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8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小学 李迎兰

伴随学科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应用与落实,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过程进行了完善和调整,其中阅读环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展阅读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与分析能力,是培养发散性学习思维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在新课改政策应用的过程中探索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而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强调将有关联性的文本联系起来,在对多篇文章的整理和归纳中增加对文章写作技巧等特征的了解,以便切实掌握更多阅读分析技巧。因此,教师应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在总结以往阅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新阅读教育模式,激发学生深入解读教材文本的兴趣,促进其语文学习技能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阅读质量与数量的双重提升。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教育阶段,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需要先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主观思想的驱动下能主动参与实践学习活动,明确学科知识的本质,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开展学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通过将群文教学策略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借助新颖的阅读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在提升学习专注度的基础上增加文本理解深度,有助于激发深入探究文章内容的兴趣,便于为学生后续开展更深入的阅读探究奠定基础。同时,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可以依据对学生语文兴趣点的了解设计个性化的阅读议题,既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语文学习需求,又能挖掘阅读学习潜力,使其在主动探究中完善思想认知和学习品质,有助于为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更多空间。

(二)扩展学生语文知识面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部分语文教师普遍关注学生阅读与写作技能的提升,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使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始终处于紧张沉闷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有效记忆与理解知识。而通过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能很好地弥补以往教育模式的不足,能借助不同主题将相关的阅读文章串联,便于扩展学生语文知识面,能在增加阅读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现今学科教育体系中,群文阅读的最大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在自由积极的学习环境下探究阅读内容,在实践交流中强化学生语文素养。因此,能加深学生对阅读核心主题的认知,能在分享和表达观点的过程中挖掘阅读文本的本质,便于整体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是建构语文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群文内容,确保阅读教学质量

在现阶段,学科教育正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阶段,各学科教师普遍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建构高效教学课堂的方法,希望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将阅读文本进行优化组合,能确保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性。在现今语文教育课堂中,群文阅读主要指将几篇文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对比联系的过程中加深对同类型文章的把握,全面提升阅读理解深度,而群文阅读内容的选择是发挥阅读教学价值的前提。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推进阅读教学环节和提升教育质量,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内容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应确保群文阅读内容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促进其能力的全面提升,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如果选择脱离学生知识范围的内容,只会增加阅读教学的难度,加重教师语文教学的负担。二是应以教材为基础选择群文阅读内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就是建构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课堂,如果偏离教材选择学习内容,只会使阅读教学形式化,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语文阅读的本质规律。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本课主要讲述一个老屋发生的故事,掌握利用语言描写突出事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发挥想象力预测下一部分会发生哪些故事,结合句子“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体会老屋善良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由于本课文章以故事性内容为主,因此教师应合理选择群文阅读文本,可以联系本单元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等几篇课文开展群文阅读,这几篇文章都是以描述故事为主要内容,在题材和体裁方面有较高的相似性,需要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思维的发散。通过综合分析几篇文章,学生对故事类文本的写作语言会有一定了解,能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为完成故事文本写作提供参考,使学生能准确梳理故事结构,增加对主人公形象的深入理解,便于更好地体会文章情感,确保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二)合理构建阅读框架,发挥群文阅读价值

在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无法准确掌握阅读分析技能和阅读理解切入点,是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也是阻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应用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对教材阅读文本的把握和学科教育目标的理解,合理建构阅读教学框架,以阅读框架设计为引导帮助学生积累语文阅读的有效方法,以便发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推动建构高效阅读教学课堂。而在当前语文教材中可以发现,单元课文的选编都是以特定主题为参考的,为此教师在建构群文阅读教学框架的过程中,可以以单元主题为指引,通过对单元文本的优化组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并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理解能力。同时,在阅读教学框架的指引下,教师在指导学生群文阅读技巧时应注重保细节,依据学生学习状态和思想认知的变化调整阅读教学框架,使其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写作结构与人物形象,增加学生对阅读本文细节的理解深度。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为例,本课应了解盘古为避免天地合在一起,用身体进行支撑最终创造美丽宇宙的故事,着重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结合句子“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与人格品质。本篇课文的内容属于古代神话故事,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以神话故事为基础,引入本单元其他文章如《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为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在开展以神话故事为核心的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或导学案的方式建构本课阅读教学框架,引导学生利用导图分别梳理几篇神话故事的发展经过和结果,着重分析神话故事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对比中西方神话的差异。随后教师还可以依据几篇文章的共同点和阅读理解的难点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古代英雄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文章语言描写的精妙之处,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效率。

