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叶继元
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阐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文章较多,而探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文章相对较少。这些研究和正在进行的评价实践反映出,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努力已经开始,其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看,研究中一般性论述较多,研究深度亟待加强,正在进行的新的学科评价体系的实践还有待检验。尚未发现采用具体研究方法、路径来探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论文。鉴于此,本文回顾笔者与课题组自11年前构建“全评价”体系的过程与成果,从研究方法和路径入手,探讨“全评价”(或“全评价”理论,或分析框架,简称“全评价”,AFES:Academic Full Evaluation System)体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提供的有价值的参考。
***总书记于2016年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命题,并指出其“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的问题。201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出现“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的表述。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特点均有详细的阐述,其思路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其特点则为“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指要立足于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坚持继承性、民族性、本土性,同时更加向世界开放,将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文明成果不断地吸收过来,为我所用,研究出原创性成果,并将其及时国际化。
特色化与国际化相辅相成,彼此互动,特色化因国际化而凸显,国际化是特色化的背景和平台。厘清“中国特色”的概念,关键是要把握好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所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挖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批判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大量的评价实践中概括出评价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中国的评价实践,形成新的评价体系,并为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共同学术评价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其意义主要在于,学术评价体系要满足体现学术研究求真、创新本质的需要,提高学术研究质量的需要,促进知识增量的需要,合理配置研究资源的需要,以及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的需要,同时促进科研诚信度的提高和学风的好转。
学术“全评价”体系由笔者与课题组于2010年提出。该体系分析了国内当时存在的各种评价问题的原因,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评价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全角度、全要素、全过程地提出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框架。尽管“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比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提出早了6年,但仔细分析对照可发现二者有一定关联,“全评价”体系在几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中国特色”。
一是导向性。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的显著标志。“全评价”体系以认识论、价值论、知识论、系统论等为基础理论,尤其以马克思价值理论为指导,强调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在评价中的作用。
二是方向性。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是“中国特色”的又一标志。“全评价”体系明确表示:“评价体系的基础是评价实践,评价实践是根本,评价体系是评价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三是继承性、民族性。“全评价”体系既注重吸收国外先进的评价理念、概念和规则,也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其目的是解决中国当下存在的评价问题。
四是自主性、原创性。在构建“全评价”体系中,笔者和课题组十分注重各种层次、大小的创新。“引文数据既包含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又具有量化的因素”“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的‘三位一体’新概念组合”等观点的提出,对“六大评价要素”及其之间逻辑关系的概括与界定,对评价规律的“八条推论”的提出,乃至于学术“全评价”体系的命名,都不同于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均表明“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中国学者的自主性与原创性。
五是系统性、专业性和学理性。在“全评价”体系中,学术评价被看作一门新兴学科、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全评价”体系强调运用科学理论,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厘清学术与政治的关系。遵守学术的基本规范,即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也是学术上的一种“政治”,因为“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同时注重各概念、要素之间的逻辑性,力求文字严谨性和大众化,均是“中国特色”的体现。
“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曾采取多种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立足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实际,为“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概念分析法。“全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对所涉及的核心概念都进行过严格定义和说明。如,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2.案例分析法。在构建“全评价”体系过程中,笔者曾对苏联时期发生的“李森科事件”,西方学术界的“不发表就出局”(publish or perish)、“以刊评文”、获“终身教授”后难以评价等事例进行评述;对国内陈寅恪被破格入选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马寅初人口论正反评价进行了案例分析。
3.比较研究法。笔者曾对史学期刊同行专家的定性评价与文献计量(引文)定量评价进行对比分析,以说明两种评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这对推导出“全评价”体系中的推论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可对有相同属性的各种评价事件,如高等教育研究质量评价,进行对比分析。
4.抽象思维法。“全评价”体系的“六位一体”“三大维度”等标志性概念即采用了抽象思维法。
5.信息方法。学术评价的客体即评价对象,如学术成果、学术机构或学者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信息体”,因此也可以从形式、内容和效用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体系的通用框架。
1.厘清问题。诸如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它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能否合理地解释目前各种评价现象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能否提出解决方案,预测评价的方向。
2.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精读、泛读或将二者有机结合,尽快掌握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3.根据已掌握的一些事实,提出评价体系框架的假设,包括有几大要素,每个要素包含几个子要素(子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主次、影响大小等),与系统外围关系,等等。
