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培养多声音乐感知力的教学策略与有效途径

时间:2024-05-08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 毕秋娟

多声音乐感知力是进行合唱、合奏等多声音乐表现的基础。结合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本文提出的培养多声感知力的教学策略是对现有教材内容的创造性运用,以教材作品为素材进行生发与拓展。培养多声感知力的有效途径具体表现为:节奏声势、乐器参与、卡农练习、多声部发声训练、纵向式聆听。在听、唱、奏、创的丰富活动中,充分启发学生的多声音乐思维,实现多声感知力及相关综合能力的提升。

多声音乐是不依靠单一旋律,以多条旋律同时进行形成织体从而组成立体乐音形式的音乐过程。其形式内部有着数学比例般严整的形式、框架和结构,将情感、艺术形象以纵横立体、网状秩序性的乐音表现出来,内具逻辑性的秩序感和规律性,外具形象的空间张力和情感表现力。音乐教材中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建立在多声思维体系下的主调音乐或复调音乐。苏少版初中教材将二声部合唱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积极创设条件开展全员参与的班级合唱。可运用模唱、手势辅助、声部叠加、音程构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感知能力和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在演奏方面也提出要能较好地与他人合作演奏多声部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音乐诉诸人类的听觉感官,因此纵向维度音乐感知力的培养是多声音乐素养形成的基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多声感知力呢?除了组织合唱与合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具元素性、有梯度、多元化的活动能融入教学呢?针对这一课题,笔者给出的策略是以教材内容为素材和基础,针对作品自身的音乐特征进行有效延伸与开掘,结合不同作品的形式感来创设训练内容,从而指向开发多声音乐思维的核心素养。

一、节奏声势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比旋律更基础的音乐要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而旋律一旦脱离相应的节奏则面目全非。元素化的节奏与声势是培养多声感知力的有效基础,在这一领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案例与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利用乐器或声势的丰富音色即兴编创元素化的节奏模块,通过进行有序、纵向的叠加,形成具有丰富纵向形态的音响结构。教材中不少作品内声部具有规律感的节奏框架,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关注这样的内在结构,并以此组织节奏编创。伴随主调旋律的流动,学生边听、边奏或创编。例如,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这首作品有规律的节奏型作支撑,是切分节奏:×××××,学生可以在熟练掌握大切分节奏型的基础上,跟随音乐开展声势活动,或根据这一基础的、贯穿式的节奏型再次叠加节奏声部(谱例1所示),可以是乐器,也可以是身体打击乐,声部的叠加形成丰富的音响层次。因为它们都是简单的元素性节奏,并且与乐队的内声部织体有一定重合,所以操作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这一方面实施了类似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元素性节奏合奏,锻炼了学生的多声音乐合奏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深入音乐内在节奏织体,学生对作品的欣赏不再停留在主调旋律的感知,而是深入纵向层次的感受中,对音乐的多声体验感随之深入。

谱例1

此外,当学习到某些新的节奏型时,学生不应只是满足于掌握并记忆,将歌曲唱会就完成,而是可以将其作为编创活动的素材,开展多声部的节奏编创活动,从而学以致用,释放艺术潜能。例如,学唱《念故乡》(苏教版七上)这首歌曲时,里面的附点节奏贯穿全曲。唱会歌曲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音乐的核心语汇——附点节奏,来实施编创活动。首先,出示不同的节奏型卡片(如图1 所示),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节奏组合编创,呈现一段四小节的节奏谱,其中必须包括附点节奏,同时要体现一定的韵律美。其次,展示与评价之后,乐句开始纵向叠加,学生要思考自己创作的节奏谱以怎样的方式与别的声部配合,形成层次鲜明、繁简得当的立体结构,这就涉及对多声织体的审美力和创造力,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最后,展示环节,学生可以选择编配不同音色来丰富声音的层次感。在多声编创活动中,学生体验了一把小小作曲家的思维历程,这种学中玩、玩中学的活动既有趣味又有挑战性,在审美与创造中拓展了教材内容,深化了教学目标。(多声部节奏编创谱例如图2所示)。

