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徐淑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对外交流日益活跃。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加。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国内外教育界都已经充分意识到,学习动机是决定语言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它能直接影响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接受语言输入量的大小、与本族语者互动的程度、目标设置的高低、学习毅力的大小,以及发展语言技能的持久性。因此,通过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我们可以为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提供少数民族学生所持有的英语学习态度、动机类型的相关信息,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增强其学习动机,消除不良学习态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着眼于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及其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西南少数民族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推动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学习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激发与维持目标导向行为的过程。动机研究是近半个世纪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加拿大学者Gardner和Lambert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型。20世纪90年代后期,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界又对动机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扩展。21世纪初,我国对学习动机的研究开始起步。国内学者多延用“工具型”—“融合型”动机框架,进行实证性研究,探索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以及动机与其他影响学习者成绩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2002年,秦晓晴、文秋芳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2003年,高一虹等人对全国30所大学的两千多名本科生中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七种动机类型。最近几年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也开始增加,如《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一书中就有专门的章节探讨藏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同时,一些以云南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中也探讨了学习动机。但是对西南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仍然缺少系统的研究,基础实证信息还很缺乏。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在少数民族学生三语学习的特殊条件下,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成果旨在为一线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研究资料,使他们能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有效保障英语学习效果。同时也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最终达到提高西南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改革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样本的系统调查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归纳并分析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主要研究目标是找出共有的动机类型,研究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目标还包括考察各民族之间由三语教育、性别、家庭背景等不同原因造成的动机类型差异、英语水平的差异以及原因。本文将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
(1)西南少数民族学生共有的英语学习动机有哪些?
(2)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别与英语成绩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如果存在,是什么类型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了代表性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在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等五所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 250人,发放问卷 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22份。
受试学生来自土家族、回族、蒙古族、苗族、羌族、彝族、藏族等31个民族,基本涵盖了西南地区常住少数民族。40.1%男性,59.9%女性,27%来自农村,39.6%来自乡镇,33.3%来自城市。本次样本抽样情况较符合西南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的工具主要根据Gardner和Lambert的二语习得量表编制而成问卷,参考了高一虹、原一川等的研究结果,包括了10个背景问题,10个关于学习态度的选择题,和20个关于学习动机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题。排除4个区分度低的问题,最终问卷整体信度达到0.822,信度较高,如表1所示。
表1 可靠性统计量
采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工具,尽量降低人为因素对信度的影响。
本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第一步进行因子分析,目的是找出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主要动机类型;第二步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探索不同性别、家庭背景、汉语基础的学生之间动机的差异;第三步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和多元回归分析,目的是探索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
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见表3: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根据表2可知,KMO值为0.779,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主成分分析得出6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这6个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59.987%,根据表3旋转成分矩阵,得出和6个主因子相关度最高的问题,以此为依据对各因子命名。各因子特征值、方差百分比、累计百分比见表5。
表3 因子结构及在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负荷a
表4 主因子命名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既有内部动机(交流学习动机、兴趣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外部动机(家人/教师鼓励动机、工具型动机)也有融合性动机(对英语国家人的态度动机)。
和高一虹等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西南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其他本科的“出国”动机。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西南少数民族学生出国意向不高,很多学生毕业后打算回到家乡,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这在“社会责任”动机中也有体现。相对我国一般本科生,西南少数民族学生多了“对英语国家人的态度”动机。原一川等人对云南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动机类型。这可能是因为,相对于单一文化的汉族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汉文化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文化交流和交融,他们将学习第二语言汉语的经验和体验迁移到第三语言英语的学习中,对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语人群更敏感。
本研究使用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英语学习动机和成绩之间的关系。
表5 英语学习动机与成绩相关系数
如表5所示,英语成绩与家人/教师鼓励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23,p<0.05),但相关系数小于0.3,为弱正相关,相关关系不强。这与Masgoret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家长对目标语和目标与文化及社区持积极态度,学生往往是该语言的成功学习者。
英语成绩与交流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01,p<0.05),但相关系数小于 0.3,为弱正相关,相关关系不强。怀有这种动机的学习者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重要作用。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对个人发展、社会责任的思考日渐深入,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熟练掌握英语能帮助他们放眼全球、开阔眼界,也认识到英语在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中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
英语成绩与其他动机均无显著关系。原一川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云南少数民族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之间关系较弱。由于西南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少数民族学生与目标语团体没有足够的接触,对英语的语言特点、英语国家的文化都比较陌生,还没形成系统认识,因此大多数动机类型对成绩没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了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以及同英语成绩的关系。分析得出六种动机类型,分别是:家人/教师鼓励动机、交流学习动机、对英语国家人的态度动机、工具型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兴趣动机。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表明,英语成绩与家人/教师鼓励动机和交流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这些相关都是弱相关。
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以及同英语成绩关系的调查,能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强化正向动机,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同时请家长协同,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适当帮助学生以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英语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作用,比如增加课堂交流讨论、推荐合适的书籍刊物、创造课外讲英语的环境等等。
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由于抽样分层方法及实施限制。本研究在样本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受试者都是大学预科和本科学生,年龄集中在18~20岁,没有对小学生、中学生的动机类型进行研究。受试者的英语水平也只有初级中级水平,没有高级水平的受试对象。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扩大抽样范围,纵向和横向比较不同学生在动机类型、强度上的差异。
另外,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非常复杂,本研究仅是一个探索性的研究,用经典模式归纳了动机类型,对于不同动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深入探寻。有赖于今后对动机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对本研究的结果做出更深入合理的解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