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5-08

□甘肃省民乐县新天镇新天堡小学 穆好诗

小学语文教学属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基础阶段和重要阶段。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在教学目标达成上得到很好的效果,教师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重从学生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探索创新情境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出具体的对策,将优化与完善教学情境作为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在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保证学生更加积极地加入情境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且学习氛围浓郁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感知语言。如此,语文教学活动会更加生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全面激发,语文学习更具有效性,语文教育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使教学质量达到预期。

一、关于情境教学及其作用

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创设的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情景氛围。所谓情境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师生之间、文本与认知主体之间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氛围,从教育和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出发,创设接近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切合生活实际的适宜的情境范围,通过氛围创设将学生的认知学习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有效激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思维,从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培养情感能力。情境教学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切入点都是“情境”,强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借助于形象,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场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学能在积极的情感氛围和优化环境中顺利推进。情境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思维,纽带是情感,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逻辑思维不能同形象思维协调发展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思维品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促进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衡量,情景教学强调立足于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以调控学生的情感为策略,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得情感体验和知识发展发展为目的。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因素和情感体验,围绕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渲染、表情衬托、图片、视频、音乐、活动等创设的一系列语言情境、实物情境、生活情境、模拟情境、艺术情境等各种形式的情境,试图通过情景拉近了学生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体验的距离,使固化的语言转变为鲜活的生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达到学习语言、陶冶情操的目的,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学习,主动发展语文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问题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使用情境教学法,但由于各自的认识、方法、技巧不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情境教学法比较单调,很难吸引学生,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能使学生保持足够的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地创设各种情境范围,想方设法营造灵活、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去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各个学习环节。但由于不能立足于文本和学生实际,对有效情境营造节奏的把控不适当,导致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高,或者只是一味地强调情景的渲染,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只留下了精彩和形象的情境元素,却对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科知识,这些都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情境教学。

(一)情境教学法比较单调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识字等,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在所有的语文教学板块都要创建教学情境。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即使会对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进行充分考虑,但依然无法按照教学内容的区别挑选适宜的情境创设手段,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通过图片展示或是语言描述等手段创建教学情境,几乎不用其他的新颖方法,这就造成情境教学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在枯燥的教学情景中对教学内容讲解时,学生仅可以体会字面含义,无法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和切实的情感体验。如果不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情景氛围,会将一些本来生动有趣、丰富灵动的语文教学活动变得呆板乏味,如口语交际、课本剧表演、故事复述等,这些语文学习活动本来非常切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缺乏相关情景氛围后,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会疲于应付。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教师普遍会让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让所有学生均可以利用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得到丰富的知识。但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对师生间的沟通展开充分考虑,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没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不注意把握尺度,情景氛围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进行变化,不能合理选择适应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这样未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也未通过情境教学产生良好的体验,没有产生深刻感悟,因此,不优化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三)情景与实际生活相偏离

全面改版后的语文教材,使一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感到迷茫。当前的语文教材文本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注重语文学习环境的生活化。在以往教师对课本依赖过度的情况下,教师很少刻意创设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情景,好多语文教师都是依据教材内容展开课堂知识讲解,在课堂上很难把生活同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某种意义上使学生降低了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讲解古诗词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先对全诗进行通读,再讲解其中比较晦涩难懂的语句,在解决了字词大义后再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心情和诗词所描述的意境,进而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但是小学生生活体验少,在缺少合适的教学情景的状况下,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古诗所描绘的距离学生现实生活年代较远的场景,很难对作者心境学生产生正确了解,对古诗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降低。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教师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因素,教学中要强化创设情境意识,根据学生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景氛围因素,优化情境设置策略,认真创设丰富灵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学习和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条件,使情境教学作用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一)重视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工作

在创建语文教学情境时,既需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现状展开分析与研究,也应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发展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如此可以让学生同教学情境展开更好的融合。所以,教师应综合分析情境教学,对使用各个情境教学的效果与状态进行反思,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呈现的不足和缺陷,同时调整和改革以后的教学过程,这使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提高吸引力,也可以让学生具有更良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快地解决学习问题。教师应将优化与完善教学情境作为主要内容,保证学生更加积极地加入情境教学活动。

