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教师家校共育现状及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8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文峰中学 张翠萍

高中是学生身心转化的关键阶段。学生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高中阶段的学习以学校教育为主,这也使得了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本文分析了家校共育的涵义以及高中家校合作中的不足,以高中教师如何开展家校共育为研究对象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

一、何谓“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是指以学校教育为沟通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借助自身不同的教育资源来指导孩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新课改表明“学校教育不再仅限于学校、教室,而是要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和合作”。我们要想有效、有序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父母对学生的期望和教育方式,从而达到对学生行为、心理素质、个性的全面掌握。另外,对单亲、家庭经济困难、生理和心理状况比较特殊的学生,要事先做好充分的了解,以便后期能采取恰当的方式做好家校共育。

二、高中家校合作中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认识的不断加深,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从整体分析,家校合作的实践成果滞后于观念理解。学校和父母对“家校共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有效的交流,造成了一些“家校活动”流于形式,“共育”成效并不理想。具体体现如下:

(一)双方合作不积极,存在消极依赖状况

有些父母觉得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是学校的职责,自己只是“养”,负责子女的衣食住行即可。另有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基础教育理念,缺乏与教师的协作和交流。而且,目前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学业上,很多家庭和学校把学生的学习问题作为交流的内容。这种重视关注成绩、忽略对身心发展状况的关注表明父母和学校对“家校共育”的认识出现偏差,缺乏对学生在校身心健康状况的深入交流。还有一些父母在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如父母在孩子做不到或做错事时“护短”,导致学校教育缺乏进一步的信任支撑,进而使得双方在共育目的上出现分歧。从社会互赖性的目标结构上看,如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标不一致或者不相干,就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互动模式单一和形式化,负向互赖不易转化

家校共育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家校合作,把非正面的社会互赖性转化为正面的社会互依性,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儿童、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但是,当前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模式比较单一和形式化,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实际的交流,被动的相互依赖无法转化为积极的互信。这种方法仅仅侧重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而不会在本质上加强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另外,当前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仍是单向沟通,也就是学校对父母的单方面信息传递,忽视了父母的需求。多数家校合作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有的家长因时间、工作等原因未能及时参加,或者仅仅是“参与而已”,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中处于消极的位置,几乎没有参与到活动设计和管理中,由校方“全权决定”。实际上,家校合作应当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影响。在家校共育理念下,家长和学校之间要相互理解,提高协作能力,以形成良性的互信关系。因此,如何有效地增加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多种互动模式,是推动家庭与学校之间良性互动的关键问题。

(三)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父母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偏颇。近年来,父母普遍认为,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战场,学校的责任最重,父母的职责就是提供相应的物质资源支持。所以,很多父母都在忙着打工赚钱,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而孩子的学业和教育完全依靠学校,这就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不平衡,难以达到应有的成效。“隔代看护”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常见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主要由外公外婆承担。隔代照护问题突出,部分外公外婆对孩子较为溺爱,造成孩子的放养式成长,学习习惯较差。另外,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相对薄弱。亲子关系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决定他孩子性格特点。父母本应是子女最亲密的人,而“留守现象”造成二者之间存在隔阂。农村留守子女的父母长期不在其身旁,父子间的关系比较疏离,感情沟通也比较薄弱。因此,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其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发生一些偏差,这是学校教育难以弥补的。

三、高中家校共育措施

(一)确立家庭与学校的共同目标,构建起良性互信基础

建立良性共赢关系的条件是双方具有共同目标。家校双方都应正确理解“家校共育”思想,即“家校合一”的教育思想。家长要转变“教育是学校之责”的观念,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优越性,主动承担教育的职责,并与学校合作;学校应对父母给予足够的尊重。学校和家庭是互补的,应朝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在教学中发挥学校教育的长处。有调查显示,仅限于讨论学生的过失和缺点的家校互动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他们更多的是期望教师能向父母反映他们的成长,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挑错”次数越少,“掌声”次数越多,学生更能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此外,家校合作的目的也包含了父母与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可以通过正面、互惠的互动来促进自身成长。在家庭和校友会中,父母既可以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增进对子女的认识,增进亲子关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生活习惯等,从而实现了个性化的教学。学校可以根据父母的意见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更加美丽的学校。总之,家庭和学校要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相互促进。

首先,从思想上来说“家校合作”是当代教育的一个必然选择。时代在改变,学生也在改变,教育理念也必须改变。尤其是在社会日新月异、学生自觉性增强的时代,仅靠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经验,已无法适应中学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在方法、内容上存在差异,但两者的目的也是一致的,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既然二者在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那么学校、家庭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挑战,认识到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加强家校共育引领学生未来。

其次,家庭与学校的协作是优势互补的关系。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许多学者认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具有多方面的正面关联,儿童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良好的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协作,可以使两种教育载体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学校是“家庭的同盟军”,学校应是以家庭为单位实现教育功能,要和学生、家庭联合在一起,形成互动链条。

