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巧用数学语言辅导孩子学习

时间:2024-05-08

□王焕之

如何指导家长提高教育语言水平,是许多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家长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信息和语言风格,也很重要。当然,数学教学不能和语文教学一样进行专门的朗读训练,而应该在数学语言训练中,使用融于数学知识的独特语言。那么,家长如何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孩子在学习数学中感受到轻松与快乐呢?

语言要准确规范

家长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是一个单纯的母亲或父亲,而是一位“老师”。要用老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教导孩子,探索一些实用的教学方式,注意方法和态度。尤其是家长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指导孩子,因为数学语言不像语文那样,可以用丰富的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是用准确、规范、严密、精练的语言,把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定律、概念、性质等,以特殊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且必须做到一字不差,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像我们平时说的“增加了”“增加到”“位数”“数位”等,这一字之差,就会发生本质的改变。因为数学语言的严密性,所以家长在平时辅导孩子学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应尽量用标准的语言进行指导,尤其是数学题中的一些多音字和一些习惯用语,更要读准确,否则孩子有可能因家长使用方言土语产生错误的理解。家长在做到读音准确的前提下,还要简洁明快,不用一些模糊语言,更不能啰里啰嗦、拖泥带水。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让家长辅导数学作业,就是因为家长的语言表达不清、啰嗦,重点、难点不突出,孩子听得昏昏欲睡,甚至产生歧义。例如:在给孩子讲多位数读、写等相关知识时,如果家长没有把十进制计算方法准确地表达出来,而只是说两个相邻数位之间都是10进率,就容易让孩子对十进制计算方法的概念产生误解,在实际计算中就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教给孩子预习的方法,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注意灵活处理,在帮助孩子预习时一定要语言简明扼要,千万不要模糊不清和模棱两可。

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小学阶段的家长在指导孩子数学时,语言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既不能书面语、专业术语太多,也不能口头用语用得太多,这都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相符合。只有用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表达得更加具体,把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清楚明白,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家长为了帮孩子更好地理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增加孩子的兴趣。有位家长是这样讲的:有一次,猪妈妈把三个大小一样的苹果分给小猪们吃,猪妈妈先把一个苹果切成4瓣,给了大一点的猪1瓣,小二不愿意了,喊着说:“1瓣太少,我要2瓣。”于是,猪妈妈把第2瓣苹果分成8瓣,给了小二2瓣;小三一看不愿意了,说:“怎么给了它2瓣,我要3瓣。”猪妈妈就把第3瓣苹果分成了12瓣,给了他3瓣。家长接着问:“你们知道哪只小猪分得最多?猪妈妈分得公平吗?”孩子肯定非常感兴趣,积极讨论分析,由此让孩子深入思考,总结、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家长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积极为孩子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数学环境,让孩子去思索和探究,使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家长还应认真学习数学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但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更要有运用深厚的数学素养进行语言表达,这样指导学习数学时就会让孩子心悦诚服。

巧用“无声”语言

家长除了用适当得体、灵活多变的有声语言外,还可以通过动作、手势、特定的表情和一定的体态来指导孩子学习,因为恰当地运用体态辅导孩子学习,能让枯燥乏味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当然,家长使用无声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使用手势时,不要过分夸张,要和孩子的学习内容相联系,不能做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动作而故意惹孩子发笑。二是在做动作的时候尽量要有变化,不要一个动作做很多次,孩子会感觉到很滑稽而心生烦躁。三是不要把手直直地撑在桌子上,或者手掐着腰、动不动就抓耳挠腮等,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缺乏耐心。四是做手势时不要过于突然,或者结束速度快,这样会让孩子吓一跳。总之,家长使用无声语言的时候,传达出的是一种亲切的信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和蔼可亲。

巧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平时家长和孩子都非常和谐,可以说是“母慈子孝”,家庭一派和睦景象。但每到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变得格外紧张,甚至已经到了“鸡飞狗跳”的程度。就拿态度来说,很多家长并没有做到心平气和,经常训斥孩子,甚至会说一些过分的话。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家长首先不要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要学会静下心来,和孩子细致分析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同时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拓展孩子的思维,使孩子在轻松愉悦中深入到学习中。家长还要多鼓励那些平时害怕回答问题、见到老师提问题总是畏惧惶恐的孩子,使其逐渐走出恐惧的阴影,积极融入热闹的课堂教学中。比如,有的孩子做题时总是不注意分析题的已知条件,尤其是里面的隐含条件,这样便不会找到解题思路。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可以幽默一些,让孩子在呵呵一笑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一般家长辅导的孩子都是小学生,孩子的知识储备很少,家长觉得简单的问题,在孩子的眼中可能非常难。因此,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也许家长小时候还不如孩子,所以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愚笨,也许是自己教的方法不对。家长既然决定辅导孩子,就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孩子进步是需要时间的,没有人一看就会、一讲就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