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换个方式,去领“双减”福利

时间:2024-05-08

□王月冰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尝试这种新型成长方式只有几个月,但已经发现,在课堂和分数之外确实还有很多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后,作为一位母亲,我很迷茫。我儿子今年10岁,刚进五年级,从幼儿园开始,我就一直带着他在前往高分的路上奔跑,目标明确,心无旁骛,现在方向却似乎需要调整,我有些懵。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些语句让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分数是硬道理”的教育方式必须更新换代了。面对新环境,我该如何做才不至于耽误孩子的成长呢?

成长福利是什么

在一次饭局上,我和一众中年人聊起这个问题。

朋友苏静笑着说:“‘双减’,肯定不是不管孩子了,而是怎么样让他们更科学、更健康地成长。”

苏静告诉我们,其实很多家长早就对孩子课业负担太重、大家一心只奔着分数去、高分低能等现象开始反思。比如几年前,她参加了一个名叫“亲子共享成长福利”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里的家长们早就抱团一起尝试“双减”,减轻孩子课业负担,远离培训机构,试着让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孩子的成长和谐地结合起来。

苏静说,“亲子共享成长福利”俱乐部成立两年多了,现在参加的成员大多领到了不错的福利。

我一听,立刻来了兴趣。周末,趁着“成长福利”俱乐部有聚会,我好奇地带着儿子去探个究竟。

丰富多彩的亲子福利

“成长福利”俱乐部里已有15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孩子的年龄从8岁到15岁不等。

两年来,俱乐部已拥有自己的项目:承包了一个小型游乐场、网球馆、茶园。我去的那天,大家正就这些项目讨论管理以及收支情况。

我惊讶地发现,15个孩子在这些项目里的参与程度一点不亚于家长们,比如接受顾客咨询、整理网球馆、策划赛事、给会员打电话、设计茶叶包装、提出销售建议等。孩子们甚至还特意招聘了多位残障人士和失业人员在此工作。

经过一番交流我才知道,“成长福利”俱乐部里的孩子和家长们,不但早在提前尝试着教育“双减”,而且已享受到了令人惊喜的福利,目前的这些小项目,只是大家一起进行的新探索。比如,有一位温先生,他和妻子都从事模型设计,每天对着电脑工作,性格内向,而女儿也跟他们一样,学习成绩好,但是体质弱,不擅交际且有点内向,平时除了学习外没有其他业余爱好,往返在学校和各种培训机构之间,生活枯燥,缺乏朝气,孩子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温先生夫妇意识到这样下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好,想要改变。老师在家长会上强调应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温先生决定从孩子最弱的体育锻炼开始调整。

于是温先生重新分配一家人的时间,缩减了孩子功课学习和培训的一部分时间,改为全家一起练网球,还加入了几个网球社团。一年后,一家人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朋友多了,身体好了,生活的内容丰富了,且夫妻俩的业务、孩子的学习都比之前更好,因为对外交流带来更多的资源与信息。另外,孩子比之前开朗了,还交到了知心朋友,一起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还有一位林女士,她之前几乎每天都是匆匆忙忙领着儿子跑各种培训班,光外语培训就报了三种。直到有一天,林女士发现儿子只会被动地接受灌输,动手和实践能力非常差,更不会主动去做一件想做的事,几乎没有自己的思想。她说儿子你怎么变成这样,儿子反驳她说:“你自己不也一样吗?买个新式拖把回来也不会用。”

林女士意识到自己和儿子都在奔赴各种培训机构的路上成为了低能的人,她决定改变现状。于是她取消了绝大部分课外培训,和儿子一起从探索一个新式拖把的使用开始,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主动探索和获取信息的习惯。比如,买回种子一起耐心养出一盆漂亮的花;添置书桌、电风扇等家具时,划掉了上门安装服务这一项,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着说明书组装;旅游时,全家一起做攻略,研究怎样拍摄和剪辑出一段完美的视频;全家一起讨论怎样去参与社区代表的竞选……

做这些之前,母子俩都是什么也不懂,满脑子浆糊,互相鼓励:“不能认怂,接受挑战!”于是硬着头皮查资料。慢慢地,林女士和孩子都知道了,除了百度,还有很多查资料和免费学习的平台,有的冷门APP更实用,他们还闯入不少有意思的社群、论坛、微信群。为了查询方便,林女士和孩子一起仔细记录下这些平台各自的优势,时间一长,孩子的动手能力、搜索和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主动意识都有明显提高,而林女士自己也被人称为“信息百事通”“搜索达人”。

有一天,公司里的重要电子设备突然坏了几个配件,维修师傅说这些配件现在市场上稀缺,只能更换设备,可全公司正为一张大订单加班加点,这时换新设备显然不现实。林女士条件反射一般地在网上搜索起这些配件来。奇迹出现了,在一个非常小众和冷门的专业论坛上,她找到了一家小公司,他们有货,便马上联系对方负责人黎先生并顺利买到了配件,帮公司解了燃眉之急,全公司顿时都对她刮目相看。

更大的彩蛋还在后头,黎先生在与林女士的交流中,敏锐地察觉到她是“搜索达人”,再通过进一步了解,诚意邀请林女士做他的合伙人,专门搜索各种冷门稀缺的或已经停产但又还有市场需求的零配件货源。现在,林女士和黎先生的生意已经做到国外,在这过程中,孩子也帮了不少忙。林女士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还收获了一番事业。

还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练琴、画画、逛美术馆,身上慢慢就多了艺术气质,有烦恼时不再只是发牢骚,而是有了高级的治愈方式,弹一首曲子,画一幅油画,连爱人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欣赏。

原来,亲子教育并不完全是负担式的耳提面命,更不仅仅是课堂知识与分数,还可以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融入孩子的成长中,实现另一种方式的减负,生动有趣,却收获更多。

换个方式成长,收获惊喜

我也受到感染,尝试从过度饱满的课业学习中剥离出时间与精力,和儿子一起加入“成长福利”俱乐部,我们一起做俱乐部的公众号,一起去养护茶树,了解茶叶文化,学习茶道。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尝试这种新型成长方式只有几个月,但已经发现,在课堂和分数之外确实还有很多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慢慢地,在儿子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比如,之前他在学习之余总想着玩网游,现在生活丰富了,网游瘾明显小了。从不爱体育运动的他,还在今年的学校秋季运动会上积极报了项目,一番认真训练后得到了不错的名次。而对我自己来说,也学到了很多,如游乐场的经营、网络销售的具体运作等。

时代在发展,带给家长和孩子的新挑战也越来越多,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难免会落后,就像“成长福利”俱乐部中那些家长说的,与其迷茫、徘徊,不如接受挑战,尝试跟孩子一起探索、成长、进步。

总之,巧妙“减负”的亲子教育路上,藏着大量的福利与彩蛋,正等着我们去捡呢,你想迈出尝试的步伐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