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王 伟
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法宝。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包括利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网络视频、学科数据库、网络文献资料库等工具来提升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种可跨学科的技术形式与教学方法要素。基于信息技术下工具的运用极大地为教育创新提供了保障,让整个教育创新有了新的定义和方向,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学习美术课时,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综合处理,因此教学信息的处理变得更加多元化、集成化,互动性更强,如此学生对其接受程度就会明显得到提升。通过这种方式能明显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能让场景发生转移的特征实现的。本文通过对信息科技服务于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研究,探讨其中的重要方法。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正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基于多学科的融合主题式教学设计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真实的场景指导学生的各科学习,学生在实践中也获得了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加具备知识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显然,基于多元学科融合下的教学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而国内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为基础,构建完整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体系,并进行学科融合教学评价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学科的主题式教学设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强调该学习是以学习主题为基本内涵和中心,结合学生发育和思考水平构建多个学科的教与学的策略,开展主题教学探究和实践活动,且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统筹以及垂直和水平统一的教学模式。跨学科主题式实践活动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统一,将单一的知识和多元的学科内容进行协调,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在实践中提升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小学进行某项具体的学习活动时,可能会涉及学习课程设计(数学、科学)、观察(科学、语文)、统计(数学)、访问(语文)、种植(劳技)等实践活动,这些交叉学习行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以书面教学为主,没有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也没有将其与相关学科的课程模块融合。但信息技术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与价值,且碎片化的知识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如利用图文并茂的创新教学形式,效果非常明显。大家利用这些形式,改变原来单一、枯燥的学习内容,让原来灌输式的素养语言培养模式得到创新。有了信息技术的渗透,学生们对学习的好奇心必然会得到增强,同时学生的学习动力将得到有效的提升,更加专注于学习,这是趣味的中学数学教育形式在其中起到的有利作用。
2.帮助训练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则可以有更大的资源和手段优势实现对教学质量效果的评估,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信息技术主要通过多媒体终端、网络平台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等引导学生思考,其好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对学生而言,其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思维模式,借助课堂观察、发现世界的美好,并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可将多媒体与学校培养在课程教案设计中相互结合。当今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设计中教师可利用新媒体以及平板等教学终端设备来改变原来单一的教材资料和书本教学形式,使教师能够全面利用多媒体与互联网的功能,让学科知识以多元的形式被呈现出来,形成更为有效的场景化模块,使学生能用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方式理解,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总之,教师结合互联网多媒体视频进行教学,引导大家融入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接受,吸收所学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信息科技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信息与科技无处不在,并贯穿于各行各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比如车辆收费、车辆导航、红绿灯调控等,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与现代科学的融合,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实际案例对其进行生活教学。
借助信息科技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起到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作用。利用网络课程、视频、媒介平台引导孩子在家庭制定科学的作息表,同时还能提升孩子的绘画水平。例如:以疫情期间我班开展的“云上学生一日生活学习设计”为例,培养学生主动遵守科学的一日生活劳动成果为目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大家开启了“宅家”的状态,这时家庭就变成了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孩子们在家过得规律有意义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除了每天五分钟的微课以外,怎么才能远程让孩子们养成科学规律的作息呢?我发布了“云上学生计划”,一起来做一做自己的“策划师”吧。向学生们和孩子们发出了邀请。
具体案例如下:
分析:根据年龄特点和劳动能力,低段组设立“剥蒜”“穿系鞋带”“整理书包”“叠被子”“洗手绢”等板块。高段组设立了“缝扣子”“包饺子”“编手链”“包书皮”“叠被子”“制作蛋挞”“整理书桌”等板块。并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这是一次很好地营造家校共育气氛的契机。教师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科学一日作息的指导,引导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学校、家庭共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宅家期间能够有意义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过程:
1.汇报劳动过程。
通过教师的建议,指导家长和学生共同讨论计划一日生活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计划用图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为了多组,在腾讯会议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
2.设计劳动成果。
通过分组的视频讨论,设计前,孩子们能和朋友们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有的使用水彩笔,有的使用彩铅,还有的会贴一些漂亮的贴纸作装饰。有的要画一个爱心的边框,有的要用虚线来画一个边框。
3.展示我们的劳动成果。
