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建设探讨

时间:2024-05-08

李凤红 李芹 隋丹婷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一、引言

人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在课堂上与教师探讨知识,进行吸收并内化。针对大学英语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能力。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英语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通过系统的英语学习,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满足日常生活的交流需求。除了交流之外,口译与笔译也是学生所需掌握的能力,口译需要让学生拥有应变反应能力与速记能力,笔译则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词汇与语法功底。而在传统英语教学中,许多课堂都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仅仅用笔勾画或记录所学内容的问题,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用英语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式是亟须改进的。

二、大学英语校本课程中存在问题

基于我国的教育环境,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产出导向法”的教学途径,重点将关注对象转移到“产出”上,要求学生能切实地从教学中拿出成果。这要求教师能够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在课前布置任务,课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后通过小组任务或个人任务对学习内容加以巩固。而校本课程建设重点在于以学校为本,它不同于国家建设课程,旨在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及学情需要,将课程内容个性化,使之适宜于学生的发展。文章将基于产出导向法,深入探讨如何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将课程个性化、特色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国的校本课程建设发展较为缓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大学英语的校本课程建设在各科的建设中又处于较为劣势的状态[1]。目前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校本课程教育体系不够完整,由于我国与国外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差异,许多国外优秀的教学案例不能直接应用到我国的教学当中,而又缺乏校本课程建设与经验,许多高校的教师难以将校本课程合理地应用到本校当中[2]。

三、“产出导向法”在校本课程应用中的创新性作用

目前,全国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旨在让学生掌握学习节奏,成为课堂的主人。基于这种改变,专家学者又提出了“产出导向法”,即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同时,又能够高效地学习,在课后能够拿出产出结果,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学习即可。将产出导向与校本课程结合是教学发展的趋势,针对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往往会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或是依靠海洋文化,或是基于红色文化,或是基于茶文化、服饰文化等,重心都稍有区别。但不论学校英语偏向哪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都要有所产出,能够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交流,做到学以致用,消除学生对自身能力水平或是就业等方面的困惑[3]。

四、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校本课程建设路径

(一)依靠地域特点建设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重点在于以学校为背景,建立基于学校特色的英语课程。高校英语教师可以以英语教师组为教案编写人员,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将学校地域优势应用于校本课程建设中。在英语教师组交流中,教师是教案编写的主题人物,而“校本”是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对校本课程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可对英语教学进行相对应的改变,将地域特色纳入英语教学当中,且基于产出导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教师制定的教学大纲应适应于社会层面的需求,基于教学内容与学校当地强烈的社会联系,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就业能力。因此,将地域特色带入当地学校课程,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应用相结合是建设“产出导向法”下的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4]。

(二)结合目标、执行与评价三个步骤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教学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它至少包含三个环节:即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课后的教学评价,其中任一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教师对教学任务有清晰的认识,需要认真研读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从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再结合当地学校的办学特色,设定出具有鲜明特征而又能够让学生接受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执行是对教师的又一大考验,如何将教学任务融入课堂中且让学生能够容易接受是值得教师花费时间去思考的。“产出导向法”重在强调学生要拿出学习成果,以高效学习、有效学习为重点,教师需按照教学任务有规律、有节奏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对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对任何一件事而言,若没有对过程进行总结就不会有进步,这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评价包括现场评价以及课堂之后的评价,现场评价是让学生对此次课堂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一下这堂课的优缺点,课后评价包括教师自评与学生评价,其中还包括学生课后任务的完成。

五、基于江西服装学院进行英语校本课程建设探讨

江西服装学院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所以服饰设计、艺术设计为主的地方性院校。文章以江西服装学院为对象,结合该院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实现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探讨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

