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时间:2024-05-08

邵奕菲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011)

一、言语行为理论

20世纪50年代,奥斯汀(J.L.Austin)在“完成行为式表述”一文中引入了“完成行为式”的概念(1970),他批判了语言“证实”运动所提倡的语言的意义即为探究表达的真值问题。他认为,除了报道事实,语言还有其他作用,例如宣誓、命名、道歉等。对于这类表达,他提出“说出某句话便是做出某件事”。这类表达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裁决真假,而是利用语言做某件事,由此区分了记述话语(constative utterance)和施事话语(performative utterance)。他将言语行为(speech act)分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即为说话者说出词、句,组成了一个有意义的语言表达,包含一个命题,即话语的字面含义。言外行为指的是说话者希望通过所说的话语让听众领会的意向,这是以言行事的核心。言外行为指的是话语实施的行为导致的后果或产生的影响。

二、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塞尔(Searle)提出“语言交际的单位不是词句而是以言行事的行为”(1965),表现出语言表达的真正意义是实现人际交往。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应是灵活、变通的,不被原语表达所束缚,挣脱语言本身,释放作者的深刻意图,以实现双方有效交际为目的。

言语行为理论的三个部分对翻译提出了三个要求。再现言内行为即忠实传递原作者表达的内容,再现言外行为要让目标语读者体会到作者的言外之意,言后行为的实现意味着原语读者和异语读者要有相同的阅读效果。由于文化差异,想要完全再现以上三种层面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这里认为言后行为是翻译最重要的指标。正如奈达(E.A.Nida)的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所说,翻译不存在绝对的对等,译者应尽可能保留作者的精神和风格,实现异语读者和原读者相同的阅读反应(1964)。

三、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的隐喻翻译策略

隐喻的使用与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相似,作者通过言内行为用语词表达隐喻,其使用隐喻的语用含义和深层意图形成了言外行为,读者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产生了阅读效果即为言后行为。

根据认知翻译观,不同国家的读者的经验范畴不同,对隐喻的认知也呈现差异性,无法实现完全对等,可在确保言后行为的基础上适当牺牲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以确保异语读者能充分理解原文并与原语读者拥有相同的阅读效果。

纽马克(Newmark)提出了隐喻翻译的七个策略(2001)。(a)如果喻体在目标语和原语中的所指相同,则可以直译;(b)如果喻体在两种语言中所指不同,则需要用目标语中合适的喻体代替原语喻体;(c)用明喻代替隐喻;(d)保留喻体并加以解释;(e)统一本体和喻体这三种方式是通过显化本体或解释说明的方式让不熟悉此隐喻使用的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f)将隐喻转化为喻底;(g)省略隐喻部分不译的两种处理方式则是删去了隐喻,这样虽然牺牲了原文的修辞意义,但是保证了译文的清晰和目标语读者的理解。

参考纽马克提出的隐喻翻译的七个策略,文章选取了重要会议讲话中的隐喻表达,并将其分为三类,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英文翻译来自官方译文)

(一)言内、言外、言后行为同时实现

(1)原文:钉钉子的精神

译文:The perseverance to hammer away

原文中“用锤子钉钉子”的表面含义通过“hammer”这一意象充分表达出来,保留了言内行为,作者用这一隐喻想表达的是做事情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hammer away”这一固定搭配在英语中的含义也是坚持不懈地做,作者的言后行为也反映在了译文中。原语和异语读者都能感受到作者想通过这一意象激励人们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很好地实现了言后行为。

(二)舍弃言内行为,传递言外和言后行为

(2)原文:大写意

译文:sketch the online

在此语境中作者用“写意”暗示过去“一带一路”工作强调的是整体布局,而没有针对细节精雕细琢。译文中直接使用了“outline”这一词表达过去的工作勾勒了轮廓,搭建起框架,而没有对“写意”这一传统国画画法进行直译。这是一种异语读者不了解的意象,在此对“写意”进行解释是不符合语境需求的。用其引申义“outline”也可以让目标语读者体会到目前和未来“一带一路”的工作方向,实现了言后行为。

