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小沥小学 蓝桂珊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信软件,在上市之初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而微信软件本身所具备的多样化功能也为我国的德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小学德育教学为例,由于现阶段微信的使用人群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所以小学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微信的多重优势来发掘其潜在的德育教学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整体社会发展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电子通信设备已经成为当代人社交和娱乐的主要媒介手段。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的社交媒介工具也逐渐在小学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微信的受众群也随着小学生的加入而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在现代化媒介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负面不良的网络信息和有害思想也在利用互联网的部分管理漏洞而侵蚀着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大多数的青少年以及小学生深受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迫害,严重影响小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以及积极健康生活态度的形成。而微信除了具有基本的社交功能以外,其强大的媒介传播和思想交流以及交互式学习的微信公众平台优势,也是微信这一社交软件所隐藏在交际外表下的巨大德育教学功能。
相较于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兴起也逐渐成为大众了解世界最新动态与资讯的重要途径,而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多样新和包容性以及在选择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也为开展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路径,成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新型载体。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多元化优势,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要当好发挥德育工作的微信公众号的把关人,为学生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和理解的优秀微信公众号,如国内外优秀文章导读,国内外励志的名人名言和名人传记分享,一些针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插画或者视频等,或者有关各学科的学习技巧和优秀学习态度的经验教学,还有众多有关道德品质和礼仪举止的趣味小故事等公众号内容,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在小学德育中。
纵观现阶段信息技术手段在我国的多个领域都实现了全方面渗透,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以近些年来的“打卡”热潮为例,在我国各地的多个领域都兴起了打卡的流行趋势,随着众多有关运动和学习APP的开发与普及,打卡也成为当下我国国民追求健康品质生活和精神层面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打卡,就是每天人们按照自己或者APP等媒介工具制定的目标而完成相应的任务所进行的记录,也可以说人们根据自身的意愿而进行自我约束的一种流行趋势。而微信打卡程序也与其他众多的运动或者学习等形式的APP的出发点基本相同,只是其内容形式更为多元化。而微信打卡这一趋势本身还具有一定的竞争荣誉感和自我满足感的外在优势,使用者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将打卡的成果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以此得到一定的自我成就感。再加上小学生大部分都处于心智思维和认知水平都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自身又具备一定的好胜心和自负心,迫切想要得到周边人们的称赞和认同。所以教师就可以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利用微信打卡程序,激发小学生的胜负欲,引导学生从与德育相关的基本生活和学习习惯做起,完成每日的微信打卡任务,并给予打卡数量最多,完成质量最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班级德育微信打卡群,将每日打卡内容设定为每日坚持阅读、每日按时完成作业、每日坚持不大声喧哗、每日坚持帮助父母做一件家务、每日坚持主动回答问题等这些优秀的日常行为习惯等。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成长的主要场所不是学校就是家庭,家长的教育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道德理念,家长是每一位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而家庭的氛围其实也是影响着学生的各方面发育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也要注重家校联合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微信最基本的社交功能,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利用微信进行一对一的家校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差异性,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与反馈,不仅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症结,还可以让家长也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人际交往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社交功能中的视频语音聊天功能与学生家长进行线上的德育干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向家长传达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与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此对家长进行家庭德育相关知识的有效渗透,促使学生家长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家庭的氛围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提示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微信这一社交平
台,挖掘其潜在的德育教学功能,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促使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