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时间:2024-05-08

杨仕翠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主要通过组织、引导,辅助学生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挖掘了教材深度。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地理教师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优化教学环境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积极地、兴趣盎然地学习相关知识,就算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否则,他只会表面地、麻木地、应付地去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不是主动地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强扭的瓜不甜”。所以,要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地理,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教的课程,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古板的理论巧妙地转化为实践操作,真正做到包容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

3.教学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智能机等多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将学生从静态的文字、图片中带向动态的有声有色的山水之中,让学生以多种方式接触地理进而理解地理。这样的学习过程轻松有趣,从而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也会日益高涨。

二、多样化学习地理

1.自主学习方法的基础——阅读。

学生学习地理,首先就要学会阅读课本,掌握学习方法。同时,教师也要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并有选择地详读或略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此外,教师要通过不同难度题目的设定,引导学生逐渐进步。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预习。

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必备条件。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环节。学生是否预习及预习的质量如何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该教授学生正确有效的预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其操作要点是:(1)阅读课文的同时用不同符号画出概念及重点、难点;(2)写出知识的网络结构;(3)做一下课后题检验效果。

3.丰富室外活动,多方面引导学生。

丰富的课外活动弥补了地理课堂的不足。合理地安排课外活动,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看風化的岩石,磅礴的河流;看满天繁星,辨认不同的星座:利用望远镜看月亮上的不同地貌……浓厚的兴趣及对知识的渴望能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4.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让学习目标明确、具体,使学生跟着老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自主地阅读教材,进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通过正确理解老师的问题获得满满的喜悦感,从而激发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提问要讲究技巧,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从被迫听课、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全方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差异对待,满足不同需求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创建针对不同学生需要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此外,在满足学生发展的同时,要将学生需求划分不同层次。例如,在进行世界地图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理论知识储备量,以及日常学习成绩,将其分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可以引导其细化世界各地具有显著特征的地理区域;对于基础知识储备不丰富的,则引导其完成大范围的地理区域记忆即可。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打破固有思维,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地理学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