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虞赛玉
在大美育视域下,我们在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因时而新、因势而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的学校美育工作,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格局,促进美育课程的实施。本文以建设高质量美育、助推青少年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采取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大美育视角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课程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其在目标设计、沟通交流、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大美育的概念最早由教育理论家滕纯提出。他认为在所有的课程中,在一切的教育教学生活中,都有美育的因素,美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大美育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与说明,并着重强调“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文件为大美育的落实提供了指导,强调了美育工作的开展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因此,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成为当前美育课程实践的必然选择。
大美育是相对于小美育而言的,小美育是指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一育”,主要指艺术学科的教育,大美育则把“五育”看成一个整体,其目的是通过美的熏陶促使学生走向真善美。大美育的突破首先在于审美对象的扩大,不仅高雅艺术、美丽艺术品有审美作用,日常生活、自然美景、做事艺术、与人为善也是一种美。其次,对审美的价值升华,美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趣味、个人品位,也有助于个人形成与人为善、各美其美的和谐社会价值。
大美育面向全体学生,其实施过程也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多方参与,这样才能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保证美育课程实践效果。其中,家庭是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起点。在家庭生活中,家长需要认识到良好的审美素养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美育,利用健康、优雅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审美观,通过家庭成员的积极沟通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使学生真正做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学校是实现美育育人的主阵地。与家长和社会机构相比较,教师是经过系统学习美育知识的专业人,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美育活动,具体落实美育的育人要求。因此,根据《意见》指导,学校应该组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审美教育,挖掘各学科的美育价值,促进学生学习必要的审美知识、获得审美能力、生成审美意识,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从而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避免陷入审美泛娱乐化危机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社会机构协同学校发展美育有诸多意义。根据蔡元培所言“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社会机构有必要参与美育课程实践,协助学校、家庭美育工作,优化大美育的实施环境。
综上可知,实施大美育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共担责任,形成育人合力,这样才能架构起协同育人的格局,让学生不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和熏陶,有意识、有动力也有能力走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大美育视角下,学校、家庭、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三大重要场域均承担着育人职责,并在课程实践中具备各自优势。随着《意见》的落实,学校积极开展美育工作,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联合家庭与社会探索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大美育的实施是循序渐进的,家校社的协同也是需要磨合的,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发现并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具体来看,大美育视角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课程实践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大美育视角下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对育人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缺乏统一性,导致教育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例如,在高中阶段,许多家长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方面,忽视了他们情感、审美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学校在美育过程中常常将其等同于艺术教育,忽视了挖掘其他学科以及教学活动中的育人价值;社会机构缺乏在大美育环境下的正确定位,难以配合家庭、学校展开实践工作。由此可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大美育下协同育人的认识不足,导致步调缺乏一致性,难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有效沟通能够促使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也能够推动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但是,由于沟通平台的缺失,家校社三方在交流过程中存在重重障碍,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在学校引领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学校承担了大部分的美育工作,家庭和社会机构的“存在感”很低,难以体现出“协同”的特点,也难以达到理想的育人目标;家校社美育资源整合不到位,未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大美育的实施缺乏实效;家校社的信息沟通不畅,“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突出,甚至存在育人目标相悖的情况,影响了课程实践,也削弱了协同育人效果。
大美育视角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课程实践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然而,管理机制的缺乏使得这一任务的实现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缺乏完善的组织架构,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共育局面,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计划和规范;监督管理不足,导致课程实施过程缺乏规范,实践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大美育视角下课程实践的形式呈多元化,家校社三方主体的育人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彼此之间常常出现矛盾,影响了对教育效果的公正评价和持续改进。由此可见,制度不完善会影响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在课程实践中的表现,为在大美育视角下构建协同育人格局,优化管理机制、完善保障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大美育实施过程中的优势,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针对上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明确目标、加强沟通、完善管理等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课程实践路径,以促进美育工作长效化和常态化发展。
首先,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需要协同育人,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健康美好的行为熏陶、引导孩子,为他们营造家庭美育氛围;学校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应该注重五育并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均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社会是个人成长的大环境,应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机会,让他们从不同方面感受社会中的真善美,从而获得健康的影响和熏陶。
其次,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基本理念。家校社在养育、教育和教化方面存在各自优势,彼此的优势互补是大美育课程实践的关键。从教育关系来看,三者是家庭的养育关系、学校的教育关系和社会的教化关系的优势互补;从教育活动视角来看,是基于家庭的生活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优势互补;从教育载体视角上,是基于家庭生活、学校的系统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体验的优势互补。所以,三方主体应根据大美育理念指导,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凝聚力量,协同合作,共同实现育人目标。
最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只有明确各自的责任边界,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积极开展美育工作,加强家庭美育指导,用好社会美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应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提升家庭美育水平,主动协同学校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美育环境,引导子女体验社会,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社会应积极支持服务全面育人,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优化社会育人环境,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首先,利用现有条件,搭建沟通平台。家庭、学校和社会携手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成长至关重要。诚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结合”。在大美育视角下,家校社应共同搭建一个全面、多元化的沟通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这一平台应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互动交流等功能,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提供便捷、高效、实用的沟通服务。同时,依托沟通平台,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共同塑造学生的美好品格,推动大美育视角下课程实践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凝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整合美育资源,促进课程实践的有效开展。例如,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审美榜样,引导孩子欣赏艺术作品、参加文化活动,培养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使其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应注重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根据大美育的理念挖掘其他学科中的美育价值,促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协同并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和支持美育工作,依托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美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和艺术实践机会,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最后,开展多元化育人活动,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落实大美育课程实践的基础在家庭,核心是学校,社会是补充和延续,家庭做好审美启蒙,学校实施课程育人,社会提供实践平台,三者各司其职,协同育人,才能让大美育落地生根。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活动是重要的载体,为家校社三方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机会。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从大美育出发,共同组织多元化实践活动,增进彼此的交流,进一步明确各自在协同育人中的定位,提升协作能力。
首先,健全协同育人组织机构,推进制度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由学校、家长和社区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制订和执行协同育人的政策和计划。委员会应该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协同育人的制度和措施。同时,将协同育人纳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制订明确的规定和标准,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方式。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我们可以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了解学生对协同育人的感受和看法,收集家长和社区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协同育人的方案。
其次,完善协同育人反馈机制,提升育人实效。反馈是沟通的关键,其能够帮助各主体了解协同育人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在大美育视角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课程实践中,学校可以成立家长会、组织交流会,让家长和学校有更多的沟通机会,共同探讨美育工作落实的方法;通过社交媒体、家校通等渠道,及时发布学生表现和学校动态,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家长对学校和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改进教育方式和提高教育质量;邀请社会名人、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基于多方反馈为协同育人的有序推进提供参考。
最后,完善监督机制,提升协同育人水平。相关机构应针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的建设进行监督。学校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引入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参与监督,及时发现大美育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合作,提升育人水平。这样,学生可以在更加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认识并践行真善美,进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新时代的大美育需要更加丰富、更加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场域,要想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有效推动课程实践的开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协同合作。家校社协同美育的内在联系与外在张力,既影响对美育内涵的理解,也影响美育育人价值的发挥。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落实立德树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格局,开展有效助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研究,进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