图1 节奏型素材卡片

图2 多声部节奏编创谱例

二、器乐参与

演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室里如果摆上丰富的乐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课堂乐器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两种乐器演奏技巧,而是通过乐器的演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参与音乐。课堂乐器可以发挥辅助教具的作用,像前文说到的节奏元素创编,就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来实施,如碰铃、响板、木琴、沙锤等,它们各自丰富的音色配合节奏的叠加,音响效果一定是丰满的、立体的。声势伴奏配合音乐的聆听和乐器的加持是再好不过的现场小乐队了。更重要的是像竖笛、口风琴这类简单易学的吹奏乐器,还应充当教具使用,为提升多声感知力和合唱水平助力。

合唱对演唱者的音准和听力的要求更高,合唱音准的难点往往出现在人的横向旋律的听觉感被融入多声混合的音响后,很容易迷失方向,使内声部成员找不到自己的旋律,甚至出现唱到其他声部里去的情况,而乐器的辅助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不同乐器各自有着自身的音色特点和可辨性,使人很容易在混合的多声音响中分辨出属于它们的音乐线条;另一方面,课堂乐器技法简单,没有音准困扰,初学者只要能够奏出一些音符,就可以塑造出准确的音乐线条,相互配合就能演奏音准较好的和声音响,利用它们来辅助聆听或开展创编,可以说是再好不过了。例如,学唱二声部歌曲《杨柳青》(苏教版七下)时,其声部采用了支声复调的作曲方式,两个声部在节奏上没有重叠性,各自有横向发展的独立感,从而形成复调形式,双声部演唱配合起来较有难度,可以尝试让学生改用吹奏口风琴的方式来演奏低声部,另一组人演唱高声部。经实践检验,这样的方法使合唱过程变得轻松很多,因为之前有演奏时的听觉建构,将听的感觉和声部配合的感觉迁移到演唱中来,合唱中声部迷失的问题迎刃而解。这样一种结合乐器演奏来学合唱的方式,让合唱教学免于顾此失彼的尴尬,学生在乐学、会学、梯度渐进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多声音乐感知能力,也体验了合唱的乐趣。

三、卡农练习

“卡农”原意为规律,是复调音乐的手法之一,现在称为轮唱或轮奏,即相同旋律错时出现,从而形成此起彼伏的复调音响。卡农在横向上有着延展性和独立感,纵向上具备丰满的和声效果,用来培养多声部听觉思维是很有效的训练内容。轮唱曲要选择简短易唱的旋律,因为短小所以容易记忆,没有识谱的顾虑,唱会单声部以后即可以叠加成多声部音响。比如,《我和你》《茉莉花》(苏教版七上)等此类曲调短小的歌曲,其中乐句可以作为卡农练习的素材。卡农练习不仅局限于歌唱,也可用于乐器,比如用竖笛吹奏一段简短的旋律,让学生分组进行轮奏,再辅以打击乐器加入固定节奏型伴奏,这样组合的多声部小合奏一定很精彩。卡农练习最好采用清唱的形式,这样各声部关注的目标是协调好音量和音准,实现整体的和谐统一。学生在演唱和演奏自己声部的同时,由于声部的交错关系会自然听到纵向维度的、有层次感的多声音响。作为合唱合奏的预备练习,卡农练习无疑是很好的铺垫。

四、多声部发声练习

就教学者而言,开展合唱活动比多声部节奏活动要困难,究其原因在于合唱对演唱者在纵向维度调适的音准能力有严格要求,系统中某些音准参数上的偏离会带来整体框架的坍塌。如果将合唱或合奏简单地理解为将自己的声部练熟,然后进行叠至拼搭,就没有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下孕育的音乐思维是单线的、横向的。而多声音乐的魅力在于各声部不是孤立的,都服务于整体的美,整体美的呈现来自部分间互动形成的关系形态与比例结构,如音准和节奏的对位、音色、音量等。演唱是互动关系,是聆听与调整的过程,开展多声部发声练习很有必要。练习的速度一定要慢,用平直、延续的母音,因为长音为声部间相互倾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这样的练习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哪怕通过练习练好了一到两个和声,学生是有深刻体验感的,在后面的学唱或演奏中会将这种体验感自然地融入进去,主动地关注整体音响及自身倾听状态。低声部先进入,然后保持音量,高声部根据低声部的基础加入进来,彼此间倾听塑造和谐感。最好从三度音程入手,慢慢拓展至其他各种音程,最后尝试声部叠加演唱和弦及转换连接。

