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时间:2024-05-08

陈璧玲

一、 引言

2019 年1 月,国务院签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当前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改革的具体方式。 2019 年4 月,针对“1+X”证书制度开展试点的范围、内容、制度、组织实施等内容进行综合性部署,代表着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充分启动。 这对于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而言,会产生较为突出的现实影响,这一变革使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的专业化特征更加清晰,促使各专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融入“岗证融通”模式,同时也让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能更充分服务地方的经济,培养出更加契合时代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 “1+X”证书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1+X”证书制度推行是职教20 条的一项综合创新,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型部署。 “1”主要指学历证书,“X”指多种专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历证书是学校对基础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反映,而职业技能证书则是学生自身职业活动及职业规划中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进,促使学历证书与职业等级证书进行有效衔接,优化课程体系,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为教育改革提供发展动力,并能更充分对接市场的现实需求,打通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9 年12 月,教育部对79 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审批通过,并公布了93 个职业等级证书,这代表着“1+X”证书制度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代。 职业院校需主动对“1+X”证书制度进行综合性探究,将职业技能教育落实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进一步融合,具体全面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和相应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高度专业性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提高社会资源的教育参与度。 由此,使学生或在职人员能够通过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优化自身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 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进行综合性探究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与专业建设过程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树立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并对创新型的人才培育模式进行综合性应用,能充分结合未来岗位需求,在课程教学融入职业能力,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同时实施工学结合的优质人才培训模式,将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获取能力与技能的应用能力不断向社会岗位需求靠拢。 毋庸置疑,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诸多成效。 但需要承认的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培育目标与本科、中职无法清楚区分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中职院校均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通过相应的研究可以发现,本科、高职、中职在商务英语教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大致相同,均针对外贸业务员及相应的各类外贸岗位进行培养。 而高职毕业生毕业后往往会成为外贸业务员或涉外文秘,这与本科、中职毕业生的岗位群具有高度相似性,因不同人才层次的人才培训目标无清楚区分,导致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法真正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高职生的特长与优势,使高职学生既不能与中职学生拉开距离,又无法在本科生面前获得较为优质的竞争能力。 学生学习目标相对模糊,对自身未来的就业信心不足。

(二)双师型教师匮乏、师资力量薄弱

据综合调查资料分析,我省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紧缺,大部分高职教师授课都以理论讲述型为主,缺乏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 一方面,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对商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精通,然而对商务语言类的专业知识技巧欠缺。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领域教师的师资培训平台力度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都利用寒暑假期间委派部分教师参加省培、国培班的学习,受报名人数限制,导致一部分教师未能及时充电,出现部分受众范围小、专业化程度理解不透彻等现象,无法获得自我的提升。 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缺乏下企业综合锻炼,国家“十三五”规划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作出了明确指示,职业教育发展要与企业无缝对接,要想真正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教师必须定时或不定时到企业学习锻炼,才能认识到企业工作岗位需要什么样人才,在日常教学中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对保障高职教育有明确的人才发展方向。

(三)专业定位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地摆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并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优质人才培训模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而言,取得了一定进步,同时掌握了单证、报关、外贸业务等综合知识。 然而,大部分学生将其精力和时间花在考取英语等级证书上,没有花更多时间去提升自身的商务英语综合能力,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具备单纯英语水平能力的学生,就业偏向于英语培训;第二,另一部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不仅具备英语水平,也掌握了相应的外贸技能,这部分学生则会从事跟单员等相关的外贸岗位。第一种就业方向与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有高度相似性,第二种就业方向与国际贸易等专业有高度重合性,无法体现出就读商务英语专业的明显优势。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作为一个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体系一般用来综合反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程度以及学习效果。 我国普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局限性,往往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学评价体系上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理论重于实际技能等问题。 采用终结性教学评估的考核方式是高职院校对学生高职英语专业学习效果考核最普遍的做法,这种不合理、不全面的方式直接导致学生技能考核这方面的欠缺,往往也使得教师落实具体教学内容时着重对理论课的授课,而对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实践教学却成了忽略甚至放弃的环节。 推行“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其宗旨是为了培育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高职人才,而这种单一片面的评价体系却与这一宗旨背道而驰,学生职业技能无法从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提升更无从谈起。