(三)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提高阅读教学成效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不同的教学问题,能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写作顺序的把握,有助于更快地记忆阅读学习要点,能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升阅读学习效果,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解读教材文本,并结合自身教育经验围绕本文内容提出多元化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帮助学生把握群文阅读的联系性,避免出现阅读教学形式化模式化的问题。但小学阶段学生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文本阅读知识,由于小学生家庭环境和思维认知模式的不同,其语言理解和归纳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精心设计群文阅读教学问题时,应考虑小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提出与其接受能力和知识面相符合的阅读问题,并确保群文阅读问题的阶梯性和层次性,使语文阅读教学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推动深度学习课堂的建构。同时,还应从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角度思考问题的设计方式,确保教学问题不偏离阅读文本的内容,使学生能更快发现几篇阅读文本之间的共性,促进学生学习思维拓展与语文素养的提升,以便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本课主要了解炎帝小女儿在游东海时不慎落水后化为精卫鸟,每日衔树枝只为填塞大海的故事,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词和语法现象,结合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体会精卫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精卫填海》的题材特征选择本课的群文阅读材料,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引入教材内的文章如《盘古开天地》,还可以拓展教学视角,将《神农炎帝》《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等课外神话故事引入并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这些文章都是描写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主题,其中隐含着民族精神和文化现象,以这类文本为主要内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便于产生深入探究神话故事的动力,学生会自觉利用课后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在阅读讲解过程中,由于这些文章都出自《山海经》,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精卫的身份是什么?通过联系几篇文章你能了解精卫填海的起因吗?”以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学生确定分析神话故事文本的着手点,能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意识。

(四)丰富群文阅读载体,拓宽语文阅读视野

在以往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只能以文字符号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对语言文字进行阅读,以达成总体阅读教学目标。这种教育形式虽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内涵的理解,但容易引发学生畏难心理和抗拒情绪,不利于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和独特性。如果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基础上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只能增加学生阅读理解的负担,会进一步加重语文教学的枯燥感,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是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信息化教学设备引入阅读课堂中,借助丰富的群文阅读教学载体,提升语文阅读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积累更多有效的阅读分析技巧,领悟阅读同类型文章的切入点。同时,在应用信息技术丰富群文阅读载体时,教师还应从仔细观察学生阅读过程,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阅读疑问,拓宽其语文阅读视野。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为例,本课应了解在乡村五口之家共同生活的画面,掌握用白描手法刻画生活场景的写作方法,分析词作中不同人物的形象,结合句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颂。在本课群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本单元《乡下人家》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两篇文章,通过阅读同类型的文章加深学生对田园题材文学作品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记录田园生活的视频,并播放几首诗词的朗诵音频,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和声音想象几首诗词的意境,感受田园生活的舒适与自由。随后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合理把握诗歌朗读节奏突出情感,加深对作者写作心境的把握,借助丰富的阅读教学载体,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体验感。

(五)合理设计教学结构,创新文章阅读形式

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文章体裁和阅读主题的不同设计多样化教学结构,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群文阅读文本,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文章结构,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从横向角度看,语文教学结构包含阅读教学目标、教育主题和教学手段等几个相互影响的要素,而从纵向角度看,主要包含教学计划、活动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等几部分,因此教师可以综合以上几种教学影响因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结构的设计。同时,教师应参考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设计教学目标,并对阅读教学各环节进行优化,强化学生对阅读技巧和文本主旨的理解。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为例,本课主要了解猫古怪的性格特征和懒散的步伐,掌握用不同修辞手法描绘事物特征的写作方式,分析作者描述猫可爱在哪几方面,结合句子“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主题和选择教学媒介三个角度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呈现《母鸡》和《白鹅》等几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几篇文章动物形象刻画的异同点,在阅读中厘清叙述脉络,以便达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质疑与思考中把握文章叙述结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率。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助于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学习体验,是提高阅读分析和文本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用不同方式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注重提升文本阅读质量,使学生能准确把握文章内涵,提升语文学习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为全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