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鉴古知今

时间:2024-05-08

郭洁芬

历史教学的视角很多,作为一门人文基础的学科,历史以其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与综合性影响着历史中的每一个人。我们注意到,思想性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对初中教学意味着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历史教学要让学生鉴古知今,因此鉴古知今就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视角之一。本文试以“洋务运动”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洋务运动”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的教学内容。从一般教学要求上来看,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在知识层面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口号、内容以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显然,这是鉴古的范畴,而从知今的角度来看,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让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以及客观上对促进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形成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的历史素养。一般情况下,在如此教学要求的指导下也能顺利实施教学,但如果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辨析时,课堂便会呈现出一些令人高兴的场景。

一、学情分析

坦率地说,八年级的历史教学由于缺少了应试的压力,因而会出现两面性:一方面是重视度不够,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知识掌握弱化的情形;另一方面是自由度较大,因而教师也就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

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此阶段的学生历史知识掌握较少,但对历史的兴趣却比较强烈。学生对洋务运动知之较少,而且也不具备系统地从历史的角度来判断历史事件的能力,因而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学习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困难。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来看,由于受到课程改革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已经基本习惯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通过探究来获得历史知识。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建构、讨论交流、正反辩论中获得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段:一是知识积累阶段;二是观点形成阶段。从鉴古知今的角度看,重点在第二阶段,笔者的阐述重点也在于此。

二、教学创新

为了让学生自发地形成对洋务运动的认识,自主发现并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笔者选择了自主学习、正反辩论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值得书写的有这么几段。

例如,在对洋务运动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自主探究中,学生普遍能够综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事实表明,学生能够自发地从洋务派办洋务的初衷出发,初步探究洋务运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到“师夷长技”的本质与当今的改革开放具有相似的地方,因而也就基本认同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国防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但对于洋务运动的结果,笔者也注意到学生的观点分为两类:一类是认为洋务运动并没有促进中国的进步,因而不应当给予正面评价;另一类则恰恰相反。这就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反思

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有鉴古知今的习惯,每一节课的历史教学都会引导学生对照历史事件思考今天的社会。笔者认为这是让历史课程目标真正落实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基本途径。

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可以明智!但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也告诉自己,纯粹的读史是无法明智的,只有将历史与今天结合起来,只有让学生在这种结合中思考起来,才有可能明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坚持鉴古知今的视角是必须的,也应当是历史课堂的一种基本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一视角学生也是喜欢的,因为初中学生并不喜欢对历史中的时间和人物进行机械地记忆,更喜欢将某年某时的历史事件的意义印记在自己的脑海中。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鉴古知今的教学视角,努力用历史的思想性去教育学生,去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与世界观!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