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时间:2024-05-08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三立小学 许霞

一、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一阶段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和逐渐形成的主要阶段。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捷,在教育领域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将小学数学教学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合理整合,不仅有利于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勤于思考、分析总结、发现不足、分享成果的意识和能力等,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存在错误的理念

在小学数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即服务于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技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有错误的教学理念,几乎完全忽视了教师的粉笔板书、讲授、肢体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不管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什么,都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这种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导致数学课堂乏味、单一,最终学生就会死气沉沉、毫无学习兴趣,这样既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过度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手段的数学课堂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存在错误的理念,过度注重使用信息技术。

(二)部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学校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时期较晚,导致部分教师一直没有接触过这一新技术,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对于学习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还有排斥心理、抵触情绪,不利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例如有些教师平时根本不钻研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如何整合,对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较为陌生,当学校要求上公开课时,就请一些年轻的教师帮他们制作信息技术课件。但由于年轻教师往往没有领会老教师真实的教学意图,制作出来的信息技术课件往往不能体现出老教师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面对这一现实,学校有必要改变教师的观念,减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抵触,并加强教学的信息技术学习与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设备不足或陈旧

在部分学校中,领导观念落后,不舍得花钱购买多媒体新设备;另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用的多媒体新设备的研发周期缩短,多媒体设备的陈旧化速度及淘汰率较高。这导致学校出现了信息技术设备陈旧或不足的问题。虽然有些学校确实有信息技术设备,但却是老旧版本,甚至由于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维修保养,导致一些功能缺失或无法使用,导致教师无法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学生也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情境。因此,信息技术设备不足或陈旧不利于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校需要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更新加以重视。

三、对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小学生学习在学习中对于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加之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成绩的过度重视,使得许多教师和家长在还未将知识理解透彻就强制学生进行“题海战术”,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进而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如今,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包含丰富的数学资源,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中丰富的数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如教师可以将网络中好的教学视频进行剪辑,让学生观看不同教师对同一数学知识点的不同讲授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学习小学数学,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处于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很弱、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这种认知特点容易让学生不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善用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利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来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动化。例如,笔者在教授“加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的内容时,由于笔者了解到学生在上幼儿园时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加法,据此,为了让学生知道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和加法的含义,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做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上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如下内容:不同颜色的三个篮子中,一个篮子中放有3个西瓜,另一篮子中放有4个西瓜、最后一个篮子是空的;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将两个篮子中的西瓜都放到最后的空篮子中,这时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个篮子中的西瓜合在一起就相当于是加法了,进而学生就会理解加法的含义;紧接着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3(加数)+4(加数)=7(和)为例,区别式子中不同数字的含义,“加数”设计成蓝色,“和”设计成红色,并且在出示每个数字时还配上了动听的声音,使抽象的数学和图像、声音及图形形象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接下来的几道有关加法的习题中,笔者也相应地设计了对应的动画,将部分学生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向学生演示出来,几乎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回答我设计的问题。总之,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出动静结合的课件,可以极大地增加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他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提高注意力,最终帮助小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将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已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及时克服自身的不足、转变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来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数学知识时具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好奇心、求知欲,并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