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

时间:2024-05-08

□陕西省神木市第十中学 邱有明

通过对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当前的体育课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当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促使学生可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不断增强体能,提高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学习效果,给学生营造一个更良好的体育课堂训练氛围,促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初中开展体育体能训练就是为了缓解学生因学习产生的疲劳。初中校园里有很多的绿地和适合活动的操场等,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做一些有氧运动。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在体育课程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们也应该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而做一些正向的引导和帮助。因为对于初中生们而言,大多处于青春期焦虑的状态,可以通过一些心理疏导或是有氧运动来排解一些消极的情绪或压力状态。从而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

一、现阶段体能对初中体育教学进程的意义

(一)使学生养成良好价值观、人生观

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起玩游戏,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逐渐克服心理障碍与身体健康条件、提高和学生间感情、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创建正确竞争精神等。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观念都是“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都与外界隔绝,对初中生身体素质发展极其不利。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能教学时,能通过体能训练来间接指导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正确价值观念,同时也为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一个扎实的根基。

(二)提升学生文化成绩及学习效果

现阶段教育应试化状况严重,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很看重学生的分数。家长与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优异成绩,能够进入重点高中就读,提高学生学习目标,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学习强度已经到达学生难以承受的程度。这时初中体育课中进行体能训练尤为重要,开展体能训练时,根据教师有效的指导,能够很好地使学生身心放松,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学生身心压力得到缓解,将间接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分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体能较差,不能够完成原本教学计划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课堂中,常常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课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学生的体能问题,初中生的体能普遍较差,尤其是部分女生的体能更是达不到所规定的目标。教师为了防止学生身体受到损伤,只能调整原本的教学计划,降低学生的运动强度。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在体育课中不能够得到应有的体能训练,学生的体能一直不能得到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体育课堂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并不是积极地参加体育训练,反而是在应付体能训练。有很多学生在跑步时,明明可以跟上队伍,却偏偏要在队伍的末尾假装自己体力不支。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逃避体能训练,谎称自己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的,同时对体育课程以及教师没有做到基本的尊重。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当着重提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

(一)加大对体能训练的高度重视

首先为了确保初中体育体能训练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要求学校相关部门加强对体育体能训练重要性的宣传与引导,利用校园广播以及微信等渠道宣传国家有关初中体育方面的政策文件,增强教师和学生对体育体能训练教学的全面认识与了解,增强学生参加体能训练的意识,使其积极地参加到体能训练活动当中。其次,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课堂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健全相关的教学所需基础设施和教学场所,并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与管理,并列明各种设备清单的用途与使用规范,为初中体育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带领教师去学习先进学校的体能训练方式,结合本校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并引导学生与教师积极交流沟通。

(二)加强初中学生体能训练的自主意识

随着近些年教育方面的改革,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环境。现代教学的教学主体仍是学生,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辅助教学,在训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例如,根据学生体能的耐性与爆发性进行分析,某些学生在跑步时初跑速度比较快,随着跑的圈数的增加,最初跑得快的学生已经落在后边,而之前跑得慢学生的已经跑在了前面,这就能够看出一些学生适合长跑一些学生适合短跑。体育教师应当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差异性并找出学生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拟定相关体能训练项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进而实现学生体能的提高,学习上的进步。

(三)实现体能训练方式的趣味化

提起体能素质测试和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排斥和厌烦。主要是因为体能训练的方式相对枯燥单一,而枯燥单一的训练过程却极大地消耗学生的体能,这也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优化体能训练的基本形式,让学生发现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意义并主动参与其中。例如,长跑是一项非常有效的体能训练方式,也是在学生群体中最不受欢迎的一种体能训练方式。教师可以优化长跑的训练模式,可以利用追逐类游戏提升长跑训练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班级范围内组织一次名为“猎人与猎物的角逐”的游戏,一部分学生扮演猎人而另一部分学生扮演猎物,这两部分学生在教师划定的区域内进行追逐。在追逐过程中要保持长跑动作的标准合规。这种将游戏元素有效应用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的方式直接提升了体能训练的趣味性,有效降低了学生对参加体能训练的排斥情绪。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能训练中去,而这必将也会取得更加理想的训练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科学把握学生的体能、训练尺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身体素质状况以及外部因素等设置体能训练目标。例如,夏季高温,如果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很容易引起中暑进而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训练成效,教师可以降低学生在夏季高温环境中训练的运动量。再比如,学生在参加体育课之前如果进行了高强度的文化课程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做一些具有较强娱乐性的、有助于学生身心放松的运动和小游戏,以缓解学生的身心疲劳。

