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思政课程探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Heroes of our time 为例

时间:2024-05-08

高博文

一、 引言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等学校的教育方向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 一线教师更要利用好大学课堂的渠道,加强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落实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大学英语是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课程,更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将思政元素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机结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 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团队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经过发展和修订,POA 形成了以“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的教学理念。 “学习中心说”倡导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能够进行有效学习,而且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学用一体说”强调在大学英语综合性的学习中,将输入学习和输出学习合理结合;“全人教育说”认为面对有差异的教学对象时,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此外,该理论提出了四个教学假设:“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性学习假设”以及“以评促学假设”。

POA 教学理念主张“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理论体系。 “驱动”环节(motivating)中,教师通过设计交际场景和任务,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欲望和动力。 在“促成”环节(enabling),教师描述产出任务,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脚手架,促成其产出任务的完成;最后的“评价”环节(assessing)指在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后,师生共同做出评价,包括教师对促成活动和产出成果进行的即时和延时评估,以及学生自评和互评。 针对产出导向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国内许多学者做了广泛的探索和实验。 例如张文娟研究了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邱琳研究了产出导向法应用中的教师发展路径。 张艳探讨了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下,产出导向法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三、 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文章以《新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四单元Heroes of our time 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理念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依据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教学流程分为三个大的环节:“驱动”环节、“促成”环节和“评价”环节,各个环节是由不同子活动构成。 本课程以信息技术为媒介,通过U 校园发布教学课件、教学微课视频、学生在线任务等,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语言学习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实施对象为本科层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该班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 阅读水平中等,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逻辑关系和字面含义;口语和写作等产出能力中等,仅能就日常生活一般性话题进行描述;写作能力欠佳,写作方法缺乏多样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欠佳。 并且该班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在驱动阶段过程中,根据POA 的“输出驱动假设”,学生需要完成输出任务。 通过尝试,学生意识到语言能力的不足,从而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为输入促成打下基础。教师结合本单元产出任务,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发布在线学习资源(文章背景知识导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 同时,以小组为单位,明确产出任务:假设你参加《十大英雄模范人物》节目,以推荐者的身份讲述一位英雄的故事,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其次,在促成阶段,文秋芳(2018)指出,POA 要求促成活动具有渐进性和多样性,因此这一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搭好脚手架,提供文章的语言、知识、价值观、文化认同的输入,同时教学活动应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在本课中,教师将大量的产出和促成活动分解为逻辑上相互联系的五个子活动,每个子活动又完成都包含一个驱动—促成—评价的循环。 五个子活动如下:

子活动一中,教师课前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3 分钟左右的角色扮演。 学生4 ~5 人一组,分别扮演记者和被采访者,表演关于“What's your definition of hero”和“Who is your hero”的采访,并在课堂展示。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尝试口语产出的同时,调动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带着目标进入“促成环节”。 表演完成后,引导学生根据role-play 评分表打分,进行小组互评。

子活动二中,教师课前线上发布课件,课上以教师引导,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对课文Text A 的选择性精讲精练的深入学习。 文秋芳“全人教育说”的教学理念提倡因材施教,因此在这一环节针对高水平班级,更多地采用半翻转课堂的模式来完成,具体包括下列三个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线上发布课文重点单词和句型的讲解课件,并且针对课文细节内容的理解列举出需要小组完成的问题。 教师利用腾讯会议平台提供课前在线辅导,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课堂上教师简单总结学生课前自学的内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依次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每组派出代表进行口头汇报。 第三步,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例如让学生总结出课文所描述的英雄的共性等问题,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批判性、拓展性思考,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以PPT 形式进行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点的吸收和内化。 而在中低水平班级利用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完成上述环节后,增加“内化”assimilation 和“讨论”discussion 的环节。 给学生3分钟独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4 分钟列举困惑并与同学交流讨论,3 分钟教师再抽查几人检查讨论结果,如果学生普遍反映有问题,教师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补充。

子活动三中,教师课前通过发布线上微课(Writing a paragraph with question-example-conclusion pattern 及慕课(Text structure analysis)写作资源,让学生课前完成观看,并在课堂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文章中议论文的展开方式,总结出课文“提问—举例—总结”的段落写作手法,以及该写作手法的用法、功能和特点。 安排学生两两结对子,写作文大纲,并完成“What is civilian heroes among us”为题目的议论文的段落写作。 课后反馈模式是“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反思修改”,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在课堂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子活动四中,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总结什么是英雄,以及什么是中国英雄。 并结合对Text B 的自学,完成关于英雄话题的思维导图。展示***讲话“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观摩中国精神短视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论断的理解以及对英雄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完成“讲中国英雄故事”的活动,要求如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索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信息,找出给你印象最深的“人民英雄”或者“人民楷模”获奖者,讲述他的故事,以及英雄事迹能打动你的原因。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奖牌和荣誉称号奖励制度和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去纪念这些“中国英雄”。 要求学生以录制视频的形式呈现课堂讨论的结果,并通过网络提交。 课后,教师课前观看学生的视频作业,选出最佳的两组,在课堂展示并分析。

子活动五为课后完成在U 校园中完成Words in Use 与Expression in use 练习题,教师随后进行线上评价与反馈。

最后是评价阶段,这一阶段关注整个产出活动目标的达成程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补救教学。 这一阶段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教师评价包括及时口头评价、对学生角色扮演完成情况的评价、写作环节的评价与反馈和对小组视频作业的TSCA 评价。 自评和互评体现在角色扮演环节的评价、结对子写大纲的评价,以及小组讨论的评价。

四、 教学案例实践反馈

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将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充分结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灵活的学习时间,充分发挥了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反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师应注意思政内容与语言的有机融合,课程思政不是生硬地给学生讲解政治课内容,而是通过课堂活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例如教学设计案例中的角色扮演和讲故事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练习了英语语言知识,也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和感受正向的思想观念,最终内化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使思政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语言教学中。 并且,小组活动、演讲比赛的环节又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轻松的教学环境,使思政与教学主题有机地融合起来。 此外,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才能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

其次,产出导向法将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由“驱动—促成—评价”构成的封闭循环,教师应该设计好教学活动,使循环做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紧密联系,而不是松散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此案例中子活动二的教学活动安排不够细致,由于没有按时完成课前自学,学生在课堂上的这一环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受到影响。 因此教学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和特点,搭建渐进性支架,更加细化教学步骤,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动态变化随时调整教学方式。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辅之以建议和反馈的同时,提供好解决方案。

最后,实践证明,及时得到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策略、激发学习积极性。 文秋芳(2017)指出,产出性评价应区分为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细化评价方式、创新评价方式来完善评价机制。 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包括学生自评、组员互评、小组互评以及机器评价,也可以在课后通过网络来完成,如U校园或者腾讯视频。 教师以推优的形式进行TSCA 师生互评能更大程度的增强学习动机。 此外,学生做出评价时,需要有明确的评分量表,来帮助其进行判断和反思。

五、 结语

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背景,探讨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依据和国内发展现状,并结合教学设计案例以及实践结果和反思,分析了将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的思路。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是完整的统一体,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也是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 因此,教师需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深入分解学习内容、设置有趣且有效的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成输出。 总之,产出导向法理论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更加高效地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需要反思和实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