翻译时,须将英文的时态增译为汉语的时间副词,以达到语言转换过程中语义的动态对等。

(三)增译复数词

例: We have responded effectively to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译文:我们有效地应对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

分析:此句增译了“一系列”这一表示复数的词,以显化“disaster”的复数含义。 而且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意味也因复数含义的显化,使译文显得更加准确、具体。

(四)增译省略成分

例:The bowl was broken by someone, but I wonder by whom.

译文:这个碗被某人打碎了,但我纳闷是被谁打碎的。

分析:此句wonder 后省略了“the bowl was broken”。 英语善用省略,而汉语多用重复,因此翻译时译者要将省略的部分增译出来,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若只将原文直译为“这个碗被某人打碎了,但我纳闷被谁”则使译文语义模糊,信息不完整。

四、修辞层面增词

(一)语气增译

例:The runway is simply a strip of grass.

译文:所谓跑道不过只是一长条草地而已。

分析:此句增译了“所谓”和“而已”两个语气词。 显化原语中蕴含的情态,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意义,增强译文的连贯性和可读性,且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二)语用增译

例:From the spitting lava of Kilauea, to the raging rapids of the Colorado, the natural wonders of the world prove this spectacular planet we call Earth.

译文:从基拉韦厄火山喷涌而出的岩浆,到科罗拉多滔滔的激流,这些世界自然奇观生动地证明了我们称之为“地球”的这个星球是多么独特、美丽。

分析:此句增译了“生动地”和“美丽”二词。 由于英文更注重写实,而汉语更注重渲染,在介绍和宣传某种产品或服务时,为达到某种语用效果,英译汉时可增加渲染性的形容词或副词,以达到宣传和吸引读者的效果。 尤其在介绍风景、景观的译文中,渲染性词语的增译更是必不可少。

(三)成语增译

例: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great founding spirit of the Party, stay confident and build strength,uphol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 new ground,and forge ahead with enterprise and fortitude.

译文: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砥砺奋发,勇毅前行。

分析:此句将原文中五个英文短语译为五个汉语成语,使译文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因此,增译成语可使译文文字洗练,增强译文的修辞色彩。

五、结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英译汉时译者须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 文章集中介绍了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通过从增译的语义、语法和修辞三个不同分类的角度对增译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以期为翻译的初学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增译作为翻译技巧之一,通过增译显化了句中的隐含义,实现了语言转换的动态对等,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但仍须注意的是,增词不增义,即不能添加原文中没有的含义和内容。 这就需要译者翻译时必须把握好增译的度,最基本的尺度便是忠实于原文,否则就改变了原作的思想,将增译推向了极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