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跨文化视域的文学作品英语翻译技巧分析

时间:2024-05-08

周 倩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一、引言

世界范围内分布着大量的国家和民族,这些国家和民族在文化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这一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学作品在文化特征等方面,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别。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对一定的文本进行翻译时,如果简单、机械地把一个文本翻译成另一个文本,翻译质量大多相对较差,无法完全实现相互理解的目标。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中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交流逐渐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使命[1]。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增多,译介中国变得与译介世界同等重要。因此,积极组织中华文化外译,使得中国文学等文化在国际上拥有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地位,是当下的重大命题。在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文化差异是无法回避的翻译壁垒,其对翻译的影响非常明显,处理不当极易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甚至引起文化冲突。因此,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忠实原文,从形式到内容,从韵律到节奏、到典故等,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同时,也需要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具备必要的跨文化意识,合理应用一定的翻译技巧,以提高英语翻译质量。

二、跨文化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翻译

在翻译工作中,文学作品的翻译一直是难度较大的一种类型。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以文学作品为基础,从而更好地了解西方民俗文化和审美情趣[2]。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以文字为外在形式,记录的是作者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是一种情感抒发,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能作为当前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交融构建桥梁。然而,大部分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过度注重文学技巧及文学表现力,对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跨文化问题重视不够,常常出现为保证译本可读性、提高翻译效果而忽略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现象,极大地削弱了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很难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翻译作品的基本内容,还需跨越文化差异的阻碍,将不同国家、民族想要传递的文化内涵进行传播。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应保证翻译的连贯性和通俗性。这一情况下,翻译者在对一定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全面地了解和学习不同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充分保证原文学的特点和价值不会在翻译过程中丢失。为了保证各种文学作品的英语翻译质量和翻译效果,可以从跨文化视域来分析研究相应的翻译问题,探索翻译技巧。跨文化翻译的目标驱动在传递信息时,译者是文学作品的“雕刻师”,既要保证译作尊重原著的神韵,又要展现译作语言的独特魅力。在开始翻译之后,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词汇、短语和典故。译者需要在翻译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风格,进而与作者形成密切联系,想作者之所想,推敲出作者叙述之外的深刻含义[3]。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可以将一种语言和文化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和文化信息,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如果译者缺乏跨文化翻译意识,在翻译各种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文化误读。同时,受到不同个体文化水平和个人翻译技巧等影响,在对相同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差异较大的英文翻译结果。例如,在对我国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的英文书名进行翻译的时候,英国汉学家霍克思翻译成“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的故事),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成“A Dream of Red Mansions”(红色宅邸的梦),但英文读者最为接受的还是华裔教授王际真的翻译版本:“Dream of the Red Chamber.”文化缺省是文学翻译中必须注意的一个翻译问题,因此在跨文化视域下,翻译人员在参与各种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的时候,还应当始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翻译意识,尽可能多地了解作品背景知识,体会其文化内涵,并合理选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以达到有效弥补文化缺省的效果[4]。

三、基于跨文化视域的文学作品英语翻译技巧

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言,因为所生活的环境以及所处的民族文化环境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文化背景方面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基于跨文化视角探讨文学作品英语翻译技巧,还需要充分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科学分析不同文学作品的文本内容与特点,应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妥善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确保准确、全面、高质量地翻译各种文学作品。

(一)文本意义内涵的文化差异处理

中西文化在社会制度、社会习俗、民族信仰、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文学作品的英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差异,进而影响到最终的翻译效果。为此,为了保证各种文学作品的英文翻译效果,对翻译人员而言,还需要注意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一定的技巧进行必要的意义补偿,从而提高英语翻译效果。

首先,可以应用替换法进行作品翻译。从文化系统角度进行分析,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是相似和共同的。在这两种文化中可以找到相似的文化意象,他们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但相互之间也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5]。因此,在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为妥善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减少文化差异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可选择文化意象置换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在我国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第二十七回标题“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的“杨妃”与“飞燕”分别是指中国历史上两位皇宫佳人,杨贵与皇后赵飞燕,被原作者在文中分别用来指代书中人物薛宝钗与林黛玉。对国外的读者而言,大多并不了解这背后的历史故事。因此,在翻译时,可以将“杨妃”“飞燕”直接译成“Baochai”与“Daiyu”,以更好地表达这一词汇的文化意蕴。又如对古希腊神话故事名Damon and Pythias的翻译,故事讲述了一对名为Damon和Pythias的好朋友,Pythias出事被叙拉古国王判处死刑,为了让他能回家探视亲人,Damon留在狱中作人质,Pythias如期赶回后国王被他们的信义感动,将两人全部释放的感人故事。若直接将故事名译为达蒙与皮西厄斯,对不了解这一西方典故的读者而言显得十分陌生,因此对应故事中两人的深厚情谊,可以找到中国文化中对应的“生死之交”或“莫逆之交”进行翻译,以更好地传递原故事名的文化内涵。

