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任玉琴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二幼儿园
“全语言”是近几年语言教育界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产生于80 年代,从学习、语言、课程、教师、教学等方面都有了系统的认知,在英语系国家中较为盛行。全语言最早在美国小学中得以推广,后来逐渐被应用到幼儿园,并产生很大的影响。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全语言”教育理念逐渐进入我国。文章结合幼儿园语言教学,分析“全语言”教育思想在语言培养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意义,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应用建议,仅供参考。
“全语言”教育之父肯·古德曼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即“全语言”教育就是把孩子的语言发展与学习作为整体来看待。许多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在推行“全语言”教育过程中均对此表示认同。“全语言”教育并非某种特定教学方式执教,更像是一种全新语言教育理念。“全语言”教育倡导开放式语言教学,使“师传生受”教学模式向师生共同学习过程转化。“全语言”教育并非一种教学方法,也非一种外语教学手段,“全语言”教育是从有关理论与研究中总结的课程理念与教学态度,属于一种现代教育哲学观。
“全语言”教育在教学实践与应用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有关“全语言”教育的理论观点如下所示:
一是语言与学习是一个整体。学生在学习整个语言时,是以完整个体身份去学习。美国英语教育学者雷格认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能分解为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将一种语言分解为不同组成部分,会导致语言失去其整体性。美国另一名研究“全语言”教育的学者吉内斯也同意这一看法,其认为语言教学应该从总体上使讲、听、说、读、写同时进行,进而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二是“全语言”教育倡导语言要回到现实生活中,肯·古德曼认为“全语言”教育要把学校的语言教学回归现实生活,把传统课本、作业本都放在书架上,让孩子从日常阅读和写作中学会读写。当语言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并且实用性得以凸显,“全语言”学习过程就会变得十分简单。“全语言”教育相信学生语言在特定情境下能得到发展。
三是“全语言”教育认为语言是学生在与别人互动过程中,通过使用而形成。“全语言”教育主张把教师的主体地位还给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享有充分的自由与空间,而教师只能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即“中介作用”。
四是“全语言”教育提倡应当将语言和其他方面的学习相结合。儿童语言学习是一种综合型学习活动。“全语言”教育教学理念认为语言不仅是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的目标,也是儿童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
在幼儿“全语言”教育发展中,教师要注意使幼儿词汇得以丰富,发音足够清晰,能用恰当词语来表达自身想法,并能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在具体的“全语言”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要主动地为幼儿“全语言”训练创造各种机会。在“全语言”教育过程中,幼儿能有效地积累词汇、语音,强化与上下文相结合句子的运用效果,使之成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工具,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能主动地与他人沟通。同时,“全语言”教育中教师积极地与孩子沟通,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激发其语言运用潜能,从而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如果幼儿积极参与到“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认知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语言是幼儿发展的关键能力。幼儿在进行特定“全语言”学习活动时,经常会接触到丰富的语言资料。随着幼儿语言能力逐渐提高,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效果也会有所改善。此外,在“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了解更多新知识,掌握相应的专业术语,从而提升幼儿思考能力,使其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语言潜能,提高幼儿记忆力,增强其认知能力。
幼儿语言与其自身成长息息相关,幼儿语言运用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全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主动营造良好语言环境,鼓励幼儿进行语言交际,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从而使幼儿语言交际环境更加丰富,达到能与不同人群沟通与互动的目的,增强幼儿“全语言”学习体验。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思想源远流长。目前,在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全语言”教育地位不容忽视。因而,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的不同能力,遵循幼儿学情,为其提供相应的“全语言”教育机会。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沟通,更好地促进幼儿个人发展。
在幼儿“全语言”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切记不可脱离幼儿主体。一般来讲,幼儿“全语言”的学习主体性普遍体现在每日活动中。在“全语言”教育时,如若幼师不尊重幼儿主体的发展,则很难促使幼儿“全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在“全语言”教育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二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持续促进师幼之间交流。
1.语境教学法。
在特定语境下,幼儿需要不断建构语言表达结构。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利于幼儿全语言学习的语境。通过语境的设置,让幼儿在特定语境中锻炼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出不同的语言情境,以拓宽学生眼界,为幼儿提供更多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以“打电话”语境为例,教师在给孩子设计情境时,可以要求每两个孩子为一组,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沟通。在正式开始电话模拟通话前,教师要向孩子演示使用敬语的方法,说明打电话的原因,如“你好,我是XXX,这次给您打电话是为了……”在两名幼儿相互交流过程中,使幼儿掌握打电话时的礼仪。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其个人涵养得以丰富,对促进幼儿未来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运用绘本教学法。
绘本对提升幼儿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部分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过分注重孩子的认知情况,忽略对孩子进行系统性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此,“全语言”训练时,幼师要注重改善教学方法,从绘本中寻找切入点,利用绘本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运用话题讨论法。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幼师要合理引导、耐心教育,即让幼儿逐步地了解、接收、吸纳语言表达要素及文学元素,通过持续的语言输出与语言输入,充分调动幼儿表达欲及求知欲。在“全语言”训练时,经常发现幼儿对手工、绘画有着浓厚兴趣,教师便可将“快乐的六一”作为班级讨论主题,让幼儿自主选择或创作一幅图画,引导幼儿根据六一儿童节的具体情况,对画作中人物动作、表情及周围环境进行描述,并让幼儿积极参与到主题讨论和分享活动中。在兴趣的驱使下,幼儿的表达欲望被激发出来,能积极使用语言阐明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全面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正确应用联想法。
