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第一单元自测题

时间:2024-05-08

王丽 崔益林

一、 基础练兵场(19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唱与舞是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较为明显的区别。唱与舞是一种hán xù( )的表现方式,但是更易于传情A 抒情,唱与舞中间洋溢的是一种羽化飞天的yì yùn( )。它们让中国戏剧饱含了màn miào( )之美。

(1) 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汉字。(3分)

(2) 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

_____________

(3) 畫横线处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默写。(6分)

(1)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3)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5) 《行路难》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鼓舞人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了营造书香飘溢的校园文化氛围,你校准备开展“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读书节系列活动。你是校“清泉文学社”的一名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学校准备于11月5日下午2点在操场召开读书节动员大会,请你以 “清泉文学社”的名义提前一天通知全校同学准时参加。(4分)

(2) 请你为同学们推荐一部名著,推荐时请结合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写出本书对你的影响。(3分)

书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精品屋(41分)

(一) 阅读《雨晴》,完成4~5题。(4分)

雨 晴

王 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4.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却疑春色在邻家”一句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请做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8题。(12分)

夏洛克: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现在我就这样回答您:为什么有人受不住一头张开嘴的猪,有人受不住一头有益无害的猫,还有人受不住咿咿唔唔的风笛的声音,这些都是毫无充分的理由的,只是因为天生的癖性,使他们一受到刺激,就会情不自禁地现出丑相来;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现在您不是已经得到我的回答了吗?

巴萨尼奥:你这冷酷无情的家伙,这样的回答可不能作为你的残忍的辩解。

夏洛克:我的回答本来就不是为了讨你的欢喜。

巴萨尼奥:难道人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置之死地吗?

夏洛克:哪一个人会恨他所不愿意杀死的东西?

巴萨尼奥: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

夏洛克: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

安东尼奥: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所以我请你不用再跟他商量什么条件,也不用替我想什么办法,让我爽爽快快受到判决, 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吧。

巴萨尼奥:借了你三千块钱,现在拿六千块钱还你好不好?

夏洛克: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6. 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大多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潜台词。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4分)

(1) “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其表达作用。(4分)

(1) 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安东尼奥已经绝望,他要求法庭“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对安东尼奥的这种做法,你是怎样看的?说说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閱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12分)

再说“开卷有益”

梁秉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开卷有益”成了贬义词,因为它“不时尚”“不前卫”“大老土”“傻帽儿”“超级笨蛋”……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读书必须花工夫、费力气、增知识、长修养,是一件只有“持之以恒,刻苦钻研”才能做成的事情。正如高尔基所言:“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当今的文化背景下,又是如何呢?老实说,情况是不大佳妙的。

我们已经有意无意地远离了传统文化。在一个电视文化类节目中,仅仅设置了一个小小的环节——让人尴尬难忍地“提笔忘字”,它引起的不只是笑声,更多的是思考、内疚和懊悔。而且,当今又有多少青少年“新文盲”们,远远不是“提笔忘字”,而是根本就不知道有那样的一个字,有那样的一个词语呢。一位博士生导师指出:“能写出文从字顺、逻辑通畅的论文的硕士和博士并不多,更别提写错别字的问题了。技术化时代的电脑和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阅读和书写的工具,电子阅读正在日益取代纸质图书的阅读,其结果就是浅阅读、快餐文化的蓬勃兴起。”

传统文化在无意间已经被取代。大约不是耸人听闻,在我们身边乃至自己就已经听到、看到、做到,不加隐讳地、随波逐流地认为——那些3D、4D上的视听节目,以及网络上音频、视频的内容,是可以轻易地取代悠久的、厚重的、经典的优秀文化作品和文艺作品的。对此,我们是不是有点儿司空见惯、麻木不仁,以致见怪不怪反得其害了呢?

我们已经有意无意地背叛了传统文化。想想看,我们一方面要面对的是由雄伟壮观的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而另一方面却要安心满足于听听“好声音”,看看“肥皂剧”,让视觉和听觉享受着瞬间的刺激,让思索长期停留在浅薄破碎的层面上……难道,这还不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背叛吗?

写到此处,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经历、经验,我忍不住地要再说说“开卷有益”的话题。

作家王蒙在一生当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受益多多:“鲁迅使人严峻,巴金使人燃烧,托尔斯泰使人赞美,巴尔扎克使人警悚,歌德使人敬佩,契诃夫使人忧郁,法捷耶夫使人感叹……因而,人可以变成雅驯,道理可以变成人格,规范可以变成尊严与骄傲。”

自然,这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切身体会。只要我们想到这样一些作家、学者、文化人——孔子、孟子、老子、司马迁、李白、杜甫、曾国藩,以至现代的鲁迅、巴金、茅盾、老舍、曹禺、傅雷、朱光潜等,便会在眼前出现一幅幅灯下苦读的剪影和他们面部上那种执着、刻苦、一丝不苟的精神状态。

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将各族群众凝聚在一起,指引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但是也不能不承认,现代社会对于文化的导向、凝聚功能,也都存在着被逐步娱乐化所淹没的可能。作家余秋雨说:“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即国民性,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然而,到底是什么样的灵魂呢?人们,要警惕啊!