其次,可以应用增译法。如果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无法直接翻译的情况,翻译人员可以通过附加翻译的方式来对作品的文化背景进行补充或者还原,以便目标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翻译的意识形态内容。比如对老舍先生著名话剧作品《茶馆》的翻译中有“烂肉面”一词,若简单翻译为“two bowls of noodles”则无法让读者了解该词的真实含义,“烂肉面”作为北京茶馆的特色食物,重点在面的辅料“烂肉”,因此将在翻译过程中应采用增译法对该词进行补充说明,译为“two bowls of noodles with minced pork”;另外,“江湖”一词也几次在《茶馆》中出现,如在“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中,作者老舍欲通过该词指代充满束缚与规则的艰苦社会,从而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若简单将“江湖”一词翻译为“in the world”既无法体现社会的黑暗,也无法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译者应根据原文意思对词义进行补充,将“江湖”一词译为“in the harsh world”则更为恰当。

此外,直译辅以解释法也可用于文学作品翻译。通过直译可以保留原文独特的审美及作品魅力,在此基础上辅以解释说明能够很好地平衡直译带来的内涵意义缺失,从而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障碍。例如在对《西游记》中人物孙悟空的翻译,首先可根据书中人物名称悟空将之直译为“Wukong”,并在其后注释“Awakened to Emptiness”,这样的翻译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文本内容,也让读者更好地体会文化的文化内涵。

(二)文本语言特征的文化差异处理

中西文化差异往往会影响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具体来说,它们反映在语言表达和词汇习惯的差异上。如果直接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则极易出现文化缺省问题。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涉及大量的谚语和诗歌、词赋等多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大量使用了对偶、押韵和重复等语言表达方式。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使用贴近原文的文学表达,在体现原文文本语言特征的同时传递作品内涵。又如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因现当代作品多为白话文,重意合轻逻辑,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选择更贴近目的语语言特征的文本进行处理,以更好地传递文本内涵。

首先,可以在作品翻译中结合实际情况使用韵脚法或者头韵法。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优秀的作品中都包含了大量优美动人的语言,这些语言韵律十足,内涵丰富。尤其是对一些诗歌作品而言,在创作的时候,作者经常会应用大量的偶数句进行押韵,并常常会采用一韵到底的模式,以达到朗朗上口,情绪连贯的艺术效果[6]。在将文学作品中的语句翻译为英文的时候,为了应对中英文表达巨大差异的问题,可以采用转换韵的方式进行文化补偿。由于诗歌具有复杂的美学特征,比如情感美、形象美、韵律美,所以在各个文学品类中,诗歌一向是最难译的。例如,在对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韵律问题,原文所押韵脚对英文翻译难度极大,因此将其翻译为: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without cheer,通过头韵法与原文进行对应。而在另一版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的翻译中,他将此句译为“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so dank,so dead!”。 这样一来,不仅将原文的脚韵改为头韵,还通过“so+形容词”的重负结构再现了原文通过几组形容词叠词的使用营造得凄凉意境,充分体现出原文学作品的韵律和内涵,获得理想的翻译效果,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其次,“因汉语是分析型语言,语序总体上较为固定,没有屈折变化;英语是综合型为主并逐渐向分析型过渡的语言,语序既有相对固定的一面又有灵活变化的一面”,[7]考虑到跨文化视角下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翻译完整性和准确性的需求,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按目的语的句型和惯用语言习惯进行翻译与转换。比如许渊冲先生对杜甫诗歌《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的翻译“A thousand miles from home,I'm grieved at autumn's plight; I'll now and then for years,alone I'm on this height.”。中文重意合,强调主客体的和谐,提倡“天人合一”,因此原文中省略“登高”主体,着重描述了登高后的心境,语言结构灵活自然。但英文重形合,重句子逻辑,不能缺少主语,因此在翻译中译者补全了主语,既符合英语语言表达规则,也跨越了文化差异的障碍,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

四、结语

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文学作品往往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等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这些文学作品中往往还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通过文章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在文学作品英语翻译中,译者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高度重视文学作品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问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翻译需要,合理应用一定的翻译技巧,以确保翻译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