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二中心小学 黄金姬
作为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我感觉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习作,有时不知怎么入手?学生在写作上随心所欲,写出来的文章真实、流利,叙事清晰,但内容平淡无奇。学生的习作总缺少独特的风格和精彩的片段,但怎样才能让学生把生活语言运用到习作上来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生活就是一个魔术袋,每一节课要看学生从里面取出多少东西来。农村的留守儿童生活孤单,自然环境优越,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样也五彩缤纷。可是语言表达时是瓶颈,在习作课上学生经常会出现一言不发的尴尬场面,有时不得不让我担心。所以我们要降低难度,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放慢一个节拍,循序渐进地引入。不能在课堂上一开始就进行引导,探究写作方法及写作要求。因为学生们按部就班,内容不离题,文章看起来很满意,但总找不到心中的语言,没有展开写作的翅膀,压抑了自由创作的灵感。
例如,我们和学生合作完成习作《什么让生活更美好》时,我一走进课室,有位学生问我:“老师这节课上作文课吗?”另一位学生说:“怎么又是写作文呀?”高兴也罢,担心也罢,我的孩子们对作文课比较敏感。教师:“这节课我们不写,说说生活中的事而已。”学生们立刻听从指令,高兴地回到座位上,有几个男孩还兴奋地说:“老师说不写作文,只是说。”教师:“如果你是一位魔法师,你最想让我们过上怎样的生活?”90%的孩子都想让我们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爱心满满,都想要教师和父母享受幸福,无私的爱让我的心更暖。
农村孩子最依赖的是长辈,在学校,教师充当父母的角色,小伙伴的陪伴能带来精彩的生活。说起小伙伴,他们津津乐道。我记得我们班智慧组的学生说:“朋友让生活更美好,我有一位日夜不离的好朋友,有一次星期六来我家,给我使了一个眼神,用嘴一闭,我就明白了,连忙冲进房间,抱着球向球场跑去,身后留下奶奶的责问:‘你又去哪儿?’球场是我们的小战场,我们在这里战上几十个来回,战到天昏地暗、满头大汗,才带着战败和战胜的喜悦回家。”只要给孩子们一点时间,给他们一个发言的机会,孩子都会滔滔不绝。
有个成语,叫“出口成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口语表达能力很好。我和学生在学习口语交际和作文课时不是局限在一个范围内,并不是每一单元课文学习完后才进行口语交际和作文课,并把这两个环节看作学习的难点,我们首先要打消这些负面的影响。面对统编教材,我们要静心,想好怎样设置整单元的课,我们课的难点就显得更简单了。如果把整单元的知识点看成一个建筑物,那课前的准备就是基础的第一层,那每一节课的课文学习的是建筑物的主体,习作就是外表装饰,也就是说每一节课都在为习作呈现。每一节课都要思考学生学到了什么,语言表达怎么提高,学生要认真地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有趣的事,想自己的梦想,最后在习作课上才能“出口成章”。孩子们的内心五彩斑斓,温暖的故事、感动的情怀、有价值的都被藏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想好怎样用口语表达,才能写优秀的文章;想好心中的文章,才能进行书面表达。我们要根据习作的要求和生活的体验,有分量地选择,最后确定最值得写的事情和最想与别人分享的故事,进而展开自己的思维。
生活中每一天都会发生形形色色的故事。每个故事看起来很凌乱,其实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和故事不可分割。每一个故事都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语文课不是教会孩子们多少知识,而更是要关注文章的人、内容与人物是紧密联系的。学生要想写出一个故事或说出一个故事,那心里一定是先把故事想完整。围绕自己所要表达的目的,从不同的事例展开想象,从生活中的语言美、行为美、家乡民间艺术美展开想象,重点部分想得更具体些。学生们带着要求和方法想象,习作就会妙笔生花。
我们的学生不是写作天才。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创新点,学生常常遇到葫芦里煮饺子有料倒不出来的尴尬场面。孩子的生活多么美好,他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些孩子发现了,他也很难记得完整,细节方面很快忘记。比如: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只留下朦朦胧胧的影子。每一个孩子都要习惯准备一个小记录本,记录每一次看见的琐碎事。在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时,有一位学生的作文主题是“地铁让生活更美好”,这位学生分享了地铁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幸福生活,他还写了地铁内的美。他的记录本上这样写道:地铁车厢内最美的风景是一位大概三、四岁小男孩,他趴下身子,那幼稚的脸上带着微笑,胖乎乎的小手拿着纸巾用劲地擦干车厢内的水迹。周围的叔叔、阿姨们都对他赞不绝口。”顺手记录这个好习惯有助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
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们写习作,他会觉得这是一种负担。但如果学生们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或者写自己的心声,这种文章才有价值,才有写作的意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趣的事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有别出一格的语境,他们会想到事情的情景,环境的描写,这些隐藏在事情背后的东西就会铺成一条清晰的思维导图,一件看起来平淡的事就会写得栩栩如生。
万变不离其宗,写作最终回归生活。生活是语言的藤,语言是习作的根,写好每一篇文章离不开生活。语言运用时代,要求学生们会想、会说、会写。好的文章来自生活,写所见、所闻,写亲身体会,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作为语文教师,陪伴学生走好第一步路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摸索出更好的习作教学方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