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模态语篇视角下《鸟瞰中国》纪录片的视觉语法分析

时间:2024-05-08

郑舒元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系,天津 300401)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日益重视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从现代多媒体符号学与多模态符号学的差异性对比、系统功能视角分析、多模态话语解析的概念与研究深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当前其在宣传片中的应用研究并不多见。文章以视觉语法为理论和基本概念构架,从再现、构图以及互动意义的方向,以《鸟瞰中国》地理宣传纪录片为例,全面解读该宣传片中图像与颜色、文字等多模态之间的关联、协同、衬托等具体的呈现模式。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理论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确立的标志是Kress&Van Leeuwen在1996年合著出版的《阅读图像:视觉设计语法》。该著作首次重视图像符号(Kress, G.& Van Leeuwen,1996),使人们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开始注重色彩、神态、动作、声音等其他传递信息的多模态符号,而不是局限于语言系统和依靠语义。多模态话语分析不仅要求研究不同部分各自对整体产生的影响,也需要兼顾不同模态之间和谐作用的方式,即模态间性,用以丰富话语的内涵。此外,韩礼德提出语言的三种功能假说,并在此之外的领域大量应用。其概念本身呈现出主客观两个维度中的人和事等演化过程,也包含与此关联的时间、位置等客观因素;人际作用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表达出相关参与人所处的社会层级、心态和态度等;而语义层往往包含语篇功能,语言的各种要素形成连贯性语篇。

三、视觉语法相关理论

基于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图像信息可以解读成某种社会学符号,Kress&Van Leeuwen由此创建了多模态话语视觉语法系统。韩礼德提出的三点核心功能,即语篇功能、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并非局限于语言范畴,也能用于分析其他社会符号,包括色彩、声音、颜色、动作等。《阅读图像》中根据韩礼德提出的功能语法,提出了对图像解析的分析框架。“视觉语法”即分析图像当中参与的人物、地点和发生事件的组合,组合为一个具备意义和内涵的整体。这两位学者认为图像能够呈现出三层意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Kress& Van Leeuwen,2001)。

四、案例分析

《鸟瞰中国》是一部中英双语纪录片,由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拍摄,拍摄视角横贯中国各地,讲述了生动的社会人文风采,展示了壮美大气的中国河山。该纪录片第一季于2015年9月21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每季分为上下两集,两季共四个不同主题(源远流长、继往开来、活力海岸、壮丽山河)。《鸟瞰中国》从地理角度出发,贯穿了对各地区各民族不同人物的访问,大量运用实际采访案例和准确的数据资源,配合优质的拍摄水平,突出了所表达主题,全方位和尽量客观地呈现当代中国的面貌,有助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观众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该系列纪录片的制作创造性地将航拍、无人机和地面传统拍摄相结合,从多重角度展现现代中国的自然美景、人文特色和产业发展。节目内容远远超出地理本身,包括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准方面,中国社会整体的提升,各项产业和科学技术的显著发展,道路建设和运输承载量的巨大变化,以及总体体现出难得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国家调控能力。该纪录片为在国际上构建与传播中国形象提供了颇多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文章以《鸟瞰中国》为对象,以 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概念为理论框架,解析该语篇在多模态概念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中,怎样在不同模态间实现融合,达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由此实现通过影片传播中国印象的目的。

(一)再现意义

再现包含叙事性再现和概念性再现,是概念功能在视觉语法中的表现。《鸟瞰中国》的语言材料当中,叙事性再现往往作为信息衔接部分的手段,而概念性再现则占据了纪录片的主要部分。地理纪录片的直接目的之一是传播中国地理方面的视觉信息,包含概念意义的画面体现了中国经典名胜风光,例如上海市呈现出的浦东金融区的现代都市繁华与浦西老城建筑的古典风情,相互映照、互为衬托,自然景观和富含历史背景的人文色彩交织,构成了一幅典型的中国特色城市画作。