(五)校企合作深入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现今大部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岗位是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岗位,也同样是作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育的主要定位。 因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无法真正落地,外贸类型企业对大量学生实习的综合实力容纳度较低,企业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因为企业自身存在的商业竞争和商业机密的因素,使学生无法参与到相应的实战项目中,校企合作的开展难度相对较高。 而跨境电商创业的入门门槛高,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走跨境电商创业这条路,也仅有少数商英专业学生能够实现,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从工学结合的角度上无法充分地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育。

四、 通过“1+X”证书制度优化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开设具有一定的时间,已能较好地将英语类课程与商贸类技能课程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成熟的职业技能实训体系。 如《外贸英语》与“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对接;《进出口实务》课程与“外贸岗位群的技能证书”对接;《商务函电与单证》课程与“外贸单证员技能证书”对接。诸如上述课程的对接均能体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能充分对“1+X”证书的制度进行有效的融合。 现对相应的发展模式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强化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

“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有一定区别,“X”指的是在构建过程当中能够凸显不同职业技能水平的多种职业技能的等级证书。 因此,“1+X”证书制度能够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在外贸转型升级的条件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将通过更加准确的人才定位,将高职、本科、中职教育进行有效区分,使教师能够结合“1+X”证书对人才进行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让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取相对应的证书,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更清晰的定位。

(二)构建优质的双师型队伍

在“1+X”证书背景下,教师需要设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整体教学内容,同时要求老师根据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等级,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训。 为适应该新形势的发展,高校需积极地与证书评价组织有效合作,加快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 此外,高校可通过内培外引的模式创造条件,使优秀的教师能够获得脱产锻炼机会,让教师能够更好掌握当前企业需具备的各类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综合职业技能、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高校要制订企业兼职导师制度,让企业的一线员工能够在学校进行实训课兼职,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未来上岗的适应能力。

(三)重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趋向于教学与考证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这个课程体系,绝大部分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考证之中,从而忽视了对自身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自2019 年“1+X”证书制度推行试点以来,专业教师根据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职业技能需求,结合实际技能培训工作和课程教学内容,实现第三方考评和课程考核的有效对接,真正实现课证融通,让学生既能学习考证内容,又能兼顾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优化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摒弃传统单一化的终结式评价方法与仅凭学历证书来评判大学生能力的现状,需要提高人才评估体系中职业岗位技能的评价占比,建立并完善一套与现代“1+X”学历证书制度相配套的多元人才综合评估体系,进一步构建学技工全方位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加以落实,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推动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实施课证融通化考核模式。 积极鼓励本校在校生除了要努力获得相关的学历证书外,还需要在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体现自身技能优势。

(五)构建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

为了有效响应“1+X”证书的发展模式,需要对校内的实训实践基地进行对口性专业性构建。 实训实践基地的打造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更要响应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同时,积极寻求与促成学校与外界企业之间的合作。 极力邀请有专业条件的企业出资为学校搭建校内实训实践基地,与学校一同研讨、制定“产学教融合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安排企业专业人员走进学校课堂,通过自身经验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立体、全面、透彻的认识。 另外,可安排课程让学生进入实训实践基地观摩、参与各个环节,增强自身实践能力。 同时,企业与学校可以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对学生的实习过程与能力进行测试与评估,通过考核的学生则可直接聘用,为企业引入专业性人才,进一步加深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其次,可以借鉴各高校、中职院不同专业的成功案例,在调整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加以不断创新,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品牌专业。

五、 结语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已经能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转变为能力本位的培训模式,但仍需进一步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的创新,并对“1+X”证书在商务英语课程中进行有效地推广,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考证内容与专业知识进行结合,使学生在提升其专业素养的同时,能够满足当前外贸企业发展的需求,掌握较扎实的岗位技能,最大限度实现零距离就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