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08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川中学 魏彦东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读图能力直接影响其地理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时必须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明确要求学生核心素质的培育,这也意味着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针对性教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本文立足于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分析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如何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在针对学生开展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时候,教师必须注重进行读图技巧的输出,保证学生针对地理图形进行浏览的时候,能快速把握图形中所传递出来的主要信息。为有效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图像教学法对学生开展地理教学引导,以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内化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的地理学习核心素养可以得到质的突破。同时,图像教学法这种直观的教学模式,能将抽象化的地理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另外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需要进行长期训练、结合大量实践经验。接下来本文将立足于这一核心观点,首先探究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学生读图能力培育的现实情况,然后针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展开相关策略分析。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若想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教师需开阔学生的地理学习视野,培养学生较强的图像分析及识别能力,确保小学生可以从多元化角度认知地理问题,提高地理知识综合素养。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在当前初中地理科目不受重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热情,地理学习的困难越积越多,甚至失去了地理学习的信心。同时,由于初中地理课的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地理知识学习起来不能像语数英等学科一样具有吸引力,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在学生步入初中阶段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地理的学习,在初期阶段,学生必须要快速吸收各种专业知识和理论定义,才能保证迅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支撑学生进行后续的地理知识学习。因此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活动时,会直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输出,按照课本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各类概念定义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背诵记忆的方法来进行定义的掌握。在此过程中,一些教师甚至会弱化学生对地理图形的理解培育,除了针对经线纬线等必须让学生进行图形阅读方面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其他内容学习时,会让学生进行地图的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快速把握专业化的读图技能,又会使学生在地理图形记忆过程中困难重重,最终造成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下降,甚至直接影响初中生的长期地理学习。

(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缺乏专业性和技巧性

一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图形阅读的时候,不会首先对学生进行读图专业技巧的教学,而是根据个人思维来对图形进行解读,要求学生按照个人思维进行地理图形的理解。例如,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降水和气温”。我国降水特点是时空变化大:从空间来看,我国降水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分布的总体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时间上看,我国的降水多集中于夏秋季。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的季风性气候显著。引导结合地形一节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海陆位置及地形因素的影响,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在此过程中,虽然教师对读图技巧有足够的把握,但学生如果没有进行过专业化学习,是不了解这些相关技巧的,因此教师不应直接向学生进行思维展示,而应先对学生进行读图技巧教学,让学生把握图形阅读的关键,然后再将这些技巧带入图形分析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然而,很多地理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并没有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而是一直采用零散化的独特技巧教学方法,很少将不同地理图形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地理图形的种类进行读图技巧的梳理概括,最终给予学生专业化读图技巧和经验的培育。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读图基本上靠学生个人的领悟和钻研。因此要想快速提升初中生的地理图形阅读能力,必须注重进行分类教学,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地理图形知识体系。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具象化方式来进行图形记忆

学生在地理读图能力培养前,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地理图形基础,才能在各种训练题目当中迅速把握题目的设问关键。比如,七大洲八大洋的主要轮廓、世界大洋分布图等,是学生在地理图形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要首先强化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如果采用抽象化的记忆形式,很多学生都很难对这些图形进行准确把握,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具象化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图形记忆。针对七大洲八大洋的轮廓图,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进行轮廓描绘,一边进行轮廓描绘一边进行记忆。接着,引导学生进行两两对抗,教师随机提出一个大洲或大洋让学生需要按照自己曾经临摹过的轮廓来进行绘画,最先绘画完成且相似度高的学生即为获胜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融合现当代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照片快闪功能,将七大洲八大洋的轮廓图进行快速闪烁,学生需要快速回答不同轮廓的所属范围。以这些形式都是在以更加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图形记忆,在学生把握基本图形记忆的能力后,再去引导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就会容易很多。