(二)互动意义

此意义体现了画面创造者、观看者和其他模态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接触

在既定画面中,依据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关系,画面分为供给类和需求类。画面中的参与者和观看者没有视线交流的情境,一般是供给类画面;假如画面中的参与者通过肢体语言、神态以及眼神要素向观看者发送需求信息时,画面则为需求类画面。《鸟瞰中国》作为国家形象宣传片,依据以上划分标准,90%以上是供给类画面。宣传片的核心目的是为观看者提供信息,比如第一季第一集呈现的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地质面貌、傣族传统民俗文化、节日活动等,实现了向观看者普及和介绍该地区自然景观及人文特色;再如纪录片中有关中国各民族生活的画面,如哈萨克族的驯鹰活动和赛马节、吉林省查干湖原住民古法捕鱼活动、哈尔滨的冰雪节和冰雕制作、齐齐哈尔市民春运回家过年、上海市民清明节祭祖活动等,均从不同方面向观看者呈现出中国特色。

2.社会距离

主要展现于画面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社会关联。在《鸟瞰中国》的所有镜头中,远距离镜头出现频率较高,特写镜头次之,近距离镜头相对较少。画面选取人物的双肩及以上,这种距离称为特写,特写的作用主要是强调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娱乐活动。纪录片画面以小见大,选取某些典型符号使观看者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拉近距离,增强共情。比如第二季第二集对武汉渡江节的介绍中,画面拍摄了赛前紧张准备的参赛者,活力四射的啦啦队,以及一对中年夫妻结伴参赛的采访。事实上这可以体现武汉市是一个底蕴丰厚、充满活力、极富人文气息的城市。

3.心理倾向

拍摄视角可以展现画面参与者的主客观态度,包括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鸟瞰中国》中,水平视角广泛运用,垂直视角通常出现在自然风光部分。国家地理宣传片的基本目的是宣传,水平视角可以反映画面参与者和观看者的平等关系,对观看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和双方的互动。而在介绍历史名盛等文化特色地标,运用的是垂直角度,以期在观看者视角制造更加鲜明的视觉冲击。比如八达岭长城、珠穆朗玛峰等。在纪录片第一季第一集,画面通过俯瞰和仰视的垂直角度共同呈现出四川乐山大佛的全貌,同时展现出其周边的环境——深处山崖,紧邻江水,继而讲述了古代开凿的原因和经过,不仅为观众带来视觉艺术的震撼,更加通过名胜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宗教渊源。

4.神态

画面中,神态体现的交流意义相对丰富,包含色彩的分辨度、饱满度以及深浅度等多种层次,整体评估画面中的神态度量。综合来看,国家地理宣传片中,大量镜头运用了高度明艳的色彩,辨识度和神态值较为显著。《鸟瞰中国》内容涵盖广泛,不仅包括各地区和民族,拍摄画面也涉及不同季节,无论是苍劲翠绿的崇山峻岭还是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中国大地壮丽的景观经过突出的渲染更加震撼多姿,完美实现了国家地理纪录片的宣传目的,与纪录片的核心主题也十分一致。

(三)构图意义

多模态语篇中,构图意义主要通过三个维度体现出,即信息值、显著性和框架。构图画面的位置和排序可以体现信息值,假如排序方向的位置产生变化,视觉方面的认知也会产生一定变化。显著性意味着图像要素无论置于背景的前或后、大小和亮度等,不同的鲜明性都有受众群,为观看者造成的感受往往不同。在第二季第二集开始22秒的位置,显示本集起始镜头,鲜明的纪录片主题直观地面向观众,字体较大,较为鲜明,是国家地理宣传片的关键信息。此处对应的画面是大禹的巨幅雕像,其背对镜头,右手伸向前方,提醒观众这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扬的开始,大禹治水也是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这个画面也为本集内容奠定了基调:随后的内容以亚洲第一和第二长的河流长江和黄河的介绍开始,随这两条河流的延伸进而贯穿并推动其他部分内容的介绍,以此来激发观众的想象和他们的期待心理。

五、结语

《鸟瞰中国》系列地理纪录片集画面、色彩、语言、景象及声音于一体,全面呈现出中国自然地理特色、历史古迹、民俗活动与人文景观,极大地起到了对外宣传的作用。不同模态的符号资源彼此交互,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互相影响,促使观看者的认同感持续增加。文章从视觉语法的视角对《鸟瞰中国》系列纪录片进行了多模态解析,阐释了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如何共同起作用,解读出包含在《鸟瞰中国》系列纪录片中更深层的信息,以及蕴含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背景的社会元素。该国家地理宣传纪录片,制作者根据不同模态符号间的共同作用,提高质量和效果,起到了对世界传播“中国形象”和“中国声音”的正向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