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理论联系实践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时间:2024-05-08

林森

高中地理是在学生已有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地球奥秘,揭示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地表形态、自然灾害等内容的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育方式,只关注知识的教授,忽视知识的实践,难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地理学科,无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新课改提出了“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这一理念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下面笔者就根据高中地理教学情况,探讨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策略。

一、有机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现象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强调将课本内容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地转偏向力”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记住“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等内容,学生就无法深刻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对此,教师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地转偏向力现象,如漩涡的旋转方向、长江南北两岸缓急不同的水流速度等,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地转偏向力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真正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

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理论联系实践,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天体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天文台进行观测,直观感受天体的运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地理科研小组,引导学生探索课本以外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理论讲解,还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读图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读图的技巧。

例如,在教学“中国地形分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中国地形图,帮助学生形成中国地形分布印象,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

四、突出高中地理学科特点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高中地理虽然与其他学科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有的特点,如地域性、综合性、实用性等。从整体上看,世界地理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从细节来看,不同的区域却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

例如,在教学“气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着重强调不同地形、不同位置往往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这样学生就会根据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避免以偏概全。

总之,高中地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教师要秉持新课改理念,理论联系实践,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突出高中地理学科特点,不断创新高中地理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