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王莉
前阵子我带两个孩子从上海回北京找孩子们小时候的老朋友玩儿。大儿子的一个朋友在国际学校读初中,他家来了位国外的交换生做客。我观察到这个交换生吃饭的时候有两个细节,一是全程不看手机,二是把自己碗里、盘子里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一口汤都不剩。我把观察到的这两个细节说给这位同学听,他笑笑说:“您观察得真细致,在我们家,吃饭看手机是对用餐者、对食物的不尊重;吃完饭有剩饭剩菜更是对食物的不尊重,是会被爸爸妈妈批评、兄弟姐妹嘲笑的。”
眼前这个男孩子也就十二三岁,独自来到异国他乡,据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吃中国菜,不一定吃得习惯,但是他克服饮食差异,努力做到了“光盘”行动,这一点挺让我感动的。他说的这番话更是触动了我:“吃饭看手机是对食物的不尊重,剩饭剩菜更是对食物的不尊重,会被爸爸妈妈批评、兄弟姐妹嘲笑的。”看来,“节约光荣”在他那里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并且内化为他的自觉行为,即使到了千里之外也能做得很自然。
我们也要让“节约光荣”成为一种风尚,“光盘”不能停留在有口无心地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上。要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让浪费者脸红、深感惭愧,让节约者自豪、受人尊敬。
如何教育孩子“光盘”不能只会背诗句,真正做到“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从我做起”呢?我认为要家校合力,双管齐下,从源头抓起,从细节做起,从长期坚持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做起。
在家里,家长平时就要多和孩子讲地球资源紧张、世界粮食危机的话题,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和贫困国家、地区饥荒的新闻,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珍惜粮食刻不容缓。在具体操作上不妨从“源头”抓起,在家做饭时每位家庭成员先预报自己的食量,然后按预报的量来做饭做菜。吃饭时每个人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报了多少就要吃完,剩饭剩菜者要做检讨、接受批评。这还不够,还要有惩戒行动,比如为全家人洗碗、拖地,而且下一次预报时必须减少数量等,具体规则可由家长带领孩子共同制订后严格遵守。
在学校,更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气,杜绝扔掉盒饭的行为。班级平时也要经常组织同学关注地球资源紧张、世界粮食危机方面的新闻。还可以召开专题班会,进行全员讨论,制定一个大多数人认可的方案来对节约和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行奖惩。对“光盘”的同学给予一定奖励,让全班同学切身感受到“节约光荣”;对浪费行为进行谴责,也让全班同学真切感受到“浪费可耻”,可以罚浪费者去操场跑步或做其他耗氧运动等,从中让其加深对“浪费可耻”的认识。
家校合力,双管齐下,从家庭细节、学校日常一点一滴做起,从长期坚持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做起,让“节约光荣”成为一种风尚,让“节约光荣”的风尚给我们带来更有保障和安全感的美好生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