(二)确立家庭和学校的职责,建立起良性的、互信的机制

首先,要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家校共育本质上具有一种积极的社会互依性。在教育过程中,家庭与学校之间没有从属关系,而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合作,双方均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居于主导地位,但这并不代表学校拥有支配和优先的权利。

其次,要注意学校管理者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尽管家校合作的主体是父母和教师,但是没有相应的管理者介入。因此,在家庭和学校的互动中,必须要有管理者的参与确保教育活动的有序和有效。目前,一些教师在入职前的教育中缺乏与家校合作的相关训练,在入职开展教育工作时,相较于有经验的教师而言,会面临一定的压力。因此,他们必须要有专门的教师来引导。如何正确选择管理者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健全评估体系、组建专业队伍等措施,可以促进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

再次,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系统开发。积极的互动模式有助于父母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从而推动家庭和家庭的融合。目前美国学校合作的研究与实践大致可分为四种:学校发展计划、家庭续写计划、非常技能计划、教师帮助家长参与家庭作业计划。

最后,学校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共性,有针对性地组织“解决问题类型”小型家长会,专门分析学生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共性,如早恋、心理健康、考前焦虑等。另外,学校也可以打破“你听我讲”的家长会模式,将以往老旧的方式变成茶话会,教师和家长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这种方式可以缓解家长会的紧张气氛,让家长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消除家长对家长会的反感。教师和家长也可以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加强彼此关系,促进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三)融合现有媒体资源,搭建家校共育平台

信息化背景下家校之间的沟通便捷很多,如现在家校之间的交流多以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家长常处于被动接受“通知”的地位,甚至很害怕看到微信消息。为了让家长从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参与,学校要积极利用现有的线上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渠道活跃家校沟通。家长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积极主动地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平时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行为,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及时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和学生父母联系,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对问题进行调查,寻找有效的方法。只有通过强化师生关系,父母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家访,与父母保持良好的联系,进行深入交流,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凸显家校共育作用。

(四)指导家长做好自身角色的定位

许多父母愿意要参与到家校共育活动中,希望自己给子女提供一些帮助和引导。为了更好地满足家长的需求,教师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和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真正做到以孩子为本,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要理解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应有的尊敬和关爱,让孩子要意识到自身的健康比成绩更重要、自身信念和见解比“顺从”更重要、自身成长比为父母带来的“自豪感”更重要。

良好的家庭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家长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子女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简短的鼓励或者一个眼神都会产生意想不到效果。因此,家长要学会从小事开始,不断学习、培养、提升教育能力,如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一起回顾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帮助孩子放松心情,缓解紧张焦虑心理。日常生活中以故事为引导,将家长与孩子的阅读习惯相结合,了解彼此的观念,提高亲子沟通质量。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向学生传递自己为人处世的观念,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孩子积极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既有利于有效地同步进行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又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采用更加科学恰当的沟通方法

教师在与父母的沟通中,要确保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做到坦诚彻底。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多种形式的灵活沟通方法,使双方能够更好地达成一致,从而为家校共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对于溺爱型父母,教师的沟通是为了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把握对孩子的关爱程度。教师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用真诚的语言向父母反映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注意要态度委婉,避免刺激到此类型家长的自尊心。

其次,对于知识渊博的父母来说,他们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而且,他们更注重孩子的教育,更习惯于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和这样的父母进行沟通的时候,教师要将孩子的情况如实地告诉父母,让父母给出合适的教育建议。以此为依据,结合学生近期的学习成绩,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从而为下一步教学模式的调整提供帮助,让学生更上一层楼。

总之,教师要让家长明白,如果孩子没有父母的关爱,不管他们接受的学校教育质量有多高,个性发展还是会有缺陷的。教师要引导家长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进步。

(六)和家长建立信息互通渠道

校方应鼓励家长积极与教师保持联系。高中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压力,思想更独立。若家庭情感缺失则会容易出现早熟的状况。因此,为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现状,父母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信息畅通,让父母、教师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家中表现。交流实现了家校合作的目标。学校也可以丰富校园课外服务内容,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在课外服务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功能室、实验室、体育场地等设施,让教师进行趣味、科学性、娱乐性的课外活动,使家长和孩子在课外活动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愿意接受学校的教育。

同时,“互联网+”为乡村家庭和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校方一是可以运用“互联网+”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将其学习、品行、心理、身体状况、优点、家庭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对留守子女家长进行培训;三是可以设立“留守子女+家长”视频数据库,将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在外地打工父母的感人瞬间记录下来,让孩子和家长在网上就能看到彼此,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四、结语

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形式。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弥补两种教育形式的短板。在构建家校共育中,校方要根据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益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