4.对所提出的体系框架进行证明,主要通过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评价对象的各种数据、事件,并加以论证。
5.检验。评价体系是否具有解释力和预测力,需要同行专家、科研管理者等在具体学术评价中进行示范性检验或评价。
6.推广应用。在学术期刊、图书、网站、学科、大学等研究机构、学者等评价中应用,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信息,找出原因,及时纠正,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历经11年,实际上其研究的过程可以追溯到40年前。早在1981年下半年,笔者就开始研究外文期刊和中文期刊,并曾主编若干期刊。针对当时国内对“引文”及引文分析方法过度推崇,1993年笔者就发文指出引文分析虽然具有极大的评价作用,但仍有其局限性,对其作用夸大或贬低是不恰当的。1994年笔者又发文,分析了我国没有文科“学术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文科权威检索期刊,提出创办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引文索引以及重要成果英文文摘的建议。1995年笔者在《核心期刊概论》一书曾告诫,对核心期刊不能绝对化,非核心期刊中也有好文。1996年笔者撰写《编制我国文科引文索引库的计划书》并提交相关部门,之后一直持续收集资料,研究学术评价理论。2004年笔者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正式开始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研究。2004年至2010年期间,笔者与课题组成员采用前文所述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分组对构建评价体系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是对核心概念的内涵与作用进行厘清与纠偏;二是抽象概括出组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六大要素;三是将定性、定量二元评价拓展为形式、内容和效用三大维度的评价;四是抽象概括出“评价目的制约论”等八项推论。
2004—2009年,笔者与课题组探讨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报刊和网站上陆续发表。2010年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一文,标志着学术“全评价”体系的诞生。该文分析了当时就存在的“质量和创新力评价弱化、过分数量化、过分形式化、过分行政化和评审专家人情化、评价结果软化‘六化’问题”及其原因,应用评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系统评价理论、层次评价理论、全信息和全知识理论,论证了建立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评价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由“六大要素”“三个维度”和若干推论构成的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该文详细阐述了体系各部分的内涵,强调了人文社会科学及其评价的特点,主张学术评价从以形式评价为主转向以内容、效用评价为主,实现三个维度“全评价”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框架的战略构想。
六大要素是指评价目的、方法、主体、客体、标准及指标、制度。三个维度是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八条推论为评价目的制约论、同行专家主导论、评价客体分类论、评价指标关键论、评价方法适度论、计量方法与专家方法互补论、评价制度保障论、三个维度阶梯论。利用此体系,可以更好地认清国内外各类学术评价的得失,解释评价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并合理预测学术评价的未来走向。
“全评价”体系甫一发表,遂引起同行关注和评论。《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也有转载或报道。截至2021年3月该文被全文下载数千次,被期刊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引用数百次。仅2020年以来就被引用数十次,被借鉴到图书馆服务、期刊评价、著作评价等研究和实践中,充分证明了“全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近几年,中央下发了一系列有关破“四唯”“五唯”“SCI至上”的文件,“全评价”体系正好提供了分析这些问题的学理思想和解决办法。
2012年和2014年国外学术界、出版界和期刊界针对学术评价的问题提出过《旧金山宣言》和《莱顿宣言》,强调评价目的的重要性,反对将引文等定量数据绝对化。这些观点均包含在“全评价”体系中,且“全评价”体系提出的时间早了几年,包含的内容更多、更为系统,逻辑性更强,解释性更大,语言更符合中国本土表达习惯,能够体现出评价方面的“中国话语”。
尽管“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早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及其评价体系的提出,但从“全评价”体系的内容看,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要求是相通和吻合的,换言之,“全评价”体系实际上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早期成果或初步成果。对此,加以补充、完善,可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1.“全评价”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一次系统探索。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提出已有11年,在实际上充分展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导向性、方向性、民族性、原创性和学理性,可以说“全评价”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一次系统探索。这一探索极有意义,已获得业界的认可,并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应用。然而,面对复杂的评价难题和评价实践,该体系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和不断完善。推出“全评价”体系2.0版,即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
2.学术“全评价”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全评价”体系的构建采用了概念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抽象概括法、信息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遵循合适的研究路径,其研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应用和反响,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以此经验为参照,可以加快构建的步伐,同时,可以普及“全评价”的知识。近20多年来,“四唯”“五唯”屡禁不止,反而越演越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科研管理者、专业人员和社会大众缺乏学术评价的相关知识,对于复杂的学术评价问题采取简单化的做法。
3.大力推广应用“全评价”体系,助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目前国内各科研机构、大学等正在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反“四唯”“五唯”“SCI至上”的精神,修改本单位的各项有关职称、绩效、奖励等评价条例、办法等。但有不少单位或学人感叹,破旧的评价体系易,建新的评价体系难,渴望、呼唤新的评价体系早日出现。实际上,学术“全评价”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个新的评价体系。因为它是与“四唯”“五唯”“SCI至上”等旧的评价体系的片面化、简单化、绝对化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它强调从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全要素进行评价,强调内容评价、效用评价的重要性。这与中央文件要求的“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的主旨高度吻合,也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提出的论文质量“复合评价理念”、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提出的“融合评价方法”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果说在中央文件中,已提出了新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那么“全评价”体系则从学理上、技术上给出了新评价体系的框架和具体评价要求与方案。因此,可以将推广应用学术“全评价”体系与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推广应用中,发现新问题并研究解决,以便新的评价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早日建立,并不断完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