结合“全语言”教学实践发现,合理想象在幼儿语言能力及思维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把“表达”与“思考”结合起来。然而,由于受限于幼儿本身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其想象力往往相对狭隘。因此,在此种发展特征下,幼师可以把一些具体例子结合起来,使幼儿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想象,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不断发展。
幼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即“假设你是一名教师,下一节课该怎么做呢,你该如何组织我们班的一日活动呢”此种情况下,便会激发幼儿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需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进而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幼儿需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组织、输出,即可促进语言技能得以发展。可见,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合理地使用联想方法,可以成功地将幼儿的面部表情转化为口头语言,从而为幼儿后期掌握和使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师应该利用环境因素提高其运用语言能力,以促进其在环境影响和作用下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幼师应该认识到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每个生活情境都可以作为其进行沟通的“对象”。教师要尽量充实幼儿园空间,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得到充分的体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口语表达水平,还可以增进师幼及幼幼之间的情感。同时,幼师应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的意识。幼儿参加幼儿园的区域环境营造活动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番茄为什么不是紫色的、苹果就一定是圆形的吗?教师要鼓励孩子大胆地提出问题,让其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词汇。此外,教师也要鼓励有勇气向其他同伴倾诉自己想法和问题的幼儿,使其更有信心学习语言表达方法,不断提升幼儿的思考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1.合理应用游戏材料,使幼儿认知经验更加丰富。
教师在“全语言”教育中应正确地投入游戏素材,这是高效建构语言游戏的前提。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思维特点、认知方式和兴趣特点,根据小班、中班和大班的特点,定期组织“全语言”游戏。在此基础上,建立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和目的,制定相应的游戏材料和语言训练方案,并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游戏,使幼儿能在自由、适宜的游戏环境中感受到“全语言”训练的乐趣。同时,还应将幼儿语言接受范围与认知基础相结合,拓展幼儿知识范围。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绘画、写生能力、语言表达技巧,促使幼儿在“全语言”训练时的认知体验更为丰富。
2.运用多种形式营造游戏场景。
“全语言”游戏环境可使幼儿更易于进入语言游戏气氛。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优化“全语言”游戏环境,具体如下:一是利用物体创造游戏环境,使用与语言游戏有关的物件。如在玩“打电话”游戏时,教师需要在展示手机玩具之前布置游戏环境;二是通过动作创造游戏场景,用“动作”来描述游戏内容及要求,让幼儿根据判断“全语言”游戏任务;三是运用语言创造游戏环境,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游戏中的人物关系和基本信息等。
幼儿园“全语言”教育中,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回避的现象。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智力、生长环境、个性特点等因素影响,其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全语言”教育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和尊重幼儿的差异,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适合其提升语言能力的方案,以保证“全语言”教育最终效果令人满意。
对于发音不清晰、不准确的幼儿,教师切记不可急着纠正发音。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让孩子自由发音,而是要在各种情况下,不断地用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模仿他人的正确发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语言能力。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并通过不断激励来增强幼儿学习自信,使幼儿在“全语言”教育训练中逐步纠正发音不清的问题。当幼儿不能专心进行“全语言”训练时,教师不可强迫每个孩子都遵守同样的标准,而是要仔细地观察孩子,分析孩子不认真训练的原因,如不喜欢表达、身体不舒服、情绪低落或语言训练内容有失趣味性等,为幼儿提供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以使其在后期进行语言训练时能重新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全语言”训练有效性。
实践活动是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又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因此,在开展幼儿“全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适宜的实践活动,使其在“全语言”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幼师在进行“全语言”教育时,可以先为孩子播放《天线宝宝》《熊出没》《小猪佩奇》等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动画内容,然后再询问幼儿关于动画片的内容,让幼儿根据视频中的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天线宝宝》谁是个子最高的那一个?哪个人物衣服是红色的?《小猪佩奇》里爸爸妈妈弟弟的名字分别是什么?当幼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便可继续变换语言教育形式,为幼儿指定动画片段中的某一个角色,引导幼儿对角色名字、外貌、身高等基本信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从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言表达训练不但可以使“全语言”教育活动更好地适应幼儿语言学习需求,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能促使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能力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语言培养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语言表现,合理地设计“全语言”活动计划,系统地规划活动内容,完善语言教育系统,以达到提高幼儿园语言能力的目的。在日后的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切记要优化活动形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地引进现代科技技术,使幼儿敢于表达及善于沟通,从而提高幼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