明确人地协调观,是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这要求学生对人与自然地理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地理观,才能从自身出发,建立全面的人地协调观,以充分理解地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开展中国农业因地制宜教学时,可以给出适合不同农业环境的情景设问,分组讨论开展教学,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地理思维。这就说明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以及地理读图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在教师讲解图的基础上进行填图、绘图。当学生对图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的地图轮廓,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巩固所学,这样初中地理教师,就能借助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纸上模仿并独立填图,最后通过投影展示效果,通过相互比较,让学生选出最佳的“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运用地理思维方式,能将地理中不同类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读图能力,还能让学生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转变对地理学习的认识,让学生形成地理学习的知识脉络。提问式思维要求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具体、明确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植被、土壤之间关系时,教师可以采取实验化教学的方式来得出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茂盛,水土流失越少。因此,保持黄土高原水土的重要生态措施是植树造林和种草。这说明初中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需要结合人地协调观,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确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从而能根据教师搭建好的情境,对课程相关的问题深入理解,并优化自己的答案。

(二)注重框架分析,运用多样化培养方式,让学生学习专业化的读图技能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工作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地理图形种类有限,只要地理教师善于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不同图形的类型进行技巧整合,快速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例如,初中生需要把握的地理图形主要包含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针对不同地理知识点设计的具体图形、世界级中国区域图。在对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进行独特能力培养的时候,教师可以仿照前面提到的具象化记忆形式,引导学生采用竞争和游戏的方法来进行记忆和理解,巩固学生对不同大洲大洋的轮廓掌握,让学生在遇到相关练习题的时候,才能迅速锁定范围;针对不同地理知识而设计的具体图形,学生阅读起来就显得相对容易。比如,通过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判断气候类型,学生只需要按照自己学过的气候类型判断方法进行,就可以迅速得出图形所传达的信息。因此,在这一部分独特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夯实学生的地理学科技基础;在针对世界及中国区域图开展读书能力培育的时候,由于这样的地图相对复杂,学生准确记忆不同的位置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划分,帮助学生把握快速锁定区域的方法。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确立大致范围,紧接着,图形里一般会标注典型的城市或地区,通过这些典型的城市或地区学生又能进一步缩小范围。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形进行浏览的时候,学生必须要掌握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快速锁定区域,明确题目所表达的关键性。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地理图形的分类归纳,针对不同图形的阅读方法进行计调整合,帮助学生形成清晰思维框架,才能迅速实现学生独特能力的培养。

学生地理思维方式的培养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对初中地理教师而言,需要注重对地理情境的构建,这样能让学生快速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环境中,如在南北资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让他们身临其境。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可视化地图的模型演示,让学生充分了解大气运动的过程以及原理,具体而言,教师先在黑板上借助地理思维方式先对本节课的思维以及脉络进行勾勒,然后让学生对宏观的地理思维方式的框架作以分析,并对其中的细枝末节加深理解。东部地区对天然气需求市场巨大,具体的原因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但能源短缺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因此对当前这样的情况,国家提出西气东输的战略规划。

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读图能力学习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教师以具体的案例,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学生对地理理论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为今后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初中地理教师需要结合地理思维方式的方式,从教学中的地理思维方式着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层次。

教师不仅要借助读图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地理知识巩固,还要在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的媒介将地理思维方式动态化。地理知识包含数量众多的位置、坐标等信息,而教师单纯通过板书教学的形式,教学效果远远不如预期。而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教师就能以地理思维方式动态化的形式将地理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将地理思维方式贯穿于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方面面。

可见,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媒介是教师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一新式教学模式在地理学科的应用逐渐广泛,而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地球的运动与气候,纯理论性的教学在此就不适用,而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凭借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太阳高度的变化,特别是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受太阳辐射的不同,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的媒介,将复杂的关系动态化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

地理学科的建设宗旨是让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并在未来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学生可以将地理读图方法和技巧贯穿地理学科的学习全过程,这也彰显了读图能力在学生初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培育,是教师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地理教师一方面要增强学生对地理基础图形的记忆,采用各种具象化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快速把握;另一方面,要注重融合现当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地理图形进行分类,把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形阅读技巧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读图思维框架,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