学习合唱歌曲时,教师可以将其中起支撑作用的主干音程提炼出来,形成简短的和声连接,配合上合适的母音创编针对性的发声练习,这样在发声训练的同时,既解决了歌曲演唱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多声听觉感知力。比如,学唱《划船曲》(苏教版八下)时,歌曲B段为二声部合唱,声部纵向关系多三度音程,横向有八度大跳,速度快且活泼流畅,想在短时间内掌握好并非易事。学唱之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发声练习,其双声部旋律提炼自歌曲的主干音程,由于音符延长,学生在感受均匀气息的同时,对和声感也有细致体验。当进行到合唱环节时,由于之前有过针对性训练,难点解决得很轻松,只要在原有和声框架上配合速度与咬字,歌曲的和声美自然呈现。有了优美歌声的正反馈,学生对多声音乐的参与热情与日俱增。(《划船曲》双声部发声练习谱例如图3所示)

图3 双声部发声练习谱例《划船曲》

五、纵向式聆听

培养音乐多声感知力,除了节奏活动、乐器活动、歌唱活动之外,还有启发纵向思维的聆听活动。活动的素材同样来自教材,教材中包含很多经典名曲,尤其是交响音乐作品,其表现力离不开肢体、配器、和声、复调等多声音乐要素的精彩互动。受传统的线性音乐思维影响,多数欣赏教学只专注音乐形象、音乐主题、曲式结构这些显性要素,而对主调旋律之外起重要作用的“绿叶”(复调、织体等形式语言)则忽略不计。要知道音乐的多声之美在于“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是形式之美,结构之美,其表现力更源于纵向维度构建的整体形态。教学目标不但要感受分析横向发展的音乐主题,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纵向维度中的层次之美。

首先,在音乐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通过有目标的、渐进的问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并感受。例如,管弦乐《奥林匹克号角》(苏教版七上),这首作品音调激越且气势恢宏,其情感高潮和精神内涵就是通过声部、音色之间的交互感表现出来的,立足音乐本体的聆听才是对作品真正的尊重和欣赏。其次,具体层次可以这样设计: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发现现段的主旋律与前面哪一段主题相类似?”学生回答:“是B段,但气氛上不一样了,前面是舒展、大气、包容的感觉,旋律再现以后变得张扬和震撼。”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这里有没有其他的声部在起作用呢?这一次大家关注主旋律之外的音响。”带着问题和期待进入第二次聆听,学生发现原来其中的打击乐起了重要作用。开头小军鼓的鼓点节奏在这里再次敲响,节奏型相较之前变得紧凑,力度逐渐增强。第一主题中的号角音调以频繁转调的方式穿插叠加进来,A段、B段出现过的音乐素材再次汇聚,彼此间交相呼应、此起彼伏,呈现出海纳百川、群星汇聚的气势,怪不得听起来令人热血沸腾!最后,以多声部声势活动来深化聆听体验。A组学生拍击鼓点节奏,B组学生用竖笛演奏主旋律,C 组学生拟声模仿号角。通过逐层递进的纵向聆听活动,学生对管弦乐的形式语言有了深刻感受,从“能”听音乐,走向“会”听音乐,“会”听交响音乐,让音乐欣赏真正走进音乐本体和形式之中。

六、结语

总之,本文列举的几种多声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多声音乐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基础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教师要根据教学曲目本身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学段、能力和心理特征,结合适合的素材和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多声音乐的美来自音响之间的不同,而巧妙的不同创造了新的和谐。“和而不同”的音乐活动为我们呈现了全面立体的音乐之美,“和而不同”的丰富音响让音乐课更有趣、更精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