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周玉波
光凭嘴“说”的教育虽然最便当,但也最单一、最枯燥。如果你总是钟情于这种“爱不释嘴”的教育,一天到晚唠叨,总有一天它会失效的。
【事例一】
一次,一个90后的班主任找到我说:“周校长,您能帮我一个忙吗?”我说:“什么忙?”她说:“我们班一个男生不服管,我怎么也说不服他。”
原来这个男生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女生,于是就一厢情愿、不管不顾地开始了追求之旅。不是相约就是表白的纸条满天飞,要么放在女生的文具盒里,要么夹在女生的笔记本里,要么找同学转送,听说还在一个周日的晚上,仿照电视剧里的情节,拿着一把吉他,到女生宿舍楼下唱歌。女生一直不理睬他,可他越发执着,结果有一天把女生逼急了,找到班主任告男生骚扰她。班主任找来男生谈话,班主任没说几句男生反倒急了:“我怎么骚扰她了?我就是喜欢她,喜欢她是我的权利,我有追求爱的权利。她不喜欢我那是她的事,我没错!”男生理直气壮的一番话,搞得班主任哑口无言了。
我知道,不是这位班主任说不服他,而是在我们这位90后班主任心里或多或少也有认同。我说:“好吧,你叫他来找我吧!”
我打开了二楼的会议室,会议室里有一个七米长的会议桌,我在两边各摆了一把椅子。
等男生来了,我把他引进会议室,我们分坐桌子两端开始谈话。我的声音不大,学生听不清,就说:“周校长,您能不能离我近些。”我说:“可以啊!”我往前移了一下,可他还是听不清,就又说:“您能不能再近些?”我说:“没问题。”这一次,我一直向前移,当我的脸快要贴上他的脸时,他“嗖”地一下站起来躲开了,我急了:“你什么意思?你让我靠近你的,你怎么躲开我?”
男生非常聪明,好像一下什么都明白了,和我说了一句:“周校长,您什么都别说了,我回去找班主任道歉去。”说完转身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班主任过来惊讶地说:“周校长,您用什么招儿这么快就把他说服了?”我说:“他找你去道歉了?”班主任兴奋地说:“是啊,他说得还真好,他说‘过近的人际距离,就是对人的一种骚扰’。”
我笑着说:“看,他一下比我们都懂了。”
“周校长,其实……”班主任红着脸说:“尽管他顶撞我,我挺生气的,但开始我还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没想到……”
我说:“我理解。你们都是年轻人嘛,肯定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一旦失效,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没有底气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改变了。”
我知道她很好奇,想知道我今天是怎样“说”服了这个男生。我让她坐下来,我们谈了很多……
【事例二】
这是我教过的学生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之一,他的知识面非常广,我很喜欢和他聊天,不管聊哪个方面,他都能滔滔不绝,甚至张口就说出一串精准的数字,经常让我甘拜下风,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大。我很好奇,对他进行了追踪研究,我走访了他的家庭,拜访了他的父母。当我第一次走进他家的时候,我似乎一下全明白了,三室一厅的房子,宽敞明亮,装修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每个房间都有书橱、书架,就连卫生间,在座便前也设计了一个精美的小书架。
当我们坐下来聊起“孩子”这个话题时,他的母亲说:“唉,孩子小的时候也不愿意看书,我们家的条件不错,客厅的书橱里有好多书,可他从来不去碰,我们也很着急。后来搬家,我们想这是一个机会,就有意把新房的每个房间都打上书橱,到书店精心挑选了好多书。我们还商量好了,在孩子放学前一定要把饭做好,等他进门看见的是我们一个看书,一个读报。就这样,孩子开始看书了,开始如饥似渴地看书了。”
听到这里,我在内心给这样的家长大大地点了一个“赞”!在后来的每一届的学生家长大会上,我都请他们过来给家长们讲这段教育故事。
其实,光凭嘴“说”的教育虽然最便当,但也最单一、最枯燥。如果家长总是钟情于这种“爱不释嘴”的教育,一天到晚唠叨,总有一天会失效的。我们这时就需要改变一下教育思路,回归到教育的本源,闭上我们的嘴,去精心创置一种有针对性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你预置的情境中,让他们去感悟,使他们受熏陶,从而得到改变。
人的成长最需要的还是环境,那是一种先天的情有独钟。我们的教育最让学生烦的当属唠叨,学生更需要的是情境、经历、影响、感悟,而不是唠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的、情境的信念。唠叨是强加的,感悟才是自己的。
所以,当学生需要再孕育的时候,迎合学生的心理诉求,打造适合学生成长的“第二子宫”,创置教育学生的情境,不失为一种回归本源、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直来直去的那些“说服”语言,学生多是不选择的,因为他们不情愿;而我们精心为学生预置情境,学生就不能不选择,因为他们喜欢,又多是在不知不觉中。
情境设置法就是针对学生的问题,搁置语言手段,有针对性地设置解决学生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警醒、陶冶、改变。
情境设置法是一种形象性的教育,一般是在教育的语言手段失效后才使用,它重在情境的精心设置,既要考虑针对性,又要考虑学生的接纳度,还要考虑客观条件的允许。好的情境往往是在生活中信手拈来的,充满了智慧和创意。
两个事例可以说,都非常智慧,无论是第一个事例的信手拈来,还是第二个事例的精心设计,都有很强的针对性。让孩子置于我们创置的情境中,发挥情境本身预设的规束力、影响力,达到改变孩子认知、陶冶孩子情操的目的。
第一个事例,表面上我们面对的是这个男生,而实际上我们面对的却是他的这样一个内心世界:他固化了自己的错误认知,却又执拗地认为它是正确的,是堂而皇之的,是理直气壮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这也正是当下学生颇为普遍的负性心理特征之一。为此,他还让班主任无言,这无疑又强化了他的错误认知。
所以,要解决男生的问题,再犀利的语言也是苍白的,因此我才创置了会议室这个情境,让他感同身受、大彻大悟什么是“骚扰”。
为了颠覆男生已经固化又被强化的错误认知,我选取了“强刺激”,在情境中着意设置了两个细节,一个是用我的脸去贴他的脸,一个是大声呵斥“你什么意思”,只有这样才能给男生一种超强感悟,让他固化了的错误认知瞬间颠覆和崩塌。
第二个事例是父母把自己榜样的示范力和环境的诱惑力一起打包,陶冶了孩子的读书情趣,使孩子从最初的不喜欢读书,到喜欢,到迷醉。在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孩子。这是一个很懂教育的父母,试想,假如当初他们只是按照一般的教育方法硬性要求孩子读书,甚至强行规定、每天训斥,恐怕孩子就不是今天的孩子了。
情境教育不同于语言教育,它是立体的、丰富的、感性的,充满着感受点。情境的创置重在“针对”和“无痕”,要彰显出我们的智慧和创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