通过腾讯会议,孩子们纷纷展示了自己设计的劳动成果,并且骄傲地说着自己的安排,有的孩子说喜欢自己设计的劳动成果,且都按照劳动成果做下来了,有的说觉得每天跳绳有点累,如果不是每天跳就好了,还有的说最喜欢画画,但是画画的时间有些短,想增加一些时间……
1.自然科学学习。
2.数学学习。
利用网课资源,如今很多孩子很早就接触到了互联网信息。因此教师在课程教案设计中要善于借助和利用新媒体以及平板等教学终端设备,改变原来单一的教材资料和书本形式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互联网多媒体视频进行中学数学图案培养的展示,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来辅助。举例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加法结合律时,不能仅仅通过一个例子来得出结论,需要采用更加具体、直观的方法来进行讲解,而是应多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且每举一个例子,就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和图形的方法来尝试进行解题,如(2+3)+5=2+(3+5),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具体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结合律。通过比较先把2 和3 相加再同5 相加,和先把3 和5 相加再同2 相加的结果相同这一点,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进一步地,可以发现这些例子的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终,可以通过这些例子得出加法结合律的结论。
3.语文学习。
学会利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提前利用信息化平台对课程知识有一定了解,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软件以及多媒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共享,真正将课堂搬到场外,但又因有信息技术支撑,使得这种模式可以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预习提供工具化的辅助,为延伸知识带来较好帮助。此外,要多利用微课,微课的作用在于变革教育方法和手段,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方法都是以带或教为主,且主要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了新媒体设备,可以借助网络和多媒体设备使教学更为专业,实训教学效果自然也更好。此外,从另一角度看,通过相关形式的改革,在知识传播方面,学生实训教学更加注重基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的视频微课,总结提炼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同时也符合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
1.音频与视频艺术展播。
数字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首先要考虑教育的载体和形式,考虑音乐是基于声音和乐曲的知识授课,所以需要应用线上音视频展播这一模式,在线上平台上使用音频和视频通常可以为音乐教育提供更好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平台,让学生通过现场或远程的形式接收教师在教室或其他地方所呈现的音频和视频内容。在线上使用音频和视频可以使教师将富有浓厚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的氛围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同时学生也能同时掌握和了解更多的音乐演唱技巧,因为线上音频的效率和速度更快。总之,上网课能进一步利用云端技术和系统实现音频与视频的结合,让不在学校教室的学生进入网络教室,观看教师的授课和音频的展示,进而增强对音乐知识的领悟能力与理解能力,这种网课形式教学能达到不错效果,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在扬州运河中,北部与京杭大运河相连,南侧直接通过西瓜洲而入江,总排涝的面积达到105平方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扬州运河具有排涝、防洪、活水、引水、航运等多种功能。但是,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扬州运河的部分河段中,其两岸的生态环境、水质等,都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例如:在高旻寺、黄金坝这一区间内,一共存在66个排污口,另外有7条支流的水质在受到污染的条件下,直接排入扬州运河中。在扬州运河的东岸,存在很多化工厂、农药厂、制药厂等,其在经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并排入扬州运河之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一区域的水流速度慢,所以自我净化能力不足,无法保证扬州运河的水质达到旅游的要求[1]。
2.数字化美术艺术教学。
融合多媒体和色彩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条件下,多媒体可以为课程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通过将图片和视频技术与文字、图片、照、声音、动画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色彩教学提供更直接的指导。将新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美术图文形式更为生动,为学生带来更有趣味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课本中的色彩。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色彩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让色彩能够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理解课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增加图片的动态感,将事物的现象与过程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1)教师选择红色的卡纸做背景,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楼房、太阳和云。色彩对比越明显越能表现出画面的动感。
(2)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创作一幅有动感色彩的画呢?现在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画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或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彩色纸拼贴的形式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创作,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并在亲身实践中有所思考,有所创新。
教师:选出一幅动感不强烈的作品让大家评价,并将部分色彩进行现场更改做出反差效果,然后,学生自评或他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对学生及学生作品肯定、鼓励,并提出建议,为学生的发展而评价。
多媒体技术在跨学科主题式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传统的跨学科主题式教育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扩展,通过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的知识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乐感与想象力都有很大帮助。鉴于跨学科主题式学科要素在小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跨学科主题式培养提出的有效建议,对跨学科主题式学科要素在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与策略应用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其含义、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其中的理论,提出了目前跨学科主题式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深入分析了相关的原因,希望以此为小学生素质跨学科主题式培养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