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饥饿感”故事里的感与悟

时间:2024-05-08

□宋鸿沄

“饥饿感”始终笼罩着这位耄耋老人。可年轻人,你知道什么是“饥饿”吗?

爷爷故事里的“饥饿感”

孙女从小就爱听爷爷讲过去的老事儿。爷爷仿佛是饿怕了,在众多纷繁的故事里,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那种“饥饿感”。其实不仅是爷爷,老一辈人都有过类似的饥饿记忆。这种记忆并没有随着生活的富足而消退,像长了根一般深深植入到他们的脑子里,时常把他们带回那些饥饿的岁月,让他们或惊出一身冷汗,或长吁一口气,却又始终难以释怀。

爷爷八十多岁时,腿脚不如从前灵便,拄着一根暗褐色的桃木拐杖,站在堂屋里,时不时地来回溜达,锻炼着老胳膊老腿。爷爷是饱经风霜的人,做过苦工、挖过河泥、要过饭……他小时候长期在户外劳作,皮肤晒得黝黑,这辈子没有再变过来。如果说皮肤白皙的奶奶好比是一个白馍,那爷爷就是一个黑高粱面馍,极不相称却又极其相称。爷爷文化不高,不爱咬文嚼字,但他情商很高,风趣诙谐的言语中透出一股乐观豁达。还有,爷爷一贯俭朴到极致,这是很多老一辈人的共性。有人说它是缺点,但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是不折不扣的美德,因为他们对物质有着与生俱来的敬畏之心。

有一次,大家一起吃晚饭,六岁的孙女边啃着清炖肋排边向爷爷打听从前吃什么。爷爷若有所思,说:“那会儿你祖爷爷家里都是男孩,吃得多,家里又穷,赶上年景不好,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几回呀,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你祖奶奶就让你大爷爷和我去讨饭。娃儿啊,你想想看,那时你大爷爷才11岁,我7岁,哪家孩子愿意出去讨吃要喝呢……”

爷爷顿了顿,放下手里的筷子,继续说道:“你大爷爷拉着我,不情不愿地出了家门。去哪里讨要呢?得去市中心那边的买卖店铺。走着去,走着回,饿着肚子一来一回就是大半天。遇到好说话的商家,人家给个一分两分的,这样勉强凑上1毛多,回来时买几斤棒子面和捡来的菜帮子做一锅菜粥。每人能分上不到两碗吧,稀里呼噜地几下就喝完了。”

“爷爷,玉米面菜粥好吃吗?”孙女稚嫩的小嘴上满是清炖肋排的油水。

“好吃!”爷爷咧嘴笑出了声,“饿急眼了什么都好吃,看见你这小细胳膊都跟见大鸡腿似的。要不回来我给你做一锅‘珍珠翡翠白玉汤’?”

众人都笑了。“珍珠翡翠白玉汤”是刘宝瑞相声里的桥段,意指用讨要来的剩饭做的杂菜汤。孙女小小年纪自然听不出其中的滋味。

“爷爷,能吃饱吗?”孙女追问着,似乎憧憬着这道“美味珍馐”的味道。

爷爷沉默了。孙女的一句问话让他瞬间穿越回那个贫穷的岁月,那个破败穷困的老屋,那几个饥饿的半大小子。他叹了一口气:“唉,嘛叫吃饱吃不饱,不饿死也就行了……”

我们能理解到的便是“饥饿感”始终笼罩着这位耄耋老人。可年轻人,你知道什么是“饥饿”吗?

布置特殊作业体验饥饿

谈到饥饿或饥饿感于当下似乎显得格格不入。其实,饥饿感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生存体验,更是一种对物质需求的“自律”。如今,富裕起来的国人是不是也需要进行一场关于需求的“自律”尝试呢?

一次,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饥饿体验是怎样的存在?”这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实验,其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体验饥饿感达到理解物质、尊重物质的效果。于是,我继续向学生提出:“同学们,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们食堂的餐桌上,每天每顿饭有多少学生没有吃光盘子里的饭菜。大家或许会说剩饭是因为‘不好吃’,但我要说是因为‘还是不饿’,如果你真的饿了,就不会这样。今天我提出一个社会实验的方案。同学们可以挑选没有课的一天,比如休息日,只喝水,一天不吃饭。请大家体会一次‘饥饿感’,然后把感受写下来,作为你的实验报告。前提是,大家要确保自己身体很健康才可尝试。如果身体欠佳或有其他因素,千万不可硬来。切记,切记!”

我希望我的学生学会理解生活、体谅他人、自律自强,我还希望我的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可以认识到尊重物质、节约物质的价值所在:不是消费不起,而是物质资源并非取之不尽。对物质缺少敬畏之心,或许有一天会遭受物质匮乏的惩罚。

在第二周的课堂上,我问道:“前些天布置的社会实践小课题,大家是否完成了?”一部分同学点头示意。“感觉怎么样?”

“还行吧……”一个男生回答。

“有点饿。”另一个男生补充说。

“在休息日搞这个社会实验是因为大家平时上课比较辛苦,容易出现低血糖,那样对健康不好。大家都没事吧?”

“没事的。”几个学生应答着。

“如果一天不吃饭,饿得不行了怎么办?”我又问道。

“躺着……”一个女生低声说,大家跟着都笑了。

“没错,躺着的确可以减少体力消耗,这是个好办法。可是这种断粮如果经常发生会怎样?”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同学们,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每天有1.2亿人的口粮不足二两。二两是个什么概念?在食堂随便买个馒头就是二两。这意味着,有很多人长期每天只能吃到相当于一个馒头分量的食物,那么,我们再浪费粮食,有没有罪恶感呢?”

今天感受到透骨的“饿”,明天才有动力消灭更多的“饥饿”。我提倡节约,却并不建议所有人一定要过极简式的生活,能够保持对物质的那份应有的尊重足矣。丰俭由己,尊重就好。

节俭家风需代代相传

几年前的春节除夕,家人团聚,一大桌子菜,一大桌子人。十几道菜肴摆满全桌,中间还放着电火锅,里面煮着大家爱吃的海鲜和羊肉片,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电视里正播放着告诫人们春节期间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铺张浪费的公益广告。爷爷端着酒杯,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日子是好了,但也不能这样啊!这才刚吃饱了几天?”老人的忠告与忧虑不无道理。他抿了一口酒,喃喃自语:“孩子们啊,咱家可不能这样过日子。吃多少花多少,这都在其次,关键是可不能糟践东西,那是罪过……”

不仅仅是珍惜粮食,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身边的老人对一切物质都很珍视。爷爷很多内衣上都有补丁,秋裤上也经常能看到大小不一的补丁,他说能补上继续穿就行。还有袜子,破了洞他是不会扔的,而是拿出木质的袜子模子,把袜子套上,再一针一线缝补起来。是买不起新的吗?当然不是,爷爷总觉得东西只要还能用,扔了就很可惜。也有人认为这是想不开或者太抠门,但从节约的角度看,在资源依然有限的当下,这是对资源的切实维护,是对勤俭节约的身体力行。

夏天,爷爷安详地走了,丧事一切从简。但他的勤俭节约、坚韧顽强的精神该由我们传承下去,代代不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