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江雨莎
生成语法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几十年来,其理论不断丰富并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其中,普遍语法的原则与参数理论因其语言知识的模式以及范围对二语习得的研究颇为受用,为二语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模式和指导。尽管生成语法结合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加,但是,学者们对二者的可及性研究仍有争议。基于这种情况,文章围绕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本质,从两者的理论、目标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更好地探讨生成语法与二语习得可及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生成语法与二语习得可及性进行了诸多研究,研究发现主要分为三种:可及,部分可及和不可及。
Flynn(1987)和Flynn&Manuel(1991)等学者认为在二语学习中运用原则-参数理论重新设置母语与二语的参数,二语习得者可以实现有效的二语学习。肖燕(2009)对比普遍语法不可及性和完全可及性两种流派的代表性观点,发现两者皆促进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张秀松(2016)发现生成语法通过具体分析固定搭配的不同形态转换,能够提高外语教学效果,所以生成语法能够运用在二语教学中。另外,李秋晨、张溪(2017)提出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研究应集中在理论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并结合更多实证。
Schachter(1988)和Clahsen&Muysken(1989)等学者认为一部分的二语知识可以通过原则-参数变化掌握,但是有些知识则需通过学习策略或其他因素习得。除此之外,李芝、戴曼纯(2009)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生成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不是对语言的描述而是解释,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文蓉(2017)认为权衡与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偏差,辩证结合,才能丰富二语习得理论。倪锦诚认为普遍语法原则对二语习得者可及,如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疑问词的移动限制。
Clahsen&Muysken(1986)和Meisel(1991)等学者认为成人的第二语言习得不同于儿童的母语习得。生成语法对儿童母语习得的解释不能适用于成人的第二语言学习。武成、魏本力(2013)分别对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理论、目标、对象和方法进行阐释,发现生成语法研究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二语习得研究。贾光茂(2019)将认知语法的相关理论运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中,认为二语习得中的现象可以用加工提升假设来解释而非普遍语法。加工提升假设中立于普遍语法和涌现经验论的之间并在辖域、照应语和限制条件等方面弥补了普遍语法和涌现论在二语习得应用中的局限性。
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二者在教学或习得中的具体结合,却鲜少基于理论、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多维度论证生成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行性。文章将基于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多维度来分析生成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行性。
本节主要介绍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
生成语法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最初,乔姆斯基提出了“固有性假设”来解释儿童是如何学习和掌握母语的。他认为,人脑中生而存在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在外在刺激下产生作用。而人的语言知识是由先天具有和后天学习两个部分组成。而人类与生俱来的这部分语言知识一定具有普遍性,这就是普遍语法。普遍语法是生成语法理论的核心内容。
80年代后,乔姆斯基开始重视语言的差异性,提出原则与参数理论。按照原则与参数理论,儿童能快速习得母语是因为他们无须再对存在于所有语言中的原则进行学习,只需要对目标语言设定特殊的参数值。与此同时,生成语法也强调后天经验的重要性,语言习得需学习者充分暴露在语言环境中。因此,儿童母语习得的本质是先天具有的普遍语法根据后天经验设定不同的语言参数,发展成个别语法。
二语习得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至今。作为一门新学科,二语习得关注克服母语语言习惯的干扰,培养新的语言习惯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Krashen提出监视模型,包含了五种假说:输入假说,习得与学习假说,监视假说,自然顺序假说及情感过渡假说。其中,输入假说是核心。输入假说指出应该让学习者接触到可以理解的略高于其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明确阐述了语言习得的方式并指明了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的首要条件。认为部分语言材料进入“语言习得装置”经过过滤便成为输出。
1987年,Schumann提出文化适应假说,认为二语习得的过程与学习者的文化适应程度息息相关。学习者越亲近目的语的语言社区,就越能适应目的语文化以更加成功的习得二语。Schumann还区分了文化适应的类型:一种是学习者在社交上与目的语群体融合,与目的语群体的充分接触可以使他们成功习得语言;另一种是学习者把母语者看成参考,这能使他们接受的输入自然被吸收。
近年来,大量二语习得研究还结合多个学科领域,帮助学习者迅速习得除母语外的其他语言的语言能力。
本节分别从理论、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探讨生成语法与二语习得可及性。
生成语法的普遍原则理论与二语习得的理论有互通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Krashen的输入理论也和乔姆斯基的固有性假设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认为语言习得机制是有别于其他能力机制之外独立存在于人脑某个区域的,并且对语言习得有重要作用。
其次,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都重视学习者的语言输入。生成语法认为儿童习得母语的本质是其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经过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对普遍语法设定不同参数,使它发展成个别语法。而语言输出理论也强调可以理解的略高于其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材料的输入。
最后,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都强调语言环境的重要性。生成语法认为儿童要暴露在语言环境下方能习得语言,如果缺少语言环境,就无法输入语言材料,儿童就不能学会语言,如“狼孩”的故事。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假说也认为学习者与其目标语的语言环境越接近习得效果越好。
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本质并不相同。
生成语法学派把词、短语、句子等语言知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些语言事实来探索和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
二语习得学者们是以二语学习者作为其研究对象,通过对学习者习得过程的描写和对其心理认知过程的解释达到帮助人们快速获取第二语言能力的目的。虽然二语习得跨学科特征十分明显,但是二语习得研究始终坚守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独立于各个学科。
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研究虽然都是对所获语言材料进行描写,但二者所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有根本差别。
生成语法研究是通过假设验证进行材料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语言事实进行形式化描写和分析,再提出问题和理论假设,然后用更多的语言事实验证假设。如果假设不足以解释语言事实,就进行修正,然后再次验证修正后的假设,循环往复,直到假设可以充分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
而二语习得研究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二语习得学者设计实验,描述学习者实际使用语言的情况,通过对大量的真实语料(其中存在受试二语学习者犯的语言错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解释二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并且还会结合其他学科理论探究影响其习得过程的因素。
综上所述,生成语法与二语习得在理论上共通,但两者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却不可及。因此,文章通过对二者的理论、目标和方法三个方面的分析,认为生成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为部分可及。
文章从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理论、目标、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对比阐述,认为生成语法在二语习得中部分可及。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理论有很多共同点,许多二语习得研究都运用了生成语法的相关理论。因此,生成语法理论可以适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二者理论上是可及的。但是由于二者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生成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要规避二者的差异,辩证地结合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理论,做到发展二语习得跨学科属性的同时又保持其独立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