(二)丰富语文情境教学中的创设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认真分析和解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广泛挖掘与教学情境关联的素材,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方法,通过丰富的情境创建手段促使教学目标达到预期。

一是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看到的实物、图片、动画与情境,来创设教学情境,改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且学习氛围浓郁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在阅读教学中,主要以语言描述方式来进行情境创设,语言情境借助于学生脑海中的表象和想象发挥功能,能让学生在教材文本基础上触发创造性思维。语言创设情景中教师的语言要精练、生动、优美,能引导学生大脑中学城正确的表象,进而对语言文字产生深入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在《草原》一课的引入中,教师准备好一段丰富优美的话语,以导游的身份有声有色地讲出来,一幅美丽的草原画卷会很快展现在学生面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产生想象,产生急切领略草原景色和人情风俗的欲望。有时语言文字所蕴涵的美是图画、视频所不能比拟的,对语言优美的的文章,采用优美的语言导入和营造情景范围,会更加符合学生的情感体验取向。

二是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由于信息化教学设备具有现代化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创建情境教学手段,利用音频和视频等手段,能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其好奇心,可以把抽象、枯燥的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刺激学生的听觉与视觉,为学生直观呈现所讲内容,易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火烧云》一文时,教师可以下载收集许多的火烧云图片,可以是全国各个地域的火烧云场景,有绿草如茵的草原地区的,有雪山地区的,有黄土高原地区的,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区的,当学生看到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片,他们就会深深地被吸引,从而全身心投入阅读学习。图画内容作为教学情景渲染的主题,要求选择的图画画面要切合课文内容,画面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对学生能产生视觉冲击,达到激发学生情感情绪,渲染教学气氛的目的。这样,学生会沉浸于课文情境氛围中,在理解不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验自然景色的美、人情风物的美、传统文化的美等各类形式的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

三是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对话交际来再现生活情境,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情境创建中的学习持鼓励态度,如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描写的内容,体会课本中描写的人物思想情感,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的记忆。学生只有体验了作者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并能与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自己在情景创设中的引导作用,把握好学生情感体验的基调和节奏,同学生一道创设适合的教学场景。

四是以音乐艺术激发渲染情景,激起情感共鸣。音乐在意象创设、情感烘托、气氛渲染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特别是与文学作品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在语文教学中利用音乐艺术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氛围,能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准确理解文章主旨、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如《泊船瓜洲》一诗的学习,学生对诗人所描写的场景、景物都很陌生,对诗人的情感无法理解,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果教师不将诗歌意境置于重要位置的话,诗歌的讲解学习便会失去意义,而当教师借助于名曲《春江花月夜》来渲染气氛后,高雅而空灵的乐曲烘托下,宁静的月夜、诗人的思绪都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予以再现。美妙的乐曲能把教师和学生一同拉进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积极融入诗歌的学习状态,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三)创建生活化情景

一切学习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切合生活、适应生活,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需保证教学情境要同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体验相符合,学生需对教师营造的学习环境展开理解,提高理解速度。若是教师建造的教学情境没有让学生产生熟悉感,就会降低学生同教学情境结合的兴趣,使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对学生具体现状展开充分了解,同教学内容相结合,建立与学生生活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在讲解成语理解的方法时,可以通过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例如,“车水马龙”一词是用来形容街市景象繁华的。由于小学生理解水平与能力不高,直接从字面意思讲解,学生无法正确理解该成语的意思,这时教师如果结合一些说当中具体场景的图片和画面,先提问学生水在流动时的现象,龙在学生心中是怎样的形象,最后再由教师为学生讲解车水马龙的含义,即车子好似流动的水,马的长度能与龙的长度相媲美,学生利用想象力勾勒出繁华景象,实现理解和体会语言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场景的作用,使情境元素的作用发挥出语文学习的激发、引导、烘托、促进、渲染等作用,让学生能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整个文本所关联的情境教学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入的把握,又使之更好地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服务,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语文教学的情境教学关键是“境”,主线是“情”,能通过相关的生动、具体的语言的环境的创设,借助于情景创设,将学生的阅读、表达、写作、体验等活动融入语文学习,进而把语文学习中的字词理解、阅读交际、听说读写等相关语言学习活动融合到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借助主体参与和主动体验,切实融入语言学习中,从而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情感能力的提升,将语文教学引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和概念层次,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