(一)教学理念

英语教学的理念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外界事物,在学校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外部世界接轨,体验文化差异,以及了解不同文化存在的冲突。根据校本课程的定义,学校需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课程规划。就江西服装学院而言主要以服装专业为基础,因此在制定英语校本课程时,教学内容应倾向于服饰文化方面。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特色,将传统服饰因素融入课堂建设中。以往,院校英语课本中涉及的内容多为国外的事物或历史事件,几乎没有或很少涉及中国的传统文化,许多学生对如何用英语讲述中国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存在困难。因此,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渗透英语教学中既能体现出英语校本课程的建设,也是一条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的

英语教学既包括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还包括笔译、口译、实时翻译等较难的技能,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即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英语交流方面,教师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双向沟通,实现产出结果。在人文素养方面,教师应积极向学生讲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各个朝代的传统服饰、服饰材质等,通过欣赏不同朝代的服饰,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同时做到中西方文化的辨析与交融,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服饰差异,深入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能辩证地看待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知识水平。

(三)教学实现

文章以中华传统服饰为话题,从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展开详细描述,探讨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在江西服装学院的具体应用。

1.驱动环节

在驱动环节,教师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基本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规划。对每个教学阶段,设定出具有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主题,且教学主题要具有实际意义,能与实际相结合,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每个课堂主题的设定尽可能详细,包括话题、目的、人物角色、对话内容等。

2.促成环节

促成环节即为驱动环节的实践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融入英语教学中,主动用英语说出个人的见解。文章主要以中华传统服饰为切入点,在此环节以最受欢迎的古代朝代服饰主题为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抒发己见。教师应在课堂上先说明此次课堂的主要内容,不同的人物角色,可采取学生两两对话的方式,一问一答,以及说明具体的对话内容。

对话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围绕学生对不同朝代服饰的初步印象及看法,第二层次涉及学生最欣赏、喜爱的一个朝代服饰,第三层次为学生对此朝代服饰设计的理解,以此延伸出这个朝代的社会风气或是社会文化。在这个环节设置了更为详细的计划,共包含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中的对话难度等级依次提升,它不仅包括英语口语难度的提升,还包括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时应变能力等都有所锻炼。

针对第一层次:此阶段为对话的初始阶段,学生可能尚未进入对话状态,此时教师需要起到衔接的作用,将学生从“听”的角色逐步引导到“说”的角色。在之前已学知识的铺垫下,学生对中华历代服饰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借此,学生之间可以用英语交流每个朝代服饰的特点,可根据服饰随时间顺序的演变或是根据服饰特点进行逐步描述。让学生思考若是在国外或是国际会议上进行中国传统服饰的科普应如何进行语言的组织,如何选用合适的词汇。

针对第二层次:此阶段主要让学生讲述自己最喜欢的朝代服饰,详细描述这个朝代服饰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可借助图片或者短视频,在向同学、教师进行服饰展示的同时进行讲解,此过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关联能力、思维能力,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用英语语言表达出来。

针对第三层次:此阶段主要让学生透过服饰探讨某一朝代的社会风气及社会文化。不同的朝代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文化的差异通常会体现在服饰中。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能够培养他们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跳脱书中英语语句的桎梏。

3.评价环节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为评价环节,首先是在课堂现场评价,即在课堂结束后,由学生的现场表现与产出结果,教师做出合理的总结,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对表现较差的学生施以鼓励。在课堂后的评价中,站在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需要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此次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规定的任务目标,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了解不同学生的擅长之处或短板。站在学生的角度而言,评价是对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温故知新,需要有一定的媒介,即教师可布置课后任务,基于个人或小组原则,设置合理的课后作业作为产出结果,将“产出”量化,以更好地观测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结语

“产出导向法”的提出毫无疑问是我国英语教学的又一大进步,通过将产出导向法融入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可以让课堂内容更加贴合实际,让学生从枯燥的课本中获得更多学习的乐趣。文章主要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根据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实现三个层次详细阐述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校本课程建设方法,并根据学校特色深入探讨产出导向法应用。教师在教学环节需把握好教学节奏,制定出具有学校鲜明的本地特色的教案,量化学生的产出结果,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