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锻炼良好习惯家校携手事半功倍

时间:2024-05-08

□赵碧香

近年来,“亚健康”危害到了不少人的身心健康,更令人忧心的是,许多中小学生小小年纪便因疏于运动而影响身体健康——过胖或者过瘦,身体素质差,小学低年级就戴上了眼镜……种种情况让家长忧心,也敲响了警钟——帮孩子养成运动好习惯,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是学校和家长刻不容缓的责任。

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家校合作重引导巧培养

玲玲的妈妈是一位“严母”,从小到大,玲玲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考好成绩”。妈妈仿佛终日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关注女儿的学习成绩,甚至鼓励女儿跟体育老师请假,目的是留在教室里复习功课。在妈妈的引导下,玲玲一心只注重学习,她从不主动锻炼,也不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因为这些事情在妈妈眼里都是“不重要”的事情。玲玲的学习成绩也确实如妈妈期盼的那样在班里名列前茅,然而,在五年级的一个冬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那个冬天天气寒冷,玲玲经常生病,不是感冒,就是咳嗽。原来,因为长期不注重锻炼,玲玲的身体抵抗力差,特别容易生病。玲玲的身体情况让她不得不经常请假,妈妈担心女儿跟不上“大部队”,却也只能悔不当初,干着急。

的确,重文化课程、轻体育锻炼的现象在很多家庭中依然存在。重视学习成绩虽然没错,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为持续性的学习保驾护航。同时,体育运动可以磨炼孩子的心智,帮助孩子养成乐观阳光、积极开朗的性格。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体育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达到育心、育智、育德的效果。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体育锻炼,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引导与培养,帮孩子养成热爱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在引导和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问题上,如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觉得家校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教师要引导学生家长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并教给他们体育锻炼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采取讲座的形式,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同时邀请专业体育人士和医生,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使家长认识到体育锻炼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我还教给家长不同的锻炼方法,鼓励他们在家中运用这些方法带领孩子进行锻炼。比如: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我在讲授方法时,着重向家长介绍体育游戏,如室内虚拟跑、趣味折返跑、蚂蚁搬家、家庭保龄球等。体育游戏生动有趣,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锻炼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多样体验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注重体育运动的科学性

家长在培养孩子体育兴趣爱好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如果家长为孩子选取的运动项目与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不匹配,不仅不会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可能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家长在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注重体育运动的科学性。

在体育运动中,有些“细微末节”的准备工作或放松训练,看似“无关紧要”,却会对运动效果产生很大影响。例如: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家长觉得跑前热身太耽误时间,在带领孩子跑步时省略或忽视了这一环节,导致孩子在跑步中受伤;有的家长觉得跑后拉伸没有必要,允许孩子跑完后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休息,导致孩子突然抽筋,甚至第二天肌肉酸痛,行走困难,这都是由于不科学的运动造成的。因此,在带领孩子运动时,家长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只有科学的体育运动才是健康且完整的运动。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发现还有一些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运动项目时喜欢“人云亦云”,什么运动项目报名的人多,什么运动项目热门,便鼓励孩子参加什么运动项目,但忽略了孩子的身体条件。有些孩子体重超重,家长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跳绳,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跳绳,结果长时间跳绳对孩子的膝盖产生了不可逆的损伤。还有一些孩子体质较弱,身材瘦小,如果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体质训练,一上来便让孩子参加高强度的球类运动,很容易造成孩子骨折。

在体育锻炼中,家长要树立深度陪伴的意识

体育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在一节课中,部分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身体发育。想要让孩子科学、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与教育。陪伴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是一项良好的亲子互动,需要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和孩子的互动以及见缝插针地进行教育。

在体育锻炼中巧妙进行德育渗透。孩子难以坚持一项体育运动,不是孩子不喜欢体育锻炼,而是因为不愿意吃苦。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而且是精神上的磨炼,家长要把握好教育时机,在促进孩子坚持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向孩子渗透思想教育。以跑步为例,有些孩子的目标是跑800米,但实际上跑了400米就气喘吁吁,想要放弃,这时家长要及时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鼓励孩子完成目标,并和孩子一起体会完成目标后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坚持下去,孩子便会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有家长问我:“如果孩子实在太懒了,总是不愿意运动,或者运动几下就喊累,好像对运动没有热情怎么办?”这时我会反问家长:“孩子运动时您在做什么?”孩子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家长的陪伴,想要帮助孩子高质量地完成锻炼目标,家长需要真正参与到孩子的锻炼中,而不是只站在旁边观看或监督。和孩子一起运动,不仅能鼓舞孩子的士气,而且有助于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仅如此,在进行锻炼或参与体育运动中,家长的陪伴也会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有信心有动力继续坚持。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合理安排好时间对孩子很重要。有些家长在体育运动方面不会灵活变通,有时孩子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已经精疲力竭,只想上床好好休息,家长却觉得孩子今天没有完成锻炼目标,非让疲惫不堪的孩子坚持锻炼。此时的锻炼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因此,家长在安排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合理安排时间,确定适宜的场所。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无论是学校的体育教师还是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锻炼习惯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教与学的需要,制订严密、科学、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培养和训练,在孩子准确掌握动作要领的前提下,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

只有教师和家长携起手来,才能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宋行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