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如何将爱国思想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之中

时间:2024-05-08

周灯干

历史学科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兼具普及历史知识、传播爱国思想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爱国主义教育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主线。因此,教师应该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本文将对如何更好地将爱国思想融入历史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思想的必要性

爱国思想体现的是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对其祖国的热爱、尊重和支持。爱国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行为。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人不但会从情感上热爱自己的国家,而且也会通过实际行动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利益,并积极为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高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此时积极向其开展爱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历史课堂是教师开展爱国教育的主阵地,将爱国思想融入历史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使爱国教育变得更为生动、直观,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思想的方法

1.讲述灿烂的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文学、政治、教育、军事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当代中学生应该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讲解历史上我国所取得的一系列优秀成果,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在讲解世界史的时候,教师可将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四大文明古国进行对比,罗列出各国取得的优秀成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国名前都带有“古”字,而中国却没有?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学生就能意识到中国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虽历经苦难,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顽强的意志共同渡过了难关,延续了祖国的文明。这既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能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中学生,必须肩负起捍卫祖国尊严及主权的责任,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讲述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促使学生牢记历史、奋发图强。

中国近代史是中学历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段屈辱史,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

自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的铁蹄侵入中华大地,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之清王朝的腐朽顽固,近代中国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在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地向学生描述近代中国所经历的苦难,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导致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备受压迫的原因,了解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不懈努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各抒己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产生共鸣,并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产生更深的领悟,体会到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随时报效祖国。

3.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爱国情怀。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然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所学的历史知识,也为了使历史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感悟历史留下的印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设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纪念馆,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来帮助学生感悟历史。例如,每年7月7日,教师可组织学生前往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参观,使学生通过观看大量的图文资料来感受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以及中华儿女的不懈抗争,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前往名胜古迹参观游览,使学生体会到古代人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艺,以及华夏文明的灿烂与伟大。

总之,热爱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将爱国思想充分融入历史教学,既能使学生为祖国的灿烂文明感到自豪和骄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也能使学生从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中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建设祖国、捍卫国家尊严的神圣职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助其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从而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