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吸管结构的创意航天器模型设计与搭建

时间:2024-05-08

胡静

项目背景

航天知识在普通高中物理、地理、通用技术等学科中均有出现,比如《物理》必修2 中的“万有引力与航天”模块,《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模块研究探讨的是“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数学》的圆锥曲线部分也多次提到了航天器轨道。但是,由于航天科技涉及很多交叉学科,综合性强、难度大,且受限于师资、资源等条件,中小学课程中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较少,主要以科普讲座形式出现,形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偶见的探究性课程又因为航天领域的主题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很远,同时缺乏在地球环境中验证某个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1],导致课题难度过大,很难持续深入开展。针对上述问题和现状,本项目设计开发了基于吸管结构的创意航天器模型设计与搭建,以项目式课程形式开展,以航天知识为背景,以模型设计制作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难度适中,较为适合在中小学开展。

项目简介

本项目带领学生走进航天世界,利用吸管及其连接件完成创意航天模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然后利用Mixly 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对Arduino 开发板的控制,完成创意航天器电子功能部分的设计制作。

项目活动设计

任务 1. 航天基础知识调研与学习

航天基础知识学习

学生在学校航天实验室或教室学习、了解航天基本概念、航天器的分类、功能等知识,或者通过参观航天科技馆等场所开展实践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知识整理成PPT 或word 文档上交。

航天器草图绘制

学生分组并进行组内分工,调研感兴趣的航天器,比如卫星、导弹、火箭、飞船、深空探测器等,重点了解该航天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绘制航天器草图,可以选择已有航天器,也可以自行设计创意航天器。要求:详细绘制出航天器的主要部件,并注明各部件的尺寸和作用,可以手绘,也可用电脑绘制。

任务 2.航天器结构搭建与创意设计

学习航天器结构设计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学习、了解航天器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查找收集航天器图片,重点观察航天器的外形结构;熟悉吸管及其连接件,学习利用吸管及其连接件完成结构搭建,尝试利用吸管完成立方体、锥体、简易火箭模型等的搭建。

分组设计并完成吸管创意航天器结构的设计与搭建

学生按照前期设计绘制的航天器草图,完成吸管创意航天器结构的搭建。要求:尽量还原航天器的真实外形与主要结构部件,可尝试利用锡纸、超轻黏土等材料制作并体现航天器的细节部分,包括航天器有效载荷的实现等。

任务 3.创意航天器电子功能部分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学习利用 Mixly 编程软件实现对 Arduino 开发板的控制

学生学习Arduino Uno 开发板的基础知识, 包括开发板基本构成、硬件配置、引脚介绍等,学习如何将Arduino 开发板与电脑连接,并进行程序下载和数据通讯;了解简单电子元器件,比如LED 灯、电阻、杜邦线、面包板等,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了解Mixly 编程界面及Mixly 各模块的使用方法,初步利用Mixly 图形化编程软件完成创意LED 灯实验。

利用 Arduino板设计并实现航天器的功能

学生根据任务1 中绘制的航天器草图,分析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并拟定小组计划实现的功能;根据计划实现的功能,学习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比如温湿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火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蜂鸣器、显示屏、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舵机等;利用Arduino 板设计并实现航天器的功能,比如环境温湿度的显示、太阳能电池电量的显示、火警报警功能、LED 灯自动照明功能等;学生将电子元器件及Arduino 控制板,通过合理的布局安放在任务2中完成的吸管航天器模型上,并对航天器模型进行美化处理。

任务 4. 展示、分享与交流

撰写项目报告

学生将整个制作过程与收获整理成项目报告,要求图文并茂,文字表达清楚,内容翔实,包含基础知识介绍、制作过程的文字和图片、活动收获及感想等。

展示、分享、交流、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航天器作品、创意设计理念、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收获感受,教师进行点评。本项目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便于师生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不足,及时调整提升。评价参照表1 内容进行。

项目特色

取材简单,适用范围广

本项目经过简单改造可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满足更多学生学习航天知识、了解航天科技的需求;课程内容设计合理、取材简单,普通学校实验室即可开展,易实施,可推广。

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强

本项目融合了物理、电子、计算机编程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还包含卫星总体设计、载荷设计等专业航天知识,以项目式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學习能动性。

自主性、开放性、发展性强

本项目将航天器设计与电子编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学生可根据自身水平进一步拓展项目的研究深度,开放性、发展性强,使学生在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习积极性,提升主观能动性,便于在潜移默化中将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转化为学习思路。

使用建议

项目适用范围广、开放性强,根据使用对象的层次进行适当调整后,面向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均可开展。面向小学生时,可以航天基础知识和吸管模型制作为主;面向初、高中生时,可按照项目流程完整开展。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知识到思维的转化,帮助学生建立航天工程实践意识和系统思维,提高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唐香维,温明男. 航天类 STEM 课程教学设计——以“机械臂捕获失效卫星”为例[J]. 中国科技教育,2021(7):13-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