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方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构建研究

时间:2024-05-08

王学功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厄内斯特·博耶(Earnest L.Boyer)提倡一种新的学术范式,批判将学术等同于科研的现象,提出“教的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认为教学属于学术范畴。美国心理学家李·舒尔曼(Shulman)在博耶的基础上将“教的学术”拓展为“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在博耶和舒尔曼理念的基础上,胡博(Huber)与何钦(Hutchings)提出了“教学学术之四环节”理论,探寻教学问题,研究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与公开教学研究成果。地方医学院校英语处于边缘学科,英语教师科研水平整体较低,缺乏高水平的教学及科研成果,构建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揭示了地方医学院校构建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探讨了构建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意义,以期为地方医学院校教学科研提升提供参考,为地方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路径。

二、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构建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两所医学院校外语学院92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星进行线上调查,收集数据。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在首页写明,受试自愿匿名参加,通过文献计量法探讨地方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构建存在的问题。

所有受试回答15个问题,问题1~5:收集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专业等个人信息。问题6~8:参与学术共同体提高科研水平的愿望;问题9: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方向;问题10~11:学术共同体对教学科研的作用;问题12~15:学术共同体构建的方式、规模、要素。个人信息5题除外,全部采用李克特量表,所有数据通过Excel软件分析。发放问卷92份,收回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73%。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如下:

(一)学术的功利性目的较明显

高达83.87%的教师认为学术共同对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非常重要占32.26%,重要占51.61%),高达93.55%的教师认为学术共同对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作用(非常重要占32.26%,重要占61.29%),但矛盾的是,仅有16.13%的教师出于爱好科研而渴望提高科研水平,35.48%的教师出于评职称的目的,还有45.16%的教师没有提高科研水平的愿望,教好课就行了。可见参与学术共同体,提高科研水平的功利性目的较明显。

(二)缺乏凝练医学英语特色的具体措施

48.39%的教师认为学术共同体研究方向在于医学英语,但目前医学英语教学现状是三个班合班的大班授课,授课方式为传统讲授方式,评价方式为期末终结性评价,还没有找到凸显医学特色、满足学生需求的授课模式和评价方式。

(三)学术共同体的内涵及特征了解不深

48.39%的教师认为学术共同体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术带头人,35.48%的教师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术活动,而精神归属(12.9%)和规章制度(3.23%)所占比重相当小。由此说明,学院英语教师不了解学术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规范的内涵与其精神归属,分享交流,批判反思,制度建设的本质特征。

三、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构建存在问题的原因

结合地方院校发展目标定位、外语学院的实际情况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

第一,地方医学院校目标定位于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的观念致使不少教师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专心科研的动力,尤其医学院校的英语老师,其边缘辅助地位,助长了其科研上止步不前的逃避心理。此外,地方院校管理行政化,科研管理的复杂化,经费报销的烦琐化,为英语教师学术科研活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地方院校英语教师整体科研水平较低,评职称的外在动机成为学术研究的唯一驱动力。科研与教学的冲突和撕裂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职称评聘,科研成果易于量化考核,是硬性衡量指标,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但是地方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理念、方法、思路落后,科研能力与科研素养水平较低,经费资源有限等,客观上却形成了“重教学轻科研”的表象,地方院校不具备产出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的能力和条件。

第三,外语学院女教师占比较多(96.77%),年龄集中在30岁(54.84%)至50岁(35.48%),学历集中在硕士研究生(70.97%)。现代女性承担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平衡工作和家庭面临巨大挑战,虽然有提高教学科研的强烈愿望,但限于时间、精力不足及其他种种现实因素,难以产出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也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步骤和针对性的指导。

四、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构建的意义

针对地方医学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分析,本研究认为构建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是地方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发展的有效路径,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地方医学院校“新医科”建设发展战略

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地方医学院校纷纷响应号召,部署“新医科”建设工作。“新文科”与“新医科”的共同内涵体现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探索英语学科与医科的深度融合,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有助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为特征的“新医科”建设。医学人文是地方医学院院校“新文科”与“新医科”建设的交叉融合点。医学人文指医护人员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倡导以人为本,密切关注人的生命、人性、精神、心理等。医学人文的核心质素可以概括为求真、求善、求美。英语学习是思维、文学、文化的学习,契合医学人文的核心质素。学习英语,学习一种迥异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突破单一思维,提升思辨能力,即求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即人学,关注人的存在、精神、自由、情感等。学习文学可以培植理想,涵养道德,洞察人性善恶,即求善。文化指思想、精神、审美的演化过程,学习文化可以提升辨别美丑的能力,即求美。因此,英语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参照本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倡导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和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虚拟仿真个性化课程等精品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地方医学院校近80%的英语教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构建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契合《指南》指出的大学英语改革方向,开展信息化背景下教学学术研究,“发掘教学问题,人机合作探究,智能评价反思,协同创新教学”。同时,整合资源,将英语专业办学经验成果反哺于大学英语教学,凸显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办学的医学特色,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从EGP到ESP再到EAP的学术转向。

(三)促进英语教师科研水平整体提升

学术共同体的知识创新、分享交流、共同目标等特征都契合了地方院校英语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需求。创新知识在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碰撞,为教师提供更广的研究思路,解决科研难题。所有的科学进步都取决于合作,不同学科的学术共同体成员通过分享思想观点,共享科研成果,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科研水平,还可以通过团队合作,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术共同体成员有共同目标与追求,在攻坚克难的科研活动中,会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助的对话关系,学术共同体自由平等的特性有助于降低教师科研的外部压力,使地方院校英语教师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将评职称做科研的外部动机转化为醉心科研优游涵泳的内部动机,从而提升地方院校英语教师的科研水平。

(四)为英语教师发展提供路径和保障

王守仁指出:“外语教师发展与学术共同体构建息息相关。学术共同体在推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员通过学术的交流与探讨、争鸣,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提携。”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成立,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整合为一,使教学方向成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使自己肩负的专业课程成为深耕的研究领域。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定期组织学术活动,提高英语教师的育人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科研素养和信息素养。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强化与医学等学科的密切合作,发掘英语与医学专业的契合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凝练医学英语特色。由此,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为地方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发展指明出路并提供团队保障。

五、结语

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以精神归属、分享交流、批判反思、制度建设为典型特征,是高校英语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自愿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共享,发掘英语教学学术问题,产出科研成果,促进学科与专业发展的教师团体。构建英语教学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是地方医学院校在新医科背景下,寻求发展,整体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教师发展,建设师资队伍切实可行的路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