(选自2014年7月17日《北京日报》,本刊有删改)

9. 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文章开头引用了高尔基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引用作家余秋雨 “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即国民性,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 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3分)

向 日 葵

刘梅花

那个村庄,在沙漠里。向日葵呢,都种在沙滩上。我们村的人,都叫它葵花,还不知道它有个名字叫向日葵。

葵花长到和我一样高的时候,就快要开花了。爹说,浇一遍水吧,不然花开不肥。这么一说,我和弟弟就低下头不言语了,我俩都很懒的。爹谄媚地笑着,黄黑枯瘦的笑脸也像葵花一样,跟着我们转,那么饱满。

浇水就要追肥,这简直是一定的。爹拎着铁锹,在每株葵花根底下剜一个小坑,我跟在后头,往小坑里填一把化肥。弟弟扫尾,一脚踢进去土,把土踩实,埋好化肥。弟弟踩得很快,在后面喊着:“梅娃子,你快些行不行?”

我也催着让爹快些剜坑。货郎跑得那么快,不是腿脚好,是因为后面被狗撵着。我跟得紧,葵花硕大的花盘和爹擦肩而过,反弹过来,梆的一下打在我的脑门上,打得我晕头转向。爹一转身,讨好地笑,他知道我动不动就尥蹶子不干活了。明亮的、青灰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化肥,在地里撒了一层,像落了霜。让水随便冲好啦,怎么冲,肥水还都在自家的田里。

水渠里的大水已经哗哗地奔涌来了,像没套上笼头的野马,横冲直撞。水冲进葵花田里,我听见十万葵花咕咚咕咚喝水,直喝得打嗝儿。

浇过水之后,那些化肥,就暗暗催着葵花生长,狗撵着一样。才两三天,葵花就全部开了。

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上学的路上,路两旁都是葵花拥挤的笑脸。(A)葵花开呀开呀,浑身的劲儿都拿来开花。它们这么高兴干吗呢,龇牙咧嘴的,开得一塌糊涂。

太阳在哪,花朵就朝着哪。多么神奇的花呀!

我爹坐在田埂上吸烟。他把烟渣子揉碎了,卷在报纸裁成的纸条里,卷好了,慢慢吸着,好像很香甜。一口一口,吐出淡蓝色的烟雾。他看着一地碎金子一样的花,满眼的舒畅,回头说:“丫头,这葵花开得美咧!”

我汗流满面地打杈枝。叶腋下偷偷伸出来好多枝,顶着拳头大的花盘,也企图开个花。这些都要摘掉,不能要。顺便看脚下杂草,不顺眼的,一脚踢飞。

打下来的叶子、花盘,都是灰毛驴鲜嫩的口粮。它幸福地嚼着,嘴角淌着绿色的汁液,浑身闪着油亮的光芒。咴咴地叫两声,身上的皮毛抖动着,颤颤的。

我家还有一只大肚子的羊,也在田埂上吃葵花叶子。我故意把叶子扔在它的脑门上,它甩甩脑袋,不看我,急着挑挑拣拣地搜寻着细嫩的叶子吃。这是一种境界,它的眼里只有草,没有我。

清晨,阳光倾洒在沙漠里,倾洒在葵花上,那种金黄,简直让人束手无策。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

万籁俱寂,只有花开的声音。鸟不鸣,花却喧嚣。看一眼,被野性的美击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太美的东西,让人自卑。

一场盛大的花事席卷而过。花开盛后,就收了。葵花子开始变得饱满,一天天鼓胀起来。花谢是开花的盛事。

葵花子饱满之后,花盘都要被割下。家家户户都割走花盘,把枝秆留下。留在地里的葵花枝秆,像一地拐杖挺立着。拐杖不绿了,慢慢变得枯黄、黑瘦。叶子在风里瑟瑟地抖,枯萎着,也被风摘走了。

一地枯瘦的骨头,寂寞,衰老,撑在一天天变冷的天气里。

前半生荣华,后半生寒碜——你以为这是真的吗?

不是,那没有花盘的光秆秆,脖子朝前伸着,还是向着东方,一丝不乱。十万拐杖,脖勾都朝前伸着,向着太阳,暗含着一股强大的气势。这疏朗辽远的意境,真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一个初冬的清晨,我上学迟了。出了村子,突然被一种浩大的气势震撼了:(B)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箭镞,令人惊诧。枝秆上落了明亮的霜,在阳光下闪着光。葵花脖子勾着,都朝着东方,黑炯炯的,像眼神。一根都不曾乱,肃穆,庄严,苍茫。那种萧萧气势,一下子让我慌乱。我担心,它们会在某一时刻屈膝下跪,叩拜东方。

倏然泪下,因为感动。天啊,这些光秆秆的心里是怎样的情分啊!苍茫大地,草木才是主人,我们只是过客。

光阴里一定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就算枯萎了,失去了花盘,内心的坚持还是一样的,还是纹丝不乱。万物生,万物荣。而这肃穆,这萧瑟,都是天意——只有草木自己洞悉。(选自2014年5月8日《文学报》,本刊有改动)

13. 结合全文内容,理解题目“向日葵”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中的画线句很有表现力,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句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文中多处写到我们一家给葵花浇水、施肥、打枝等情景,有人认为这与主题无关,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葵花从荣到枯,始终向阳,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筆展示台(40分)

17. 有一种欢喜如茶,温润人心,像亲人的惦记;有一种欢喜,有水的甘甜,像朋友的理解;有一种欢喜,是冬雪里的梅花,幽香飘满了冬季……无数的欢喜,需要在生活中慢慢感受,用心体会。

请以“有一种欢喜”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