(四)整合理论与实践

当前,初中体育素质教育大多以训练为主,教师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理论知识,以拓展教学的形式告诉学生体育锻炼的好处以及能够给学生身体带来的益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体能训练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慢跑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在慢跑的过程当中应该如何去调整呼吸才能让身体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然后教师可以做示范让学生一起跟着学习。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理论性知识,同时也做到了实践理论相结合。更好地带动学生对于体育素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实践与教育相结合且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训练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体育素质教育的魅力和训练的作用与意义。在锻炼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耐力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到正确的锻炼技巧,有利于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五)运用科学的体能训练方式

与其他课程相比,初中体育课程安排的时间较短,体育训练活动开始之前还需要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这极大程度地压缩了学生进行户外运用的时间。为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最短的时间组织课堂训练活动,是每个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在传统思维中,部分体育教师认为需要加大学生的训练量,唯有训练量得到保障学生才会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传统的单一训练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学生兴趣的培养。体育训练应当是一个强健体魄的过程,过度的训练只会增加学生的身心负担,因此,科学的训练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力量训练为例,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动作讲解,并告诉学生力量训练的主要方式,如深蹲、俯卧撑等,并由教师进行动作分析、讲解。之后,教师让学生对其进行模仿,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科学的方法、态度、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六)设计体能训练竞技比赛,提高训练潜能力量

体育课堂的体能训练与其他科目的学习不同,其他科目每天都会有新的学习内容,而体能训练相对枯燥,可能一个动作就要练习几节课,甚至是一个学期。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可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体育竞技赛的特点,通过游戏式的体育竞技赛,提高体能训练的训练效果,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教师可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爱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体育竞技赛。竞技赛的内容应以体能训练为主,有效增强学生体能。如,想要增强学生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协调性,教师除了日常指导学生练习,为改善学生因枯燥而不愿练习的情况,就可通过举行体操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这样的协调性竞赛,教师设计好主题后,就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的形式,自主进行练习。通过多样化的自主选择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可以有效完成竞赛并取得良好的体能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竞技比赛的热情,使初中体育课堂学生的体能训练目标高效率达成。

学生进行竞赛时,教师可针对学生参与的形式,设为个人奖项与团体奖项两个竞赛评价模式,学生以个体形式参加的,就用个人标准进行评价奖励,以团队进行参与的,就用团队标准进行评价奖励。评价与设置奖项的目的,一方面为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竞赛的仪式感,继而乐于参与其中,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取得良好的体能训练成绩的同时,激发出学生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并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某种运动潜能,以达成体能训练竞技活动设计的目标。

(七)构建多方协作空间

多方协作的空间的意思是联系家校社三方面去共同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环境,以供学生进行体能加强训练,因为学生在学校中更多的注重对自身学科类知识的学习,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就可能出现锻炼锻炼应付了事的状况。因此要求家庭和学校要共同改变这一现状,能够重视起体育和学生的体能训练,让学生也重视自己身体素质方面的提升,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体能训练途径。

例如,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在学生体育课上和家庭生活中进行多方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知道学生基础的体育锻炼信息之后,教师就需要协调多方来设计合理的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加强体能训练。如果是先天条件和身体素质好,并且一直坚持自己身体锻炼的学生。教师就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干涉,可以将科学的锻炼方法教给这些学生,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讲究训练技巧并持有科学的态度进行锻炼,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平时不注意锻炼的学生,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合作共同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适时地向学生传授一些锻炼的方法,进而使他们自己开始重视体育锻炼,并加强自己体能的训练。

(八)设立鼓励奖励,增强合作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来看待事情。如果在这时候强制让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状态。在体能训练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来指导他们的体能训练过程。教师也可以按小组模式进行训练,使体能好的同学和体能相对薄弱的同学进行搭档,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到体能相对薄弱的同学增强体能,也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友好情谊的建立。最后教师在进行小组评估时,可以对进步比较大的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其他小组也要采取鼓励式教育。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和价值,体能训练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课程学习。因此,学校、教师、家长需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不断进行课程设计的创新,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