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年少时,青涩事

时间:2024-05-08

杨振华

我出生在“文革”初期。在我的最早记忆里,父母经常到大队(后改称村)开会,父亲参加大队团支部组织的宣传队,搭台唱革命样板戏,我很小就会唱《智取威虎山》中“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来到深山……”等片段。大队部的内墙上张贴着密密麻麻的大字报,外墙上则是醒目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这是我所受的最初关于好人坏人的教育。

我进入初中时,初中教学刚恢复三年制。前两年,我每天早出晚归,早上拎上饭盒步行三里路到钟管集镇上学,傍晚回家。早晨,快步走在塘塍上,时常可以欣赏田野风光,尤其是秋天,稻子已经成熟,金黄一片,晨雾若隐若现地覆盖在田间,远处的村庄树林浮现在晨雾之上,宛如仙境一般。雾霾常驻的今天,这样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初三时,到镇边的姑婆家借宿。表哥阿義喜欢买书读书,他让我第一次得到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机会,得益匪浅。我记得当时借阅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杨沫的《青春之歌》,还有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等。之前,我没有读过一本小说,这些小说给了我最初的文学涵养。

1981年,我考入德清一中。当时,改革刚刚起步,一般家庭都不富裕,学生生活真够得上“清贫”两字,但我们从来不为物质生活的贫乏而怨天尤人。从家里带来一大杯咸菜,我们能够对付一个星期的吃菜问题;为买到五分钱一碗的炒青菜或粉丝汤,拼命跑到食堂去排队,因为囊中羞涩;周六花一毛二分钱买一碗肉丝豆腐,当作最好的享受,它至今仍是我吃到过的最美味的豆腐。年底,学校食堂把赢利反馈给学生,我们可以免费享受一块红烧大肉和四个面包。那时的穿着就更是单调,一件草绿色的卡其中山装伴随了我高中三年,解放鞋一直穿到我大学一年级。许多同学的服装都是相似的,蓝、绿是主色调,女生也“不爱红装爱武装”,身穿绿军装,倒也飒爽英姿。还有一位同学,家住德清东部,他的衣服和被子都是用自家织的土布做的,蓝色的粗棉布,很硬很结实,如果是现在,倒成了很前卫的装束。

我们生活在艰苦的环境,艰苦而快乐着。清晨,我们时常跑步去攀登学校后边的百梁山,观日出东方,看云蒸霞蔚,亲近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中午,我们一帮男生聚集在寝室里小小的收音机旁,收听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说岳全传》,在历史文学中“养吾浩然之气”;傍晚,徜徉在德清老城北郊的原野,那里有苏东坡曾为之作诗的半月泉,我们驻足泉边,读书饮泉,尽享山水之乐。有时,为了一件小事,甚至只是一个错别字而争辩不已,但从不相互记恨。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我们为郎平欢呼,为中国欢呼,兴奋得通宵达旦。金庸的武侠小说刚刚在内地传播,我们借到《书剑恩仇录》后纷纷传阅,挑灯夜战,为其中的爱恨情仇扼腕叹息。在一中,我开始了最初的买书藏书。我清楚地记得,花了2.65元买了《三国演义》,花了4.15元买下《红楼梦》……

1984年7月的高考,我考得不尽如人意,以为名落孙山已成定局。意外的是,我上线了,只是分数不高。班主任王慧才老师对我说,有书读总是好的。现在想来,这话是不错的。因为有书读,代表你还有进步的希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