(3)原文:把好脉

译文:sound diagnosis

这个隐喻的语境为: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多了解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如果不把脉就开药一定无法做到药到病除,那么脱离实际的文艺作品也一定不会被大众所接受。基于治病需要先诊断这一共通的体验,异语读者也可以通过“diagnosis”这一词理解作者的深刻含义,而“把脉”这一中医意象则会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可以省去。

(4)原文:学会了在国际市场大海中游泳。

译文:learn how to survive and thrive

原文中的“大海”和“游泳”的意象在译文中都删去了。原文作者用这一隐喻代指企业逐渐熟悉国际市场的规则,被国际市场所接受,也就是译文中的“survive”;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国际市场经营自己的企业,也就是译文中的“thrive”,译文传递了作者的言外之意,虽然删去了隐喻这一修辞,但是补偿性地增加了压尾韵这一修辞,让异语读者充分理解原文含义,实现了言后行为。

(5)原文:立柱架梁

译文:groundwork has been laid

四梁八柱的隐喻含义来自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结构,四根梁和八根柱子作为房屋的基本结构撑起了整个房子,化用在文中指的是国家改革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作者希望通过形象的房屋隐喻让官员和民众都能明白改革的框架像房子的梁和柱一样重要,如果没有可供支撑和参考的框架,那么一切改革行为都将没有依据,整个“房屋”也会倒塌。英语中没有类似的隐喻使用惯例,因此译文改变了言内行为,译文“groundwork”一词清晰明了地表达了作者的中心含义,就是改革要建立框架,原文的深层含义和言后行为被很好地再现出来。

(三)舍弃言外行为,传递言内和言后行为

(6)原文:“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

译文:The management of officials is widely based on keeping record of their activities,laying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activity per se and not enough on concrete results.

原文的“迹”与“绩”同音,但意义上有巨大的差别,作者用这一反差,提醒公务员管理不应只注重烦琐的纸面汇报,更应看重他们做出的实际成果。译文直译了作者的含义,却不可避免地失去了这两个同音字的言外含义。但清晰的译文让异语读者明白了表面的功夫不及务实的成果,达成了言后行为。

(7)原文:金科玉律的教科书

译文:manual to which we can refer

在这句话的语境中,作者强调中国要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不应依赖外国的发展经验。译文再现了原文的字面含义。但是“金科玉律”形容的是不可改变、必须遵守的规则,讽刺了盲目追随他国发展道路的教条行为,译文失去了原文的言外行为。作者言外行为的贬义内涵更多的是启示原语读者,对异语读者意义不大,因此省去的言外行为不但不会影响阅读效果,还使译文更加清晰明了。

四、结语

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和纽马克的隐喻翻译策略,文章提出以下翻译策略和技巧。

(一)异化法

译文最理想的状态是同时实现言语行为的三个层面,即异语和原语中某种隐喻的惯例用法是相同的,异化的译法不会影响异语读者理解作者的深层含义。另一种情况下,由于译文和原文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他们所需的文本功能也不同。例如政论文对本国读者有号召的功能,而对于异语读者则是信息型文本。这样的文化限定隐喻的言外之意在异化翻译后就丢失了,但只要保证异语读者可以获取文本的信息即可达成言后行为。

(二)归化法

当译入语没有相同的隐喻用法时,译者要从目标语中选择合适的喻体替换原喻体,让隐喻使用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保证读者的阅读效果。当目标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喻体去表达文化限定隐喻时,译者应对隐喻的内涵进行解释说明,保证了译文的流畅和异语读者的理解。

因此,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可以作为选择翻译策略的三个指标,译者应在承认翻译有局限性的前提下,使译文尽量贴近原文的这三个层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