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史丽珍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校的外语教学主要还是以英语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中国需要更多掌握英语专业技能和跨文化沟通桥梁的高素质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处理母语和外来语沟通过程中信息文化传递的一种能力,涉及了文化、语言和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语言不仅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由于语言本身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传统的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学生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对外沟通交流过程中会出现“文化休克”的现象。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践活动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根据文献理论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的表现:第一层次是学生理解英语表面文化特征,激发学生重新审视英语文化环境中的人文知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第二层次是可以辨别中西文化的细微差异,学生可以表现出惊喜之情,抑或是沮丧的情感;第三层次是学生可以对中西文化差异理解和包容,学生可以用跨文化的辩证思维进行思考,从而实现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及时调整外语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尽管高校外语教学尝试了大量的教学改革,但是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跨文化思维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托高质量的教材。当前高校外语教材主要都是选材于西方文化的素材,很少将中国文化编写在内,这就不利于用外语的视角进行中国文化的讲解和阐述,对于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学生跨文化思维意识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降低了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中国人的话语权。尽管在文化复兴等国家战略的影响下,国内一些权威出版社在英语教材中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编写的部分内容,但是碎片化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展补充,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学和学习成效都不明显。
高校外语教师是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很多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从本科阶段都是以英语语言作为重要学习内容,汉语则成为辅助语言,这就造成大部分教师在对外汉语交际过程中都出现了英语化的倾向,直接出现了中西文化不对等的现象,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会直接造成一种潜意识的影响。从外语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跨文化综合能力,教师对学生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中国文化的缺失会让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英语文化的教育输入,淡化了中国文化的融入和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中国文化意识和文化历史的学习掌握会十分有限,同时在理解中国文化和进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局限,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国家文化复兴迎来了新的繁荣局面,沿线区域经济的交流发展为复合型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当前高校外语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侧重于学生出国留学和增强就业能力的层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沉醉于西方文化和错误的价值观导向下,对于外语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功利性的目的。对于是否可以借助外语的学习来提升国家语言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话语权构建的考虑很少,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极为不利的。作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承担者,当代大学生缺乏阐释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价值导向,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令人担忧。
加强高校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不仅有助于外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战略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外语学习常态化是当前国内教育的普遍共识,高校大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之前已进行了多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很多学生的外语学习还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个人的外语交流沟通能力还是十分薄弱。高校外语教学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整体质量的提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外语传统教学的弊端,重新激发学生外语学习的求知欲。实施跨文化教学,需要教师搜集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丰富课堂教学的素材,增强了学生的新鲜体验感;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重温中国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外语沟通交流的信心,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社交性格特征,可以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外语学习中。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载体,是人类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外语学习也必须要遵循这一特征。因此,高校外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就必须要提升学生的外语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案例教学,通过不同国家对同一现象所表现出的不同语言和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帮助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促使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实现不同文化角色的转换,培养跨文化的思维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交际能力,可以更好地进行外语跨文化沟通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
深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高校教师和学生几乎都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外语的学习水平,这种功利性的导向严重影响了外语学习的目的。高校外语教师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促使教师转变外语教学理念,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心上,有效推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转向,为提升高校外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外语教学的重心的转变,可以促使教师有更多的教学反思,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前提下,对外语学科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优化外语学科教学的流程,全面提升外语教学质量。
在分析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跨文化教学改革,从而让高校外语教学更加符合国家发展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外语人才。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社会对国际化的跨文化人才需求还是很大的,这就需要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的时代感和应用特征。首先,教师要突破欧美文化的思维限制,增加与中国经济文化往来频繁的国家的文化知识。外语学科中的跨文化教育要包含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中亚文化、南亚文化和西亚文化等,为学生创造多元化学习环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的地理文化经济知识,从而对不同国家的文化都有一种印象。其次,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还需要做好中国文化的输出工作。在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中国文化教学的融入,不仅要培养西方文化的“外国通”,同时还需要培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中国通”。只有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精髓,才能更好的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播,这更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养。高等院校要明确中国文化在外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过程中要对中国的哲学、历史和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培养学生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基本功。通过高校外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西方节日可以精准讲解,同时还需要用外语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大家、名胜古迹和中国历史等进行讲解,实现中西文化话语权的均衡发展。
要想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文化知识、文化体验和体验式学习等途径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从而加深学生跨文化的认知。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案例教学来对欧美文化进行讲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外语学习的疲劳感。教师可以增加南亚和中亚地区的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的印象。案例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主要是对不同地区文化进行分析和对比,旨在帮助学生对现象背后的文化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意识。通过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体验式教学是增强学生文化认知的重要途径,文化的感知需要学生亲身进行体验才能加深印象,最常见的文化体验方式就是影视鉴赏和文学名著阅读。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育要求,组织学生观看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针对其中的不同文化现象进行讨论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师是高校进行外语教学活动和实施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外语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实施跨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伴随着中外交际的日益频繁和网络科技的发展,来华留学生和外籍人士越来越多,高校大学生在国内也可以直接进行西方文化体验。高校外语教师承担着外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因此高校可以拓宽跨文化教学的师资主体,具备条件的高校可以聘请驻华大使或外资企业人士作为跨文化交际论坛的主讲嘉宾,定期为学生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高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到涉外企业中进行学习和调研,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用人标准,从而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要利用留学归国教师的群体优势,开设西方国家文化等选修课,为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覆盖维度。
高校要想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还需要完善外语考核评价体系,将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和历史法规等内容都纳入考查的范围,实现语言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从而让学生成为应用型的国际复合型人才。跨文化教学实践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外语教学实践中。外语教师要将考核评价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侧重学生跨文化交际口语能力的考查,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展示进行点评。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跨文化思维意识和口语交际表达能力等来实现学生外语综合能力测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从而适应新时代发展形势下外语教学的新需求。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中西语言和文化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分析能力,鼓励学生更加自信地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高校外语的跨文化教育,不仅要顺应英语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同时还需要兼顾汉语的自豪感和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在保证教学课时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强跨文化实践课程建设,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弥补外语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外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跨文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形式进行专题实践,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到外企进行实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检验所学知识在跨文化交际真实情境中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自我文化认知和多元文化认同,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分析能力。
跨文化教学是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巨大考验。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西方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认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国际性复合外语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