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思想品德课堂巧选切入点启发探究性生成

时间:2024-05-08

彭启文

课程改革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面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知识,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思想品德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鼓励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促进主动探究和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巧选切入点,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思考有助于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放手,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从而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一、精心设置疑问,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题是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一个良好切入点。在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设置恰当的问题,创设带有疑问的问题情境,用问题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使其在课堂上动起来。问题意在引发思考,设置悬念,虽然未必马上有结果,但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肯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有助于理清线索,总结答案,这些就是主动探究学习的结果。例如,在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颗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请你们说说它们的关系是什么?问题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快速地运转起来,在问题的驱使下把课堂学习过的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实现知识的习得。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好奇心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动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师的教学情境要充满新意,要营造一种耳目一新的氛围,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驱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这样,通过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不仅会让学生心情愉悦,而且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促使其不断、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三、大胆进行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并勇于表达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实践的结果。通过实践,学生会形成自己的认识。面对学生新奇的想法和观点,教师要多鼓励,不要过早地否定学生,而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有时学生新奇的想法会在探究中得到认证,从而促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例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时,教师给出材料,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表达他们认为历史上重要的创新有哪些。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会说到人工取火的出现、文字的创造、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飞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机的诞生……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蔓延、拓展。通过联想,学生逐渐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探究中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不断完善认识,从而实现了知识的课堂生成和掌握。

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合作的基础,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够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是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在合作中就只能一味地听别人诉说和讲解,合作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之后再进行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共建和谐美好社会》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饮食、服饰、科技、思想等方面的文化,通过这些文化来促使学生感受社会的美好与和谐。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通过讨论活跃了课堂氛围,这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个良好方法。合作驱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习情绪,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总之,课堂是学生展现自己能力和实力的舞台,教师在这个舞台上要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只有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才能够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为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促进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