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子江中学 陈荣堆
教育部等6 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在这一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贯彻这一政策理念,将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出足球育人的功能,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的规律,切实推动足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现状,随即基于现状,寻根纠错,对症下药,探寻了优化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有效路径,旨在让初中校园的足球教学更为科学合理,优化学生的足球训练及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理念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开展科学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合理系统的教学理念有助于优化课程教学,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契合新课程方向的教学理念更具有重要意义。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足球教学理念缺乏创新,依旧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缺乏科学、合理、系统的教学理念支撑,以此延伸出了诸多问题。大部分教师在对待足球教学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功利性,只注重学生的训练,并没有系统整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合理布局教学结构,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有的教师未能从推动学校体育建设层面开展足球教学,而是组织过多的校园足球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系统地学习足球,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导致整个足球教学存在诸多不足。
综合分析当下初中校园足球教学内容的结构布局可以发现,存在内容结构失衡的问题。任何一个体育运动项目都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知识。足球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更为丰富。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内容的科学布局,内容结构失衡的问题比较严重。有的教师重实践、轻理论,教学资源配置更偏向于学生的实践训练,突出发展学生的足球基本技能,并不注重足球理论知识的讲解。有的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在足球教学中,善于使用各项技术手段为学生讲解丰富的足球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掌握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只停留于“纸上谈兵”的层面,难以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足球教学内容结构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足球课程的学习难以走向深入,停留于表层,最终也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初中校园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先对足球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足球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让整个课程教学得到有序开展,最终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综合分析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统筹全局的意识和理念,未依据自身对新课标的解读及对学生学情的分析,科学合理地布局教学的各个模块,使得课程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性、统筹性、系统性及合理性。对于“教什么”“怎么教”都是临时决定的,这样就导致足球教学缺乏连续性,难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地完成对足球知识的系统学习及认知。这样的足球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最终也将影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其价值。特别是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多数教师缺乏对评价的多元探索,使得教学评价的形式比较单一,将学生的体育训练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手段。面对校园足球的大背景,如何优化评价是当前足球教学亟需重视的议题。
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大部分教师依旧沿袭了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形式,基本上是以学生的运动技能为核心,将其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方式来看,大部分教师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缺乏过程性评价,导致整个足球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况的评估与审核,只注重学生的结果,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评价主体来看,大部分教师采取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形式,未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往往会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有着很强的主观性,影响了教学评价作用的发挥。
理念是教学的先导,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标的指示,树立“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重视发挥足球教学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健康意识与生活方式方面的价值与作用,尊重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及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保证每一名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不减并且能够稳步提升运动水平。以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引导整个课程获得高效开展。
比如,在“足球基本技战术综合运用”教学时,教师要以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完成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布局,设计契合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让其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本节知识是学生在掌握了足球运、传、接、控、射门等基本方法基础之上,将运控、传射、配合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技战术学习。基于这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方向,教师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1.运动能力。认知并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素养,掌握发展位移速度、爆发力、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学练方法。
2.健康行为。在基本技战术综合运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安全的锻炼方法,增强在足球运动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处理运动过程中常见损伤的方法。
3.体育品德。在基本技战术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做到相互尊重、遵守规则、责任担当、公平竞争,表现出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及精神,正确面对比赛中的胜利与失败。
如上,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有着明确的科学性与导向性,能够支撑学生后续完成更加富有体系的课程学习,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足球是一项综合性的团体运动项目,融合了多样化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因此,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将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不断内化到自身的教学设计中,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支撑学生展开系统、合理、全面的课程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推进学生获得更为全面且深远的发展。
