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人文素养与语言技能的融合模式探究

时间:2024-05-08

常 婧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一、引言

2018年8月,我国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文科”概念正式提出。2019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提出“三变、两新、两大”,即识变、应变、求变、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指出了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新文科建设急切需要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战略性创新,帮助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融通中外的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和全面发展,为促进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质人才支撑。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进行了若干次调整和变革。外语界逐渐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技能与知识的教学,文化教学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增加了文化教学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失衡现象。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欧美国家的文化习俗,而对于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被忽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学生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不仅影响学生的国际交流,还影响学生对国家形象、国家文化的认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文化自信”的提出更说明了英语教学不是单方面地传播外国文化,而是双方的“文明互鉴”。

(二)“中国文化失语”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简要分析如下:

其一,很多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中国学生对中华文化系统的学习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大部分内容为中国的古诗词。进入大学后,除了个别专业外,学校并没有专门讲授中国文化的课程,而且之前学过的那些诗词大部分被遗忘,或者只能进行背诵,不能详细地解释诗词传达的意义,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诗词的含义。另外,学生认为自己每天耳闻目染中国文化,自认为对母语和自身文化很了解,所以从思想上缺乏研究中国文化的动力,不会像学习西方文化那样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从而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积累、探究和思考。

其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没有突出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在多数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中,大部分内容来自外国作者的文章、外国的报刊,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并不多见,在有限的中国文化内容中,常常涉及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反映当代中国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教学素材。不管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自身,都没有把中国文化纳入英语学科的教学体系中,直接导致有些学生虽然有不错的英语基础和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让他们用英语交流这些中国话题,就陷入了不知如何表达的困境,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

三、人文素养与语言技能的融合模式

(一)历史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信

中国能够有效传播自己的文化是其在全球文明融合过程中提升国家话语权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保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平衡中西方文化的输入和输出,不仅要向学生传递西方的文化,增加中国文化的有效输入,更要提高学生输出中国文化的能力,即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到来之际,向学生讲解每个节日或者节气的内涵,并介绍其中所包含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英语表达方式。除了传统节日外,学生还应该具备从哲学、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文化内涵,将涉及中西方文化知识清晰地展现到学生面前。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为例,文章中的文化元素更为突出,涉及伦理观念、养老制度等。其中“Choose to Be Alone On Purpose”一文剖析了西方人热爱独处,文中提到英国伟大诗人弥尔顿、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语言点、分析写作技巧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之后,有必要拓展到中国古代的田园诗人。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搜集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与独处、隐居相关的诗人和代表性诗歌,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领会中西方文化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所在。

(二)社会现实意识——讲好中国故事

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如今,中国制造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刷新了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因此,传播中国文化,不仅要传播传统文化,比如“属相”“节气”或者“中国美食”,更需要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经济、教育以及人民生活状况。中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科技、航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因此,用英语传播具有当代性与正面性的中国文化,向外国人展示真实的、全面的中国,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使命。

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学会用英语得体地、有效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共享单车、天舟一号飞船。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培养既能够欣赏多元文化,又能够以中国人身份用英语让世界了解中国现在的国际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给不同国家的人讲中国故事需要不同的方法。想让世界接受我们的观点,让世界了解中国故事,我们应该考虑西方思维方式,以事实为依据直接阐明观点,让世界真正了解真实的中国。

(三)文化比较意识——利用网络资源

“一带一路”的实施增加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能够适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人才,他们必须要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和科学等方面,帮助学生构建这些国家的宏观概念。教师可在教学中介绍各国饮食文化和节日文化差异的内容。在认知活动中,感性的认识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共鸣,属于表层文化的食品和节日是饮食文化和节日文化的代表,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被学生认识和接受。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用恰当的影视作品、新闻素材等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扩充,直观、系统地为学生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风土人情。

目前国内各高校所使用的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资源是顺应信息化时代而推出的新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以其超越时空、实时互动、优质共享的优势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冲击和重构。合适的网络课程是对大学教学资源的补充。同时利用网络课程实行混合式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互动讨论,有助于解决大学英语课时不足、以教师为中心等问题。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和超星慕课平台可以找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有关的课程,比如:《“一带一路”跨文化交际英语》和《世界跨文化交流》等。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参加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设的课程《“一带一路”跨文化交际英语》,该课程分为六个章节、二十四个课时。通过访谈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该课程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的官方语言使用状况、古代文明和现在的发展状况,与中国进行的经贸合作等。通过对该线上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有了基本的掌握。该课程的每一章和期末都有测试,学生可以自行检验文化知识的学习效果。教师事先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课前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学中,每个小组先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差异,从“他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对比,拓展到多元文化的横向比较,最后分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对该现象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对相关主题所涉及的中西方文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进行解释和比较,使学生能够从微观上感受文化差异,从宏观上理解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带动我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文化上的交流。

四、结语

新文科背景要求大学英语课程顺应“识变、应变、求变”的新形势,适应“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等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总体思路,鼓励教师探索与实践,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融通中外的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只有改革和创新,大学英语教育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