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诗经》中的植物文化及其与古今气候变化关系初探

时间:2024-05-08

吴青蔚

《诗经》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描写的植物蕴含着丰富的西周和春秋历史时期人文和气候环境信息。本项目对《诗经》中的植物文化及其与古今气候变化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绘制了圆明园《诗经》植物文化地图,提出以绘制植物文化地图的形式搭建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的桥梁,加深对古代植物直观认识和诗句理解的想法,对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应用价值。

研究过程

我选择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作为《诗经》植物调查地点。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清代皇家园林,紧邻我的学校,便于我的研究。园内生长在山坡、河畔、湖中等人工种植的植物与各类野生植物十分丰富,也有利于开展本项目的研究。2017年79月,为获取圆明园内现存的《诗经》植物资料,我一共4次前往圆明园进行实地考察,寻找《诗经》中提及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共拍摄照片500多张。

本项目研究的流程图见图1。

调查与研究结果

《诗经》植物种类的调查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期间的305篇诗歌,其中植物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远远高于动物等其他种类。由文献检索得知,其诗篇中包含的植物大约有170多种。

实地考察结果

经过实地考察,我在圆明园内初步找到21种《诗经》植物。其中荷花数量最多,分布在园内的大小湖泊中;其次是芦苇(蒹葭)和柳树,基本沿湖分布;然后较多的是松树和柏树,是构成全园山地的基调树种。我把实地考察圆明园中《诗经》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都做了记录。

《诗经》植物反映出古今气候的变化

《诗经》很多篇目描写的植物不仅蕴含丰富的西周和春秋历史时期的人文信息,还留下了当时的气候环境线索,可以为我们了解西周春秋时期气候特征提供独特的观察视角。我根据收集到的有关古代气候的历史文献,结合《诗经》植物所反映的物候现象,尝试通过解读含有反映气候信息的植物的诗句,用以研究诗经时代与现今气候环境变化的可能性。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历经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在《诗经》的诗篇里也可以找出佐证。如《大雅·绵》:“周原腆腆,堇荼如饴。”说的是周原土地很肥沃,生长的堇葵和苦菜等野菜味道都很甜美。《大雅·桑柔》:“菀彼桑柔,其下侯旬。”《大雅·生民》:“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秦风·车邻》:“阪有漆,隰有栗。”“阪有桑,隰有杨。”《小雅·车窜》:“析其柞薪,其叶渭兮。”说的是当时周原草木相当茂盛,植物多种多样,尤其是桑与梓的栽种比较普遍,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的气候宜人,温暖湿润。

据文献记载,周初之后即公元前10世纪左右,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西北季风大大增强,从此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第1个寒冷期,气候状况由温暖湿润变得寒冷而干旱。这种寒冷干旱的气候状况延续了大约2个多世纪,直到春秋时期才又暖和起来,温暖气候一直持续到西汉。对于西周时期的寒冷气候,在《诗经》中的篇章也有一定的反映。《诗经》的《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大雅·召曼》“如彼岁旱,草不溃茂”,这些信息说明当时的气候出现了干旱,造成草木干枯,印证了西周春秋时期气候的寒冷。

圓明园《诗经》植物文化地图的绘制

通过对《诗经》植物在圆明园中分布的实地调查,绘制圆明园《诗经》植物文化地图,在标注植物学知识的同时,配以《诗经》篇目原文,如图2所示。

讨论与分析

研究植物文化为探讨古今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在圆明园内找到的21种《诗经》植物,经过了3000年的漫长历史,仍然存活并生长状况良好,说明这些植物能够适应这期间的气温大幅度变化。《诗经》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载体,它记录的植物见证了中国3000年间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过程,其中很多诗篇描写的植物蕴含着丰富的西周和春秋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信息,这为初步研究气候变化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资料。

以《诗经》植物为文化载体有益于推动植物文化研究

在圆明园进行实地考察时看到植物简介标牌上记录着植物名称、科属、原产地和应用几项信息。我觉得在对《诗经》等古典文学中的植物进行研究时,不仅要关注植物学的分类与特性,还应重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历史内涵。以《诗经》等古典文学中植物为文化载体,不仅可以更好地探究植物自然属性、气候的历史演化进程等科学特征,还可以展现我国数千年文明发展中形成的植物文化,推动植物文化研究。

普及植物文化是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问卷调查结果中我发现,大部分人虽然了解《诗经》中少量流传较为广泛的篇章,但对大多数的《诗经》内容及其中包含的植物并不了解。很多人表示对从植物角度了解《诗经》非常感兴趣。为此,绘制圆明园《诗经》植物文化地图,在自然科学和古典文化间搭建一座桥梁,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诗经》中的植物文化,使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得以更好地传播。

结论

以绘制圆明园《诗经》植物文化地图的形式,搭建起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的桥梁,可以加深对古代植物的直观认识和诗句的理解,对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应用价值。

《诗经》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载体,很多篇目中描写的植物蕴含了丰富的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气候环境信息。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间接或直接的气候信息,以及对比《诗经》植物和圆明园内植物的气候环境,可以初步研究探讨古今气候的变化趋势。

建议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每年吸引很多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因此,可以考虑给园内《诗经》植物制作介绍小名片,上面除注明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属和特征等常见内容外,再列出与此植物有关的《诗经》诗句、古今名称及在公园所处位置,这样可以使这些寻常植物不仅具有植物的自然屬性,而且又多了一层文学内涵。

台湾潘富俊博士在台北植物园设置一处“诗经植物区”,按照“风”“雅”“颂”的次序将《诗经》植物展示在其中,深受参观者喜爱。圆明园在其恢复与建设规划中也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圆明园的遗址特色和山水园林特色,借鉴台北植物园的经验,在圆明园设立以《诗经》为代表的植物文化展示区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植物景观配植的意境中,深度挖掘传统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赋予参观游览园林景观寓教于乐的功能,为青少年传承历史文化开辟新途径。

该项目获得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中学组植物学一等奖。

专家评语

该项目在对《诗经》中有关植物所描述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圆明园内植物种类进行对比分析,绘制了圆明园《诗经》植物文化地图,使人们对圆明园的历史认识中增添了自然与古典文学相结合的元素,并比较了历史与现代的气候变化,使人们在欣赏优美诗词的同时,还了解了气候的变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