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时间:2024-05-08

马伯庸

在南太平洋的塔斯曼海中,有一个火山形成的小岛。这个岛只有17平方公里,不过岛上植被繁茂,地形狭长,物种也特别丰富。这个岛没有原住民,一直孤悬海外。直到1788年2月17日,这里才被一位执行任务的英国海军上尉亨利·波尔发现,这个岛就被命名为豪勋爵岛。

命名之后,波尔和随从踏上小岛,他们还未来得及欣赏岛上风光,就被岛上的一种动物吓着了。这东西长15厘米左右,长着6条腿,岛上铺天盖地都是,好在它们对人类并无威胁。

勘查完豪勋爵岛,波尔继续履行自己的航行任务。在该岛东南 20 公里处,他还发现了一块海岩。这块岩石拔地而起,外形与金字塔相似,高达 562 米,比帝国大厦还高,孤绝挺拔于海上,不与任何陆地相连,俨然是一根定海神针。这估计是豪勋爵岛形成时,海底火山顺手留下的孑遗。这块海岩光秃秃的,植被很少,而且四面都是峭壁,很难攀爬。波尔只是简单地做了个记录,然后继续航行。

四年后,波尔终于完成了航行任务,回国途中,他想起了豪勋爵岛上那种稀奇的动物,就顺便带了几只回去。波尔带回的竹节虫不算很长,但个头奇大,大得简直不像竹节虫。这个物种最终以发现地命名,叫作豪勋爵岛竹节虫,是人类发现的最大最重的竹节虫。

豪勋爵岛的发现,对在南太平洋捕鲸的船只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在茫茫大海中又有了一个补给点。很快,这里盖起了房子,搭起了码头,来自澳大利亚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水手们穷极无聊,也试图研究如何利用这种龙虾一样的怪虫子。很快,豪勋爵岛竹节虫的习性被摸了个一清二楚。这个物种的孵化期是9个月,幼虫期在昼间活动,成虫后改为夜间活动。它们的雄雌关系在昆虫中很罕见。雄虫总是跟随着雌虫,走到哪里跟去哪里,到了晚上,雄性还会温柔地伸出三条腿把老婆紧紧抱住。但人类学习的兴趣到此为止了,不耐烦的水手们决定把它们捉来当鱼饵钓鱼——这是唯一有价值的发现。反正岛上到处都是虫子,抓也抓不完。就这样,豪勋爵岛竹节虫在岛上度过了最后100多年好日子。

1918年,一艘叫作马康布号的船在豪勋爵岛附近搁浅,船上的水手纷纷游上岸去。同时出逃的,还有躲藏在船舱里的老鼠,老鼠们……来到了天堂!

接下来,老鼠在岛上疯狂地繁殖,对豪勋爵岛竹节虫发起了一场实力完全不对等的屠杀。

1920年,人类最后一次目睹了豪勋爵岛竹节虫的身影,曾经占据整个岛屿的豪勋爵岛竹节虫从人类视野中彻底消失。岛上的豪勋爵岛竹节虫被老鼠吃了个精光!

当然,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45年后,也就是1965年2月14日。悉尼的一群攀岩爱好者决定征服波尔金字塔——还记得吧?那块孤拔于海外的海岩。他们在 2 月 14 日那天成功登顶。在金字塔的顶端,这些人发现了可疑的昆虫粪便。攀岩者回来以后,报告了此事。不过这个发现并没有引起重视,很快就湮没在档案里面。2001年,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注意到了这个发现,他们决定去调查一次。在灌木丛下,聚集着24只豪勋爵岛竹节虫,有大有小,这大概是世界上仅存的24只豪勋爵岛竹节虫了。

仔细想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震撼的事情。

波尔金字塔与豪勋爵岛相隔足足有20公里,中间全是大海。

任何一次台风,任何一次暴雨,任何一次海岩的坍塌,都能把这个最后的群落彻底毁灭。整个族群都依靠着千层树那一点点可怜的给养勉强维持,如果那株灌木出了什么意外,这个种群也会马上崩溃。

但它们居然就这么熬下来了,只靠一块岩石、一棵树来维系的生命种群,居然坚持了80年!生命真是伟大而奇妙!

他们小心翼翼地带走了兩公两母四只竹节虫,拿到墨尔本动物园。其中一对很快死于水土不服,另外一对也生了重病,幸亏当地一个宠物店的昆虫爱好者施展妙手,把它们救了回来。

这对“亚当、夏娃”成功繁殖出了下一代,现在墨尔本动物园里的豪勋爵岛竹节虫已经有700多只,初步摆脱了濒临灭绝的状况。

至于那个波尔金字塔上的小小群落,至今仍在那里生存。生存状况依然恶劣,只不过延续种族的担子,能够稍微轻一点了。

(选自 2015年第8期《青年博览》,本刊有改动)

[读有所思]

读了《热爱生命》和本文后,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悟?(常 琤/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