比如,在“足球的脚内侧踢球”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指示,根据内容结构,科学合理地布局课程内容。具体如下: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脚背正面运球技术,脚内侧踢、运球技术,脚背外侧运球技术及运控球技术。2.技战术运用:学习踢墙式“二过一”战术,初步了解并学习掷界外球技术及越位、冲撞等规则及守门员基本技术。3.体能:根据信号做各种姿势的脚内及脚背运球、停球、侧踢、控球姿势,提高反应能力及灵敏性。4.展示或比赛:在比赛中正确且熟练地运用脚内侧踢球技术与同伴完成战术配合。5.规则与裁判方法:将学习到的掷界外球技术及越位、冲撞等规则及守门员基本技术运用于比赛,能承担班级内足球比赛的部分裁判工作。6.观赏与评价:关注足球的重要比赛信息,在比赛信息的观看中解读足球运动员脚内侧踢球的技术战术,互相分享及评价,进一步理解并认知所学的脚内侧踢球技术。
如上,教师结合新课标的知识,科学合理地布局了六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将更为系统、科学、合理,丰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储备,获得更为愉悦的课程体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教师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因此,教师应该科学规划课程教学组织,优化学、练、赛课程结构布局,优化模块教学设计,使足球课程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下文以“头顶球”教学为例,综合分析以“学、练、赛一体化”为引导的课程组织结构实践策略。
1.学。
学指的是乐学、会学,需要学生学会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后续的训练活动。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优化课程教学模式,抓住要点,明确学生的学习内容,支撑学生展开高质量的学练足球。
“头顶球”教学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前额正面头顶球”,二是“移动中前额正面头顶球射门”,教师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让学生系统学习这两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微课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头顶球的方法技巧,让学生明确前额正面头顶球的部位以及身体发力击球的时间,领悟头顶球的动作要点,能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清晰认知头顶球时要做到上体后仰,全身协调。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导,学生完成了技能部分的理论认知之后,教师可以再示范训练,结合视频内容中的重点一一分解,逐一讲解技能技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头顶球的技术动作,实现深入、透彻地学习,为后续的自主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练。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精讲多练”“少讲多学”,训练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为学生后续的比赛奠定基础。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安排训练活动,有步骤、有条理地支撑学生展开多元化的训练实践,提高学生训练的素质,让学生能够在训练中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在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头顶球”技术动作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展开花式训练,实现学生对技能技术动作的有效巩固。对此,教师可以展开以下模式的训练:
模式一:两人为一组,从顶固定球过渡到近距离抛顶球,逐渐到隔网互抛互顶球。模式二:两人为一个小组,相距六米,一人向左、右两边抛球,另一人随着来球路线进行移动,将球顶回。模式三:三人为一个小组,一人球门线抛球,两人根据球的路线进行前、后争点射门练习。模式四:网式顶球。
如上,教师结合头顶球的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以上四种模式的训练。学生将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展开多元化的互动实践,初步体验动作。而后在多种模式下实现头顶球各项技术动作的协同与融合,实现对技能技术动作的掌握与巩固。
3.赛。
比赛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课程学习的内容,还可以让他们在竞争中获得体育技能,提高技术能力。学生在比赛中可以不受体育课堂的限制,自由参与,综合运用技能及技战术完成比赛。同时,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竞赛中发展各项体能,获得综合性发展。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综合训练技能,明确自己的不足,分析问题,查优补缺,提高运动能力。在引导学生系统完成了“头顶球”的训练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竞赛活动:
竞赛一:手抛球+头顶球比赛。每人有5 次机会,进门一次获得一分。竞赛二:顶球射门比赛。一名队员球门线抛球,两名队员为进攻队员,前后站位,根据来球路线进行顶球射门。另外两名为防守队员,一人防守,一人守门。竞赛三:30 米×30 米,用手传球至球门处,最后接队友手抛球,进行正面头顶球射门。
如上,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系统设计了竞赛活动。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将自由组建比赛小组,分配比赛中组员的角色定位,完成不同难度的竞赛挑战活动。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形成了竞技意识,全力争胜,促使学生不断主动地规范动作技术,持续发展努力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竞技水平的提高也将驱动学生不断完善技能技术,让学生获得更为综合且全面的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贯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持续优化评价方案,实现对学生立体全面的反馈与分析,让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所规定的足球模块教学内容,完成多种方式的评价,动态把握学生足球学习的情况,支撑学生以评价驱动自身完成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发挥以评促学的作用。
1.评价贯穿于学、练、赛三个环节。
在展开学、练、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在学、练、赛三个环节中的具体发展情况及相应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比如,在学生“学”的环节,教师要重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及理解与认知情况。在“练”的模块,教师要重点分析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技能技术的掌握情况。在“赛”的模块,教师要分析学生技战术运用的情况、体能状况、合作意识及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这些方面对学生学、练、赛的三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估,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做到全面评价。
2.多元主体参与学习评价。
在展开教学评价时,教师应该让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从多个不同的视角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综合评估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教师的评价标准要依托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加以实施,科学评判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的发展情况。学生的评价则是要让学生根据自身学、练、赛的实践情况完成自我评价及组员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对自己有更为全面且客观的认知,实现多元多样的评价。
多元评价主体导向下的评价手段及方法更多元多样,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的协调统一,保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充分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而实现自我发展及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在校园足球发展的大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重视足球教学的优化与创新,清晰地认知当前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现状,优化足球教学的路径。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规划、教学评价等环节出发,让足球教学更为科